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2019-09-10杜海芳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

杜海芳

摘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往往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立足当下新课程中学政治教学,以课堂作业为出发点,对课程的作业创新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1 引言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为重要的环节,其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其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思维辩解能力,巩固学生的道德只是运用状况,培养学生的意志和道德情感,并能将道德行为很好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 找到合适的作业设计切入点

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开端。不同的教学主题和知识内容,适合的作业设计方式会存在较大差别,且在实践性作业的组织与创设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切入点。教师最好是找寻贴合学生生活且具备一定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从教学主题出发,找寻一些大家普遍感兴趣,或者能够有效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讨论主题。随后结合相应的问题或者探究任务,让学生展开相应的实践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切入点能够很快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问题剖析讨论的欲望。同时,学生也会基于各种实践活动就相应问题有更深入地认识。这会极大地实现课堂知识的复习巩固,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同时,让知识教学的目标有效达成。比如在教学《男生女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找寻合适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切入点,让学生就相应问题展开分析讨论。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全班学生对自己最欣赏的男生和女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将这名男生和女生身上的优势与不足陈述出来。然后让大家根据找到的优势与不足,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比中分析男生与女生的优缺点。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轻松自然,学生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本班学生进行分析。同时,在相应的归纳总结的背景下也能够帮助学生以客观的事实来加深对男生、女生区别的理解,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典型差异。这个作业轻松有趣,同时,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和向导也非常直接。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才能够起到很好的实施效果。在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吸收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更好的学科能力。

3 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内容

自从素质教育体制的实施,实践型作业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为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社会行为的主要方法。所谓的实践型作业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和指引下,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亲自感受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能对品德情感进行很好的发展,对学生的法治观念进行很好的培养等,最终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思想。实践型作业将“知行合一”这一理念很好的体现出来,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思想观念。如教师在讲解完《悦纳自我》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让学生可以正确的接纳自我,特别是哪些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设计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如在课后完成一份主题为“我的奋斗历程”的调查报告,作业要求每个学生要在社会上调查10个不同职业的一线员工,并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完成调查报告汇总。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的与每一个调查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会在交流中,深刻的感受到不同員工的奋斗经历,从中学会相应的品质,在此过程中学生还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发现不足后,加以弥补,促进了学生自我完善。此外,对于自卑或是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来说,通过体验这样的作业,能够正确的面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最终同自卑告别,迎来自信心,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好的悦纳自己,这也是道德和法治作业需要完成的目标。

4 重视阅读型作业的设计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课堂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俗来讲,阅读型作业其实就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文本、音像、网络信息、时事信息的阅读学习,并将阅读作为课后作业形式,使其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的记忆和理解,深化自身的道德认知,培养自身法律情感,进而为后期教育工作者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总体来看阅读型作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从根本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最主要的是它还为后期学生自身情感的构建、文化的积淀创造了良好条件。

5 加强自主性作业设计

自主型作业通俗来讲,其实指的是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从根本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和起点上得到最优、最大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摒弃传统“统一”的作业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主体意愿,设计自主型作业,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师指引学生通过自身获得的知识,寻找自身不同的学习习惯,同时对这些学习习惯进行科学的分析,寻找其对自身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让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表,将其粘贴在教室中自己的课桌上,过段时间后同自身的习惯相对比,查看习惯养成结果。每天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表进行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型作业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思维发展平台和宽广的思维空间。

6 结束语

总体来讲,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作业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避免传统教学问题的发生,对作业设计进行创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陆星.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 柳小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优化管窥[J].试题与研究,2019(09):72.

[3] 蒋健.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思考与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8):86.

[4] 王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行为作业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