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位一体”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10罗静孙雪
罗静 孙雪
摘 要:2018版“概论”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系統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教材的这些新变化对“概论”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成为推动新一轮改革的巨大动力。本课题组力求充分发挥黄大年式团队精神,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方案,最终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位一体”的教学新体系构建。
关键词:“两位一体”;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8-0151-03
Abstract: The 2018 edi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textbook focuses on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it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main content and history of Xi 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it fully reflects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our party in building a modern socialist power. These new changes in the textbook put many new demands on the "introduction" courseand also become a great driving force for the new round of reform.The course team spares no effort to give play to the team spirit of Huang Danian, proposes a new teaching design plan based on the previou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finally forms a "two-in-one" new teaching system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Keywords: "two-in-one";theoretical teaching system;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8年中宣部、教育部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2018版“概论”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教材的新变化为“概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成为我们推动“概论”课新一轮改革的巨大动力。2018年是使用新版教材的第一个学年,针对新教材、新重点、新要求,本课题组力求充分发挥黄大年式的团队精神,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方案,最终形成了从教材体系向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转化的“两位一体”的教学新体系。
一、以“教材体系向理论教学体系”的转化为依托
为了把新教材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效地传达给大学生, “如何把教材体系所表达的目标切实转为教学体系能够讲授的内容”成为教学改革的首要环节,我们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对教材体系进行定位、梳理、创新,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逻辑框架。
首先,定位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我们常常讲要有的放矢,在此情景下,“的”可以理解为教材所要求的价值目标或者是达到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只有找出教材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这个“的”,才不至于陷入单纯的理论解读和论证,使得教学因偏离了目标而变成随机、随意的放“矢”行为。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得概论课真正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相应教材都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统一进行编写,这就使得概论课一方面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准确的把握中央对概论课的相关要求有所帮助。通过教材解读,我们把握了本门课设置的目标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①课题组正是通过对教材价值、目标及其关系的进行定位,为下一步的研究确立了立场。
其次,梳理教学体系的重点内容。2018年版的“概论”课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通过展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激励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书写自己绚丽的篇章。这是课程知识中承载的思想教育价值。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课程内容比较多,在有限课时内很难进行全面、详细地讲授;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亟需合理安排的地方,如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讲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又涉及到全面依法治国;“四个全面”的战略中涉及到全面从严治党,第十四章主要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虽然这种重复是各有侧重,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课程的讲授效果和学生兴趣。课题组据此对教材体系的重点进行了全面梳理:1. 总论统一设置。即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进行介绍,使得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总体的认识;2. 重点特色设置。结合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我们分别从军队国防建设、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领导不同角度进行讲授,使得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深刻的体会。
第三、创新教学体系的授课模式。由于“概论”课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加之教师学科背景、学术兴趣、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局限性,使得教师很难独挡一面。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与确立变得至关重要,毕竟“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因不同的实践者而有完全不同的实践结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可以因不同的使用者而有迥然各异的教学效果。”“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成为我们做好本次教学改革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在深入研究新教材,新难点,新要求的基础上围绕专题设置如何反映和解决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何结合时事发展不断更新热点问题,研究新教法;1. 在教学中我们沿续了以往个人为主的专题教学方式,即在专题选择和设置上结合各位教师的科研领域,力图把每一位任课教师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实践证明,这种专题授课的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科研热情,对拓深教师的学术方向,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也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和享受到更为公平的教学资源,这种授课方式也受到了大学生欢迎和肯定。2. 针对以往我们设置的一个专题一位教师专题授课模式所出现的因轮转时间过短,教师流动过于频繁,节假日无法调整,学生无法适应等问题,本次课题组设计了大专题小轮转的形式,让一位教师准备二至三个专题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小专题多轮转导致的教师疲于轮转、专题讲授浅显的弊端。3. 发展为以合作为主的专题教学团队,对每位教师精心准备的专题,本课题组假期会通过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开展对设置思路先进行个体展示后进行集体评价。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备课会的方式有利于通过“百家争鸣”来实现专题的不断完善,充分调动了教师们互动、互助、互学的积极性。
最后,在新教材向理论教学体系转化中我们也注重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和研究。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设置时,我们注重专题内容设计要体现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相统一原则、理论深邃性与生动性相统一原则、理论重点热点与大学生关注热点相结合的原则。正是通过对教材的原则性把握和灵活性处理,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更能因发挥特长变得游刃有余,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
二、以“教材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的转化为特色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趋于强化,他们自我认知、意志、情感的独立人格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正视且重视这些变化,为了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我们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理论对其自身成长真实有用,真实有益,才会让他们真心去学,全心去听,所以,如何让教材成为大学生能够掌握且愿意掌握的理论武器成为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首先,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的热情为出发点。由于“概论”教材极强的理论性和政治性,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偏重于对党的大政方针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这样的教学虽然保证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但这些过于抽象、枯燥的理论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变传统的“授之以鱼”纯理论型学习为“授之以渔”可操作型学习,本课题组围绕如何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的热情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挖掘。我们引导大学生把教材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联系起来,使得大学生能够站在新高度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及我们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生活、情感的问题,引导他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让大学生从理论的运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切入点。
理论高于实践,却又源于实践。为了让大学生对教材理论有真实的体验,从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大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本课题组进行了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力求以其特有的感性,生动,典型,动态的教学方式,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案例一:
实践主题: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的实践地点:宁夏盐池县
实践教学目的:通过此次实践教学,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生动案例让红色文化的伟大精神来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崇高性,从而逐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案例二:
实践主题: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选择的实践地点:宁夏贺兰县
实践教学目的:通过此次实践教学,学生们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最终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课外实践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第三,以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为突破点。为了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用课堂分组、分专题、分形式的多种实践取代了以往只交论文就給成绩的考核方式。教师不再一学期从头讲到尾,而是在每一专题结束后都会安排同班学生进行分组、分形式的相关专题展示:如“经典品读”通过指定几篇领导人著作,把任务分派给各分组学生通过小组诵读+讲解给予解读;如“微电影”设置“改革开放四十年变迁”、“我眼中的邓小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题目,让分组学生通过抽签对所负责主题进行微电影的编剧与拍摄;如“PPT讲解”通过布置一些小专题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过把教师的“瘾”;针对一些艺术类的班级,我们会根据其专业特色进行相关的安排,如美术学院的学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音乐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歌曲创作或改编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台上有精心展示的同学,台下有认真考核的评委和热心提意见的观众,加之教师关键性的总评,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示个人的魅力,体现团队的互助,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堂环节在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在教材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双向转化中我们牢牢把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导向作用。以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大学生获得感为核心指标,通过深入课堂实际,广泛接触师生,掌握一手情况,精准查摆问题。系统总结多年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针对以往实践表现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情况,做好教材体系向实践教学体系转化的系统性、规范性工作。另外通过艺术展、公开课、微电影、调研报告等多样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方式,重点解决了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度问题。切实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对概论课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三、落实好两个转化的相关配套改革
为了保障“两位一体”教学改革的顺利运行,我们进行了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
第一,不断提高团队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是讲授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功。为此,我们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突出问题导向,规划好备课会主题,确定主要发言人,切实解决教学教改问题;充分利用教师培训和交流机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走出去”,组织团队成员到兄弟院校学习进修,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二是“请进来”。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本区、本校及学院举办的知名专家学者大讲坛及专题讲座等,加强与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二,设置“两位一体”考核方式。结合思政课与本科教学的特点,我们设计了过程考核与期末无纸化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考试即每一专题结束后通过课堂实践、调研报告等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分数,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的培养;无纸化考试是学生期末统一参加全校“概论”课上机考试,严格的考场和主客观试题的设置。节约了资源、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鞭策学生认真听讲、仔细阅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总之,我们从新理论、新教材、新要求出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聚焦教学效果和提升大学生获得感,不断创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努力实现在创新中提高。通过课题组的团结合作,最终完成了“两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新教学体系思路明晰、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度。最终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注释: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
参考文献:
[1]郭婉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2):80-83.
[2]陈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考[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43-44[2018-12-28].https://doi.org/10.16534/j.cnki.cn13-9000/g.2018.1758.
[3]李京.教材體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的三重互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Z1):102-104.
[4]吴爱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