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与传承
2019-09-10钟显波
钟显波
摘要:本文是通过笔者在了解相关民族打击乐教学案例中,知道了民族打击乐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承载了华夏的人文地理特点,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中西音乐相结合的特点。民族音乐根于华夏大地,深深的在炎黄子孙心里烙上了烙印。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民族打击乐;教学实践
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有着道不尽、说不清的地域文化知识,而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音乐更是在华夏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古时候媒人做媒的时候常说:“某家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是上得厅堂,下的厨房。”那么,这位小姐便是极好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琴、棋、书、画”是衡量一个人的修养的标准。也有句古话叫做“以乐为礼”,就是以乐修养自己的素质。皇帝接待外来使者的时候要摆宴,请歌姬、舞姬,大臣过生日时要请歌姬、舞姬,可想而知,音乐在古代就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古时候的教育体制已被现代化教育体制慢慢取代,人们所接受的不再是有着华夏文化历史特点的音乐,而是从别国引进的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从不可取代的主流位置上退隐。
1.中国的人文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四次大统一,分别是:1、秦始皇赢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实现中国第一次大统一。2、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280年,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3、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8年结束了魏晋南北时期的分裂局面。4、元世祖忽必烈,在12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两宋、辽、西夏、金、大理的分裂局面。5、蒋正中,1926年至1928年北伐,南北统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终于在1949年十月一日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得到了解放、得到了统一。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的发展脚步是很迅速的,人民群众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正所谓身体上得到了满足,那么就应该向精神上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文知识特点存在,自身的民俗文化特征加上本土音乐就产生了具有其民族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2.民族打击乐的产生
中国的打击乐大部分是以传统乐曲演奏为主,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舞台表演力。这种表演方式对诠释作曲内容、内涵、情感、气氛都起到了很好的渲染效果,比较能够带动人们的情感情绪。早在古代时期的壁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打击乐演奏者对形体表演动作的大量运用,舞蹈动作夸张却不让人感觉别扭,很自然、很舒适。打击乐作为中国乐器的“八音之领袖”,其表演的方式就映射出了中国古代“乐礼、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美学观念,这种美学观念很好的跟现代音乐教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相互印证,如:动作、音律、体态动律等等。打击乐的舞台表演力跟独有的美学规律都对音乐教学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启迪作用,为现代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多的经典素材。我们都知道,民间音乐从来就是跟民俗文化相依存的,不管是何种的民间音乐都不可能跟其特有的风土人情脱离,独自生存与传播,那样的音乐就不能被称之为民间音乐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打击乐的乐器还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其表演与祭神、祭祖等仪式,与舞蹈、各种传说、故事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民族打击乐的演奏必然是跟当地的民族舞蹈或者是民间歌曲相融合的,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地域文化和风俗色彩气息。
3.打击乐的音乐传承
在中国来说打击乐的曲目是丰富多样的,有历史典故、节日庆祝、祭拜活动、动物模仿、生活中的小场面等等,其具有规模化、场景化、形象化的特点。所以有的乐谱比较严肃、有的曲谱比较生动、有的曲谱又是很有气势的,人们用舞曲来传情达意,抒发情怀。这对于演奏者来说主要是注重形体动作跟肢体语言的相互配合,然后经过精心的场景构造,来诠释音乐,使其表演在视觉跟听覺上达到一种很好的状态。对其乐器而言大部分形体是比较大的,演奏的时候普遍是需要演奏者采用站姿的,比较辛苦。另一部分的乐器,形体比较小,因为便于携带、拿在手上不碍事,所以在行进、队列式的表演常常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对于学习打击乐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笔者认为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一方面是因打击乐的演奏方式是调动全身的肌能、动作幅度较大的舞蹈、要有很多的丰富多彩的技巧变化、转换等;另一方面就是,打击乐的节奏感是很强烈的,音响效果也是很强烈的,这就要求表演者一定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发挥力。这些都是需要消耗一定体力、脑力的,换言之,打击乐演奏就是一种精神加上体力的表演。笔者认为中国的民族打击乐表演,不仅需要音色美、音律美,还需要舞蹈动作夸张但是又自然、优美,能够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身入其境,说的就是表演者在演出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表演当中,用心灵来感受音律的律动和所要诠释的那一种美丽。音乐教学就是要通过音乐跟身体的结合,用节奏来唤醒潜在的人的音乐本能,任何的乐思都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打击乐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反应能力,激发他们的演奏欲望。看学生能否抓住音乐本身的内在美和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细腻的情感。需要学会在音乐中的情绪变换、速度和力度、技巧的掌握中,就以动作的幅度和细微的手型变化作为暗示,这有助于学生对整首乐曲的理解,能够把握住乐曲的曲式结构内在的情感变化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熟记每种类型的手势动作,然后达到无缝连接、更替变换,这样就能达到一种良好的表演状态。
4.结语
今天的文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多元素发展的局面,每一种打击乐类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把打击乐引入音乐教学中,对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区优秀的人文风情民俗、提升他们的集体意识,有利于中国同胞之间更友好的和睦相处,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铁静.略论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7(19):67-68.
[2]韦琴芬.黔东北民族打击乐器“金钱杆”多渠道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