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09-10刘孟豪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休闲体育高校

刘孟豪

摘要:通过对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校休闲体育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专业发展理念相对滞后;(2)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特色;(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对不足;(4)专业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并提出以下对策:(1)更新专业发展理念,创新专业办学思路;(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专业办学特色;(3)转变人才培养导向,强化创新创业能力;(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生活事务中得到解脱,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休闲生活,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则为休闲生活插上了翅膀。作为现代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同时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虽然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

1 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发展理念相对滞后

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在一定成都上反映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休闲体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理念较为滞后,无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服务人才,根本原因是专业发展理念出了偏差,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过于强调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意识、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比如:户外领队是休闲体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而实际情况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课题体系中均无涉及。相比较而言,英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理念就比较领先,英国大学在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把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设置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任务,课程的设置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注重环境教育和实习环节。

此外,休闲体育产业的服务供给应面向普通大众,高校开展的教学内容应和社会普通需求相吻合,而非开展一些受众范围比较小的项目,比如高尔夫、保龄球等,很多老百姓经济水平一般,市场需求量有限。学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专业市场需求动态,改变专业发展理念,以专业的供给侧为视角,积极呼应国家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对不足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有教育培训、娱乐、餐饮、广告、金融投资、服装、媒体、批发零售、互联网、其他行业等,其中教育培训行业占38.71%,占据的比例最高,这其中应该涉及到中小学教师、社会教育培训等内容;其次则是娱乐业占29.44%,娱乐业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场、网吧、游艺场等,这里面除了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属于休闲体育范畴,其他方面的均和休闲体育的关系不大。

这些数据说明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根本原因在高校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休闲体育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其业态内涵还有待丰富和拓展,其行业发展的前景需要挖掘和创造,大学生应该瞄准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的创新创业,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意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休闲体育服务,将服务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进行有机的统一和融合。

1.3专业师资水平相对薄弱

总体来看,休闲体育专业师资相對薄弱,除了成都体育学院是专业院校,专门成立了休闲体育系外,其他高校均在体育学院(系)的下面开办休闲体育专业,很多老师根本就没有休闲体育方面的从业经历,大多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公共体育等领域转型而来,缺乏专业的培训学习。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但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太过欠缺。从专业职称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凤毛麟角,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偏大,从事一线教学的机会较少。

相关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下大功夫,多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增加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理念、扩展专业视角、提升专业素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深造,鼓励高级职称的教授多为本科生上课;在教师绩效分配方面,应该适当向教学一线倾斜,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注重开展教研活动,休闲体育是与时俱进的新兴专业,应该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本领。

2 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对策

2.1 更新专业发展理念,创新专业办学思路

休闲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导向方面应积极转变思路,应重视将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相应国家政策导向,满足群众高质量休闲体育服务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价值观应注重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专业在建设“2030健康中国”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进程中的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显示的特殊现实意义。2.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专业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体系是否完善合理,是决定专业发展优劣的关键因素。以户外运动领队培养方向为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规定动作,还应该结合该方向的实际工作能力需求,重点开设野外生存课程、运动损伤与急救课程、领导学课程、管理学课程、人际交流与沟通课程,这些专业知识技能是户外运动领队工作的必然需求。同时,还应该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平台,充分与就业对接。

3 小结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已形成固定体系和模式并具一定规模,这对进一步促进地方休闲体育的发展和注入从事休闲体育产业的新鲜血液、引领和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均有积极的意义。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理念较为滞后,人才培养理念过于强调体育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意识、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应更新专业发展理念,创新专业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02):1~3.

[2] 庞博,王晓芳,王定宣.“一带一路”背景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04):112~116.

[3] 李齐,方春妮.英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特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7):159~163.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休闲体育高校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