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2019-09-10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研学意见旅行

方观生

在足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信息时代,“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二者仍旧不可偏废。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逐步实现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举措,是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传统课堂注重知识性教学,极易割裂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联。而新课改以来,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以素质教育为重。中小學研学旅行的推行,让学生亲身考察与实践,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将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游学之旅证明了自然社会对学生独特的教育价值。与之相似,中小学研学旅行要以教育为最终目标,但由于研学旅行为户外活动,活动人数较多,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的纪律不好或者安全隐患较大,给研学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不少阻碍,甚至有的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活动,这给研学旅行的全面推行增加了许多阻碍。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时,应结合学科内容、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学生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特点,做好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确保活动质量和学生安全,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应严格规范研学旅行,积极做好“旅游+教育”领域的创新服务工作,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全面覆盖。

猜你喜欢

研学意见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评“小创”,送好礼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评“小创”,送好礼
小黑的旅行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