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9-09-10李胤汶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培训者农村教师培训

李胤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昆明市对教育持续大力度投入,昆明的教育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优质教育的稀缺性愈发凸显。深层次分析,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原因是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缺乏与分布不均。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在校学生农村占比46.4%;初中在校学生农村占比53%;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41084人,农村仅占比27.3%。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农村是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用调研、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以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研究方向,分析了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方式、培训经费、培训机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条我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昆明市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在激励不足。

农村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调查表明,仅有31.4%的教师希望强化和拓展专业知识。现行教师专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缺乏激励性,过于强调形式,65.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专业发展。

2、培训体系不完善。

一是培訓机构薄弱。昆明市19个县(市)(含安宁、嵩明)区中,只有10个县(市)区具有独立校舍的教师进修学校,且实施、人员配备不到位。二是培训方式、内容缺乏有效性。调查显示,48.1%的教师认为所接受的培训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性不够。三是缺乏有效的交流学习平台。大量的“国培”远程项目缺乏监督、约束,教师感觉乏味。省级、市级的集中培训规模有限、覆盖率低,县级培训质量难保证。四是农村教师配备不平衡。学科教师不配套,尤其小学段的体育、美术、音乐、外语学科教师严重缺编。

3、农村教师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

目前,昆明市各县(市)区基本能够按照教育费附加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但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未真正落实。以教育费附加的5%的教师培训经费而言,2012年盘龙区为519.85万元,而晋宁县仅为126.4万元。这种差异导致城市与农村教师受培训机会不均等,且愈渐突出。

二、昆明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6条建议

1、建设标准化的县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机构

加强标准化服务机构建设。以现有的进修学校为基础,整合各县(市)教研、电教等机构资源,制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提升机构建设层次,充实师资,提升培训者培训水平和服务水平。形成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机构;整合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整合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课程资源和培训平台,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覆盖全市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集源整合、学习指导、信息交流、评价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完善服务机构的评估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机构资格认证及定期评估制度,加强对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完善对培训、进修等服务机构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和使用、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估,优化教师培训、进修的过程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益。

加强服务机构师资队伍管理。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训者专业资质标准,规范高等院校、教师进修院校及其他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对专兼职培训者的选拔与考核,探索教研员作为教师教育培训者的专业化评聘、流动、退出机制,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

2、创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机制

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春城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宣传优秀农村教师,推动农村教师人文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

实施“农村千名校(园)长高级研修计划”。每年选送200名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进行高级研修。设立“农村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师队伍。实施“导师巡回制”,一对一指导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各学校应配合全员培训制定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培训,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和制度化。

3、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制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与学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5个研究、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市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10个左右县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50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施基地与学校资源交流共享。制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遴选与经费支持的标准和办法,鼓励农村学校积极申报市、县两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积极发挥对区域的示范、引领和服务作用。

4、统筹师训经费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投入。各县(市)区财政部门要按教育费附加的5%和教师工资预算总额的2%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经费,全额用于教师培训。要确保将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按照60%作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40%由市级统筹。市级统筹部分主要向支持贫困、边远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倾斜。

将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列入办学资质年审检查内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支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建设。

5、健全激励机制

按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必须突破阻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开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高级职称结构比,结合即将实施的职称改革,实施农村小学中级职称不封顶,加大农村初中高级职称比重,发挥职称晋升对农村青年教师积极自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引导作用。提高边远地区农村教师补贴,大力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屋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增强农村学校对教育人才的吸引力。

6、加强统筹领导

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统筹规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管理与服务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独立设立师训管理机构,针对当地实际,研究制定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承担培训、进修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项目的单位要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合理调配资源,有效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学校必须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搭建平台、开拓渠道。

猜你喜欢

培训者农村教师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教师培训要有“场”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