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图形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

2019-09-10靳艺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学价值艺术素养

靳艺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和国际间城市文化軟实力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比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当代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展现一座城市发展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志性体现,更展现了城市的标识性身份和本土化的文化价值观;它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彰显着社会时代的精神气质。对比公共艺术从开始到现在所产生的艺术表现体(艺术作品)来看,中国传统的元素在当代所有可识别的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可寻觅其踪影,由此,中国传统图形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的作用和表现越来越体现出中国传统图形的美学价值的表现力。

关键词:当代公共艺术;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素养;美学价值;审美表现

1 究竟什么样的艺术可以归类于当代公共艺术

于大众日常生活而言,当今公共艺术已然渗透到方方面面,它参与着我们城市的建设、传达着我们城市的形象,承载着我们城市的文化特色;但同时,它也影响着我们大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趋向等等。公共艺术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是隐晦的、微妙的、甚至是不易被察觉发现的。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公共艺术是否是道德的,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从功力的角度来考量这个作品是否给大众带来精神愉悦或幸福最大化。因为艺术的产生在席勒看来:“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游戏说虽然不是认可程度最高的,却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种说法。他认为剩余精力造就了游戏,而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游戏,则推动了艺术的产生。

2 中国传统图形在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及审美特征

2.1 中国传统图形的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图形之传统在于其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被广泛认可并得到传承而保留至今的。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中的一支,其变化必然与其同一时期的人民或有地位的王公贵族的审美意识相适应,那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会沿袭同一种模式或式样,必然会进行不断地创新变化。通过多彩的风貌和多样的格调,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延申、积淀、衍变,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所特有的艺术体系被传承发展。

图形,是文化思想的一种视觉表达形式,直接反映了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传统图形受哲学、宗教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保存至今的传统图形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寓意。

2.2 中国传统哲学对传统图形的影响

中国传统图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方面,它是科学的、理性的,是原始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自我认识和总结,另一方面,它具有想象和象征的意识。中国哲学思想是借儒、道、释等哲学思想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自成体系,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这些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无论在图形上还是在精神上对于哲学思想的表述,都引起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

2.3 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图形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形态的影响,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其发展更受到中国本土道德宗教思想影响,其中儒家、道家、佛教的影响尤为深重。儒家作为中国近两千年封建史的主流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指导国人日常行为规范的道德和观念标准

中国传统图形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贯通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性、意境性。通过深入挖掘分析中国传统图形的文化内涵,能够为现代设计理念提供丰厚的设计理念,并真正赋予现代设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审之美而传其神。

2.4 中国传统图形在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为了能有属于自己的新兴艺术,向西方学习借鉴,而一味照搬西方设计艺术,将会丧失自己特有的民族性,出现文化的中断,失去自我。当今一些设计师已经感知了当代设计艺术的民族化的重要性,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图形。但是应用借鉴的手法还不成体系,因此现在提上日程的重要问题就是用怎样的手法把传统图形创意性的应用到当代设计艺术中。

(1)提炼简化

提炼简化首先是用提取图形中最典型的元素,加以夸张重组,并达到适应当代的审美原则;其次是用几何形态,对传统图形加以简化,使其转化成更加简洁、时尚,更具现代美感的图形。

(2)装饰变化

附在器物上的传统图形具有比较明显的装饰性,这是古代社 会文明程度发 展的外在表现,这些图形的装饰性反映了是当时不同社会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时代人文表现。要使其符合当代不同材质和不同领域的需要,就必须发挥我们的艺术想象,发挥不同材料的装饰效果,对传统图形进一步加工创意,使其更具有时代的装饰性,以此来加强设计的艺术性和视觉感染力。

(3)打散重构

将传统图形根据主观的创意构想,以及结构秩序分析和客观需要,将图形打散,重新构造,设计成具有时代性和符合客观属性要求的新形象。打散是为了元素化、单纯化和时代化;重构是为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赋予它符合当代社会审美标准和工艺需求的新形象。打散不仅有利于提炼对象,更能深刻的理解传统图形的内在美,通过对传统图形的分解,可以提炼出设计的元素和结构,是原始形态向设计形态和艺术形态转化的前提条件,转化成的新形象虽然是从传统图形演化出来的,但已经不是其本身了,经过分解重构之后的新形象已赋有了新的造型形式和内涵。

(4)借形创新

借助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外形的传统图形,用现代的思维和审美原则进行新的创意,从而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象。中国传统图形造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可以借助其形象创意出既有深刻内涵和时代特色,又具有亲民性的现代图形。其形必须是大众认知的,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长城、祭坛、盘长和四喜娃等传统图形。

3 小结

当代,一个文明进程的开端是以与传统的决裂而进行的,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开始“发现东方”,使全球化的独特语境促使了传统图形语言与现代设计的紧密融合。若将传统图形资源与现代性的公共艺术联系在一起时,传统图形即成为公共艺术的现代性生长的源泉。如何将传统图形在现代公共艺术的范畴里更好的运用,并能将传统本身发扬光大,就需要设计者们深入挖掘传统图形的精髓和内涵,深刻了解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哪些灿烂的图形语言,以及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同时,还要要深刻理解现代语境的社会生活,从共识的角度来探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接受,使传统图形能够借助当代公共艺术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9页.

[2] 徐少锦,温克勤.伦理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第423—424页.

[3] 白天佑.中国传统又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 王易.浅谈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语言特点及发展.大观周刊,2013(6).

[5] 刑玉翠.解析传统艺术在我国现代城市雕塑中的演绎.大众又艺(理论),2009(22).

[6] 丁晓.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美学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89-192.

[7] 蔡青.传统图形的审美特征及其现代转换.《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27(4):61-65

[8] 余潜.论中国传统图形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1,21(131):186-187.

[9] 林荣妍.中国传统图形的文化内涵及创新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美学价值艺术素养
文艺美学观念与散文艺术价值研究
体育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科艺结合视角下的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