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门 激扬生命
2019-09-10许谭带
许谭带
摘 要:当前网络的覆盖及自媒体多样化的选择,青少年足不出户却可遍览天下,网购、社交、游戏等均能在虚拟的世界中完成,在虚拟世界里他们春风得意,叱咤风云,但却导致了现实人际交往减少、人际关系走向淡漠,标签为“宅男宅女”的青少年大量出现,“宅”在家里,是这一代青少年很显著的特征,从而造成了个别青少年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人际交际障碍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相似性;互补性;物理空间接近交往频率;适当的表达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社交恐惧症的学生普遍表现为自卑、内向,害羞,恐惧,冷漠,缺乏安全感,有想法却不敢表达,总觉得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课堂上无交流,面对提问沉默,面对同学孤僻,缺乏自信,缺乏阳光,即使内心想找个能互吐衷肠、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可交往时心理上却感觉咫尺天涯,从心理学角度究其根源,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的是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1]。2015年11月8日,魏书生自育自学惠东县实验区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魏老师自育自学教育思想影响下的大课间活动,除了体育锻炼的效果凸显,其中更包含了深厚的德育因素,对学生强大的吸引力、惊人的教育效能、多元的教育效果凸显,更是让存在交际障碍的学生走出困扰,真实地收获成长。
为何大课间团体活动对预防和治疗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交际障碍症会如此有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相似性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心理学发现,我们每个人容易与跟自己相似的人互相吸引,并且希望能去温暖对方。在大课间团体活动里,从存在社交恐惧症的学生视角出发,大课间团体活动里存在大量的与自己相似的人,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2]。因为人数基数大,出现如我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当看到与自己一样,跟随音乐指令做着相同动作或蹲下或跑步或旋转或跳跃,卸下了各种高冷、傲娇,一样的气喘吁吁,一样的汗流浃背,他们有种找到自己的感觉,这样就会诱发出协调一致的情感反应,互相吸引,主动交流的意愿增强,话题随手拈来,交流沟通成功的概率大,交往成功的体验多,自信心大大增强,有效缓解了学生交往的社交恐惧。
二、互补性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心理学表明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交往的意愿也会增强。在大课间团体活动时,个人组合成班集体,班集体组合成学校,班集体要完成任务目标,需要班里每个成员拧成一股绳,大家互为需要,或为完成整体造型搭桥铺路,或想要学会难度动作一帮一师徒结对,同时班集体中学生性格多样,或勇敢,或懦弱,或刚毅,或娇柔,或活泼、或静默,有长板也有自己的短板,这样就会有需要的互补,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彼此需要,彼此吸引,在存在社交困扰的学生眼中,你拥有的正是他(她)所缺失的,探究新大陆和主动交流的意愿增强,表达的意愿更强,有利于走出交际恐惧。
三、物理空间接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与周围人的身体接触越来越少,其实阻断了一种爱的联结,这是语言、表情所替代不了的。而大课间团体活动里,同学物理距离接近,每一个动作都在一个能量场里完成,集中靠拢对齐,跑步时肩并着肩,放松时腿靠着腿,加油时的举手高呼,摔倒时的援手相助,肢体接触更多了,比如拥抱、抚肩、击掌等,身体的接近打开了传递爱的通道,同时同学们在大课间团体活动里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这有助于交往时很快地融合,有意或无意的交流就更多,这些都能有效的帮助他们走出交际障碍。
四、交往频率
大课间团体活动里的同学交往频率刚刚处于中等水平,若是交往频率太高了一方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容易侵犯到存在交際恐惧的学生心理领土,极易造成冲突和不适,反之频率太低了,不利于同学们相互理解,彼此喜欢的程度没有获得改变,社会心理学显示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而大课间团体活动是每天常态开展的,同学彼此之间的交往频率是相对稳定的,这种交往频率有助于同学间相互欣赏和喜欢,更有助于走出社交障碍带来的困扰。
五、适当的表达
存在社交恐惧的学生在大课间团体活动里能尽量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这些自由的时空是对孩子心理和生理的一种宝贵的弥补,它让学生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但活动过程中学校会加入评比机制或激励制度,每个班级,每个成员都会受到比赛带来的压力,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想法有很多,有面对失败挫折带来的动摇,有各种应激表现,而存在社交恐惧的学生往往会倾向于隐忍或妥协,想通过隐忍达到一个和谐的目的,事实上这种忌讳、逃避、隐忍反而更容易造成团队不安和冲突,因为隐忍代表着一种对周围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如何让存在交际障碍的学生在大众场合下发表个人的想法?有经验的团体辅导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通过积攒足够多的认可,他才敢于控制胜肽,放弃习惯性的妥协,正确认识自我,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特殊的场景、适当的表达让存在社交障碍的学生社交胆量大大提升,自信心获得增强。
综上所述,大课间团体活动充分运用“教育无痕”的理念,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的目标,使存在社交障碍参与者轻松地参与体验、深层地反思与感悟、和谐了校园人际关系,有效的走出社交困扰。
参考文献
[1]吉绍兵.《浅析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学知报》,2011年
[2]梁飞.《是什么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长春日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