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2019-09-10周亚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86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高年级小学语文

周亚萍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阅读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意义进行阐述,从层次性要求、精简性要求、趣味性要求等方面,对阅读导学单设计要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导学单;高年级;阅读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囫囵吞枣式阅读,而是要引导学生整本书进行阅读。整本书阅读便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准确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值得开展。但在小学时期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往往处于潜在的阅读层面,流于表面。为了实现深入阅读,就需要得到教师的专业引导。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阅读导学单方式,设计多元化阅读环节,提升专业阅读方式,给学生阅读活动开展提供引导。

一、阅读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意义

阅读导学单主要指教师为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根据学生所阅读的书籍而设定的目标性阅读目标,并随着阅读过程逐一落实,其可以引导学生顺利阅读,不但可以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阅读情况,及时修改阅读对策,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合理设计阅读导学单。

二、阅读导学单设计要点

1.层次性要求

每个学生阅读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不但各个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有所不同,即便相同年级学生,在阅读水平上也大不相同。所以,在进行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思考学生差异特性,充分展现层次性。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需要设计“读写任务卡”阅读导学单,并结合教学难度情况,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逐步引导。此外,相同年级阅读导学单可以设计不同阅读题目,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选择对应的题目。根据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审计思维导向图,由学生自己选择,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还能满足阅读教学需求。

2.精简性要求

阅读导学单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帮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秉持精简标准。其中,简也就是指用时少,导学单主要具备引导功能,不会占用学生过多学习时间,更不会加剧学生学习压力;精则是指话题精,导学单话题设计往往根据整体书内容进行,精挑细选,不刻意设定,由于散漫无际话题不但占据学生大量阅读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内容和要点。在此情况下,需要教师事先进行整本书阅读,对整本书内容有所认识,并从细节入手,聚焦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导学单设计的全面性。

3.趣味性要求

阅读作为一件美好的事情,不可让名目繁多,形成单一的阅读导学单。所以,在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应该彰显趣味性,满足学生感知事物的心理特点。首先,阅读导学单设计形式上应该做到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可以利用各种类型图形取代单一文字表述,吸引学生注意。其次,阅读导学单设计内容应该具备趣味性,设计一些具备挑战性和思考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1.加强学生概括能力培育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已经明确指出:“语文能力的基础在于概括,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单一文章进行比较,整本书涉及的人物数量众多,并且故事情节曲折,结构繁琐。所以,通过设计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同时,概括文章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概括性阅读导学单通常应用在学生初步阅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下转第16版)(上接第15版)词的技能,精准表述整本书阅读感受。例如,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文章概括,如“鲁滨孙漂流过程中十分惊险、刺激”等。并且也能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整本书故事情节进行连接。总之,学生可以结合导学单要求,化繁为简,快速概况整本书故事要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概况能力。

2.设定探究性阅读导学单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合作能力。探究性阅读导学单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深入分析和探究。假设说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强调的是整体感受,则探究性阅读导学单需要引导学生找出细节,找出本文诸多内容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审美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狼王梦》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整本书内容情况,引导学生探讨文中所出现各主要狼的性格特点,并进行相互比较。并且,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思想,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精神上达成共鸣。

3.定期开展阅读拓展活动

通过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及探究性阅读导学单,学生能够对整本书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并进行微观探究,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双向观照下,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这两种类型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内容情况进行,局限于整本书内容。但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提升不可局限于书本中,应该满足于整本书深入阅读,并应该开展和整本书内容相关的阅读拓展活动,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义务教学理念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语文资源开发和应用,创造性举办各种活动,增加学生在各个场所中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拓展性阅读导学单设计和开发往往和整本书内容相关,通过进行阅读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意识,从而提升大部分学生阅读拓展能力。拓展性阅读导学单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整本书讲解内容,扩充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见识,深化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解读。

例如,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整本书内容情况,设定多个话题,并在各项教学资源的引导下,设计各个不同类型的拓展性阅读导学单,便于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了解。第一,阅读导学单将整本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中,包含了诸多关于冒险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一些关于冒险方面的事件,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设计阅读导学单,让学生通过和父母交流,由父母带领开展一次关于冒险方面的活动,加深学生亲身感受,写一篇关于冒险游记。第二,阅读导学单挖掘和整本书内容数据相迎合,要求学生观看关于一些冒险节目,掌握冒险相关内容,编写详细笔记。第三,阅读导学单设计应该让学生根据阅读整本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热点话题,对整本书内容进行探索,并表达自己阅读观点。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过程中,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给学生今后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阅读导学单作为小学语文阅读中重要一部分,在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保证阅读导学单设计的合理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认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水平。

[本文系珠海市金灣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微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林芬.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问题驱动法的研究[J].才智,2018(29):65.

[2]李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50.

[3]赵玉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及优化思考[J].甘肃教育,2018(10):97.

[4]张应强.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91-92.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高年级小学语文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