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是平的》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2019-09-10施梦园贾玲华
施梦园 贾玲华
摘要: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得体表达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谈话者语言掌握能力高低、个人文化背景不同,往往会产生语用失误现象,本文通过对电影《世界是平的》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分析,阐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接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学习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因为文化碰撞产生了诸多问题。电影《世界是平的》展示了印度与美国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出现了大量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本文试图分析该电影中的语用失误以有效规避失误,提高语言能力,旨在帮助我们在跨文化时代成为一个更好的交际者。
一、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珍妮·托马斯提出,她指出语用失误即倾听者不能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语用能力由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构成。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只有语言使用者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资源之后,才能准确使用语法规则来造句,并使其在特定语境中被理解,从而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社交语用能力指在社交情景中构成得体言语行为的能力。托马斯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金祥禹,2017)。
何自然(1997)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指错误使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违反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社会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忽视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错误选择语言表达形式。
二、电影《世界是平的》中的语用失误
1. 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本身的错误,是由于对另一门语言的常用词汇与固定搭配的不熟悉以及对自己母语的依赖及套用而产生的失误,在语法、语音方面较为常见。
在电影《世界是平的》中,语用语言失误出现的较多,如:(1)美国人陶德·安德森来到印度训练客服人员。印度接待人员在孟买车站接应他时,接机牌上把Todd误写成了Toad(意为蟾蜍),没能接到陶德。(2)陶德在街头卖刨冰,由于小贩的口音难以辨认,陶德只能通过观察小贩动作和表情来猜测其意思。(3)陶德第一次与印度客服经理普洛会面,互相介绍名字时,再三强调自己的名字是陶德而非拖德。(4)进一步交谈时,陶德形容自己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廉价品卖给乡巴佬,而普洛完全听不懂表示“廉价品”和“乡巴佬”的单词。这是因为不了解英语中一些常用词汇引起的误会。(5)阿吉姨第一次见陶德时,问“What’s your good name, please?”(请问你的尊姓大名是?)陶德完全听不懂。(6)进行培训时,曼弥询问“small talk”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英语表达,表示“闲聊”的意思。
在这部影片中,由于印度口音难以辨认,以及印度人将英语中一些表达与自己的文化融合,导致陶德难以理解、深刻感受到文化冲击的片段还有很多。语用语言失误使得沟通变得较为困难,文化冲击感更为强烈,外来文化者更难适应当地文化,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不顺畅,达不到交际的真正目的。
2. 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语用失误的产生是由于交际双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社会距离、禁忌语、价值观,按照自身的习惯进行语言交际(张慧, 2018)。
在电影《世界是平的》中,阿吉姨请陶德品尝她做的点心,第一次见面连问“你父亲是做什么的?”、“你年薪多少?”、“你结婚了没?”、“你有女朋友吗?”、“为什么分手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独立、主张个人隐私的美国人眼中,是不礼貌甚至有些冒犯的问题。反过来,陶德认为能在牛身上烙印的产品很正常,但是这样的表达对于尊敬牛的印度人来说,却是很冒犯的。
由此可见,不熟悉对方社会文化及诸多禁忌,语言能力不强,会导致语言使用者下意识按照原本的思维方式表达,依赖于自己的母语,最终导致社会语用失误。
三、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措施
跨文化语用失误不仅会影响沟通交流的质量,使谈话达不到预期效果,长远来说,对于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跨文化交际者应巩固两种语言的使用方法,以积极友好的态度正确理解学习不同文化背景,尽力避免文化中的禁忌与不恰当表达。
Michael Byram在其书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书中提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四大因素:态度、知识、技能、教育。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如何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
1. 态度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我们要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用欣赏的眼光认识他国文化。例如一直饱受异样眼光的黑人英語,近代语言学家认为其语法不严谨,由于其对词尾辅音连缀进行简化,省略“be”动词,使用双重否定等特点,学习英语者往往抱有一种歧视态度。但是语言是平等的,每个人是平等的,文化也不存在高低,因此学习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前,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2. 知识
要全面了解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文化中的习惯称呼、打招呼方式、象征意义、禁忌等。比如在中国,龙象征高贵、神圣,是我们民族的图腾,而在西方则带有凶恶暴力的意味。又比如在中国,用狗来形容人,总带有一种侮辱的意味。而在西方,狗是一种忠诚友好的象征。另外,由于现在信息传播迅速,一些网络词汇被加入词典,我们书本中一些“地道”的表达,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要紧跟潮流,更新自己的词库。
3. 技能
技能则主要是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主动寻求交流的机会,避免因为将母语习惯性地带入目的语中,错误使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违反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在不断交流中,熟悉语言在具体语境中表达了什么含义,熟悉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
4. 教育
在语言教育中,应培养学生拥有一种文化批判意识,不被文化差异所限制,能够以灵活高效、开放包容的方式和态度进行文化交流,拥有高度的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注意给学生良好的交流环境,培养其适应能力,最好是定期与外教等进行沟通交流。
四、结语
正确理解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十分重要。首先要充分了解不同语言间的差别,掌握语法句式等基本信息,其次学习异国知识背景,进行对比分析,避免将自己的习惯表达与思维模式照搬过去,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金祥禹.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语用失误及应对措施[J].纳税,2017.
[2]张慧.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J]. 现代交际(Modern Communication).2018,5:91-92
[3]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