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绍兴市智慧城市管理研究

2019-09-10汪琛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城市管理智慧城市

摘 要: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社会经济进入急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绍兴市城市监督管理指挥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国内外智慧城市管理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分析绍兴市智慧城市管理运行现状以及大数据利用的成效与不足,并结合绍兴实际,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绍兴市智慧城市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市管理  智慧城管

一、创新管理理念

(一)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城市管理的最高指导思想就是善治。城市管理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到极致,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参与城市管理的理想架构。作为地方政府主官,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城”的概念而忽略了“人”的城市管理理念。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自 2005 年绍兴镜湖新区涉及9个村庄 5000 多亩的大面积拆迁改造开始,绍兴市在近十年来的城镇化速度全面提升,大量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周边环境改变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逐渐转为精神追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群众在解决基本的生理、生存需求和社交需求之后,将追求更为丰富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因此倒逼政府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更要转变管理理念,将以往为造城而“管人”转化为以人为本、为人而“管城”,充分运用协同治理理论,转变以往“运动式治城”的观念,改变政府“一头热”的现状,通过政府引导,各部门打破壁垒,全力协作,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做好城市的管理和维护。

(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大数据开启了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大数据的特征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数据状态与技术,更是一种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观念和方法。对各级政府而言,各政府部门掌握了整座城市大量的数据,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用好大数据思维,让数据“活起来”,才能改变政府执政理念,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全速发展,依靠数据实现城市管理效益,实现服务、管理、决策的精准实现。 绍兴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将全市部件信息在前期就已采集、编码、汇总,又将平台通过不断的进行拓展,对接社会治理中心、国土地理信息中心、渣土车辆管控平台、执法车辆 GPS 定位系统,整合公安、国土、住建、教育、电信等部门的视频资源,采集到庞大的数据资源,把这些数据盘活,综合分析研判目前城市管理状态,为政府进一步出台管理与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情况、执行结果反馈回来的数据又为政府检验政策的准确性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判,为下一步政策修改、调整以及今后出现类似城市问题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科学经验。

二、健全组织体系

(一)构建高位组织领导体系

首先,智慧城市管理能够高效运行,与组织领导密不可分。要根据人事变动,及时对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成员进行调整,对“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和运行,指定专门組织体系进行全程跟进,建议可以由市城管办在城管委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不受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政府干预。市城管办对“智慧城管”每月运行情况及案件处置情况进行通报,并根据相关流程进行督促,作为年底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部门信息共享互助

部门协作是智慧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部门、区域负责人应该摈弃本位主义和权力观念,畅通部门间、区域间的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真正打通信息沟通渠道,打破协作互组的最后障碍。进一步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加快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对接, 根据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指挥手册》,发挥高位协调功能,及时解决或裁决责任不明案件,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另外,落实公共设施维护基金,由政府财政支持,专款专用,对于一些无主部件等责任不清的突发案件,及时进行处置,对于产生的费用由专款列支补贴给处置单位,保证城市公共设施日常维护得以正常运行,做到事事有人管。

三、强化考核监督

(一)强化考核监督

综合考评是智慧城市管理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注重日常考核与年底考核相结合,每月由城管办召集相关责任单位协调处理日常工作问题,通报运行情况,将每月的事部件问题处置情况量化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久拖未决、疑难、紧急的城市管理案件通过督办的形式,设定完成时限,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关的效能约谈与诫勉,提高案件的按时处置率。

(二)创新考核方式

改变以往每月运行处置情况和考核情况内部通报的方式,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公布,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团体参与日常考评,将日常考核与年底考核按一定比重纳入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年底绩效考核并提高所占比重,通过考核倒逼,促使各部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切实落实责任,提升问题处置效率。

四、强化保障体系

(一)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目前,大量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一些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资源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但大部分都分散在各部门科室,彼此不共享。如公安的人口户籍信息、房屋出租信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商业店面工商许可及店面经营业主信息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将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满足政府内部需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二)推动多元化治理

协同治理理念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打破部门壁障,引入社会团体参与城市管理,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实现政府与社会团体及社会大众的密切互动。智慧城市管理是政府与百姓沟通互动的桥梁,智慧城市管理的高效运行将大大提升政府公众服务效率,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绍兴城管家”APP 功能及拓展软件实用功能范畴,通过现场宣传、手机短信、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宣传方式,落实社区、小区等城市基本单元的宣传,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热情,充分发挥城市志愿者、服务团体、非盈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的服务外包等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信息采集外包,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来。

作者简介:

汪琛(1989-1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本文用于绍兴市都市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结题。

猜你喜欢

城市管理智慧城市
唐山市中心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数字城管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