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教学问题与思考

2019-09-10戴斌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跳蚤教案杯子

戴斌

现在的许多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大幅度下降,不少家长把孩子带进了城市,应该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说明现在家长对优质教学资源需求的意识在增强。而作为农村学校,比较过去,校舍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条件有着明显的改善,甚至比一些城市学校条件还要好,但这些学校却不被老百姓认可。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

课程意识淡薄

“磨”仍是所谓提升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在每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考评中,每到一所学校,我都要检查学校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听课记录,发现他们的听课笔记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记录。于是我就问他们,为什么没有音乐、体育、品德、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听课记录,他们笑了。其实,我也明白。在许多农村学校,课表里开设的课程虽比较全,但在实际中其他学科基本上被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考试科目挤占了。

我与校长提及此事,他们多数振振有辞:不占用到考试时没有好成绩,家长们更不满意,同时也影响教师个人绩效工资。很显然,我们的校长、老师依然靠“磨”这种机械式的死办法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以此来出成绩。

曾被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为“思考之室”的图书阅览室,在多数学校完全变成一种摆设,只是满足各类办学检查评估的一项硬性条件存在,图书阅览室长期是大门紧锁,满屋图书倒是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就是不对学生开放。那么,学生手里除了教科书,依然没有一本课外阅读书籍,老师们不仅尽可能地挤占体育课、美术课、常识课,连中午到校后至上课前那么一段时间也不放过,拼命地让学生做考试科目练习。

王金战在《中国英才家庭造》一书中论及可怕的教育功利性,例举了这样的实验:跳蚤的跳跃高度可以达到它身体的400倍左右,堪称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有人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总能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这次杯子底儿朝上,再把跳蚤放进杯子里。“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杯子底儿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杯子底儿的高度来调整自己的跳跃高度。再过一阵子,这只跳蚤不再碰壁,而是在下面很压抑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把杯子轻轻地拿掉,跳蚤却还在原来那个高度上继续地跳。最可悲的是:从此以后,虽然杯子已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学校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不在如何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上做文章,学生天天如此被“自我设限”,培养出来的学生越往后越没有竞争力,他们的智商、思维永远也达不到一个更高的高度,犹如马戏团里驯养的老虎、狮子也已丧失天性,只会越来越平庸。

责任意识淡化

惰性正弱化着教师的能力。首先,这样的惰性体现在备课上。2018年10月,我随市教育局对农村中小学教学情况进行调研。途中听到这样一件事:开学检查,市局检查组来到某县一所镇初级中学,发现该校有些教师拿不出备课笔记。开学已近一周了,为什么上课却不备课呢?老师们的回答是:“今年教材换了新版本,學校订的教学参考书和教案用书还没发放下来。” 没有了教参和教案用书,老师们居然不能备课了。

在一所学校,我抽查了某年级平行班几位语文教师的备课笔记。结果,他们的教案从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到教学方法、过程步骤的设计,以及导入语、提问语、小结语等一模一样。再到其他学校同年级教师那儿也见到雷同教案。我了解到,现今有些教师,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教师,为了图省心,不能做到真正备课。

由于网络和现成的教案等教学资料在教师中的广泛使用,老师们已经十分依赖它,从而使得教师,尤其是一些缺乏责任心的教师,养成一种惰性,他们根本不愿对教材和教学方法作深入的钻研和探索,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学生行为的动态变化、教师的个人风格等完全置之不理。实际上,备课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其次,考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承载着调控教学重难点、节奏和走向的任务,对教学发挥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记得我们当年在学校工作,哪一次考试不都是自己命题,自己用钢板刻试卷,甚至自己油印。现在的考试,包括单元检测、期中期末检测试卷都不用自己命题了,从市场购买或征订,从网上下载即可给学生考用。话说白了,现在又有多少教师会命题?我曾试着让一些老师帮我命期末检测试卷题,结果递交上来的试卷也只是“试题集锦”罢了。至于是否“依标照本”用爱心编制试卷、是否“彰显本色”凸现年段特点,就很难看得出了。当然,社会在进步,有些劳作自然要被取代,但我觉得老师不命题或不会命题更是一种严重缺陷。

我从事教研工作以来,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与老师交流,与校长探讨。还专门举办了“真备课,备真课”“如何命题”研讨会,我告诉老师们:我们不仅要人在课堂,心在课堂,更重要的要把自己的思考留在课堂。增强目标意识,学会思考,用心关注是我们从事教师职业不可或缺的能力。

结束语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忙行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得到些什么?我们悟出些什么?是什么道理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却徘徊不前?教育的责任该让我们警醒。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跳蚤教案杯子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斗跳蚤
跳蚤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跳高大胃王——跳蚤
为什么跳蚤能跳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