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定位及协调发展思路
2019-09-10徐茜雯
徐茜雯
摘 要:正确认知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与经济不协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经济;关系定位;协调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金融行业的发展,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只有明确金融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两者进行正确的定位,才能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更好的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
(一)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
经济主要是指社会活动中商品以及物质流通方面所开展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为了更好理解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货币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金融不管处于任何发展阶段,金融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均需要依靠经济来实现自身的调节和变化,因此金融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金融过度发展,从而偏离经济的情况。在社会经济中金融偏离经济的具体表现为存差不断扩大,货币处于空转状态[1]。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容易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基于金融经济学理论以及金融经济的本质进行分析,经济都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金融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近些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金融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个行业领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日常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支付结算以及资源利用的均属于金融的范畴。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成熟,其会优化社会金融资源配置,逐渐降低传统经济运行的成本,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于我国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三)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取代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货币的发行者和管理者,在金融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的辨证关系进行分析,金融和货币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物价以及产出等,但同时物价和产出发生变化也会对货币和金融造成影响。充分结合经济发展理论和货币理论,可以更好的对金融和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剖析。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便可以对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引导,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会对社会资本产生新的需求,进而反过来刺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更加成熟完善,来更好的为经济发展进行服务,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2]。除此之外,金融与经济之间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在金融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创新,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最终实现金融发展的转型升级,而通过金融发展的转型升级来更好服务于经济自身的发展。但是在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聚焦于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为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避免出现金融只为资本服务,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现象。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合理发挥自身服务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实现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金融与经济不协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與经济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齐头并进,才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状态。但是如果金融发展过快,超过经济的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金融的利润远远大于投资经济所带来的利润,便会促使越来越多的资本持有人投资金融,进而导致金融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慢,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金融与实体分离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特有现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经有了金融与市场经济分离的现象。在当时情况下,很多国家的金融比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超越了经济,并且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金融逐渐取代了经济发展的地位,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金融发展中,最终导致了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与实体之间的分离现象更加明显,金融企业开始大量兼并收购大中小型企业,导致国家的经济集中度不断提高。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难以实现自身发展,无法阻挡自身被大型金融企业的收购,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被并入金融企业中,进而经济发展更为萎靡[3]。随着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受限,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倒退。
二、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始终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在金融和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中,经济是基础。因此近些年我国不断提高对金融监管的重视程度,充分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可以更好的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由于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充分吸收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过度金融化的教训,重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之后大力发展工业的经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国家政府也多次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应该突出实体经济发展的地位,并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重点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但是整体来说实体经济发展在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我国实体企业债务杠杆率较高,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导致资金不断逃离实体企业转而投向利润回报率更高的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发展资本的出逃导致实体经济技术创新难度不断增加,而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整体表现为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加强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逐渐形成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
(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等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均为国有的控股机构。所以这些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有效代表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意志,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国有经济的优势,通过政府层面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控制,来有效了解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以及项目发展中,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整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民间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當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在发展中难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这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保障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市场开发程度,提高证券、股权等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的比重,更好的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好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2018年我国央行降低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进一步扩大中期借贷担保品的范围,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贷款政策以及贴现管理等措施来为三农企业以及绿色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国际资本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对当前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金融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以及风险控制体系,在保障金融行业安全的前提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基于上述分析,金融也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具有辨证关系。在金融和经济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状态;但是在两者之间发展失衡的情况下将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正确看待金融和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通过国家宏观政策进行控制和引导,来始终确保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我国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怡雯. 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14):154-155.
[2] 袁志刚. 增长动能转换中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 2017(12):30-38.
[3] 周晶. 全球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16):28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