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性思维视角下的英语故事教学策略
2019-09-10何旭蓉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思考角度多元化、思维方式多样性和学习迁移能力三个维度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故事文本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故事主题,展开多维联想;捕捉故事转折点,推测情节发展;基于多元解读,概括故事标题;紧扣细节冲突,评价故事人物;利用故事留白,续编故事结尾等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升语言迁移能力,促进思维的灵活发展。
【关键词】故事教学;思维灵活性;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何旭蓉,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载德小学教导主任,小学英语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7年教育科研重点研究项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实践研究”(2017ZQJK02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其中,灵活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指思维活动智力的灵活程度[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从三个维度入手:一是思考角度多元化,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输出语言;二是思维方式多样性,学生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完成语言任务;三是具备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学生能在新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语言解决问题[3]。故事课是小学英语阶段的重要课型之一,故事文本具有丰富的情节和较强的思维性,能为学生思维灵活性地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但笔者通过观察大量的课堂教学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较弱,教学活动缺乏开放性,不善于利用故事文本的特点来激活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机械训练和控制性活动仍在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导致学生的表达缺乏灵动性和新颖性,思维张力和创新力受到限制。基于这一现状,笔者在故事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开放性活动,尝试运用“联想”“推测”“评价”和“续编”等策略,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多元思维和迁移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挖掘故事主题,展开多维联想
故事主题联想是指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想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在进行主题联想时,其思维是多维度、呈发散状态的。从主题概念出发,充分激活学生的储备知识,不断联想与之相关的外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从认知上为故事的理解做好充分准备。
以广东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My Favorite Activities故事板块为例。该板块讲述了Gogo和Jenny在晚飯后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活动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Favorite
Activities”,核心概念是“Activities”。围绕故事主题和核心词汇激活学生知识储备中与活动有关的词汇,是阅读文本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笔者运用故事主题联想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并通过适当的例子为学生搭建理解文本意义的脚手架,激发学生围绕核心词汇从多角度展开联想,然后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片段1】
T:Today, our topic is Favorite Activities. What activities do you know? (学生做思考状,教师补充举例给予引导) For example,running is an activity. What other
activities do you know?
S1:Swimming is an activity.
S2:Playing
soccer is an activity.
S3:Iceskating is an activity.
S4:Reading
is an activity.
S5:Singing is an activity.
…
在上述对话中,通过举例,学生将其储备知识与本课核心词汇建立起了联结点。学生从联结点出发,产生横向联想,进一步想到与“running”同类的活动,在分享联想成果时,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对概念的理解也就不断深化。由此可见,运用故事主题联想策略设计读前激活活动,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储备知识。在联想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理解主题概念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角度的多元化。
二、捕捉故事转折点,推测情节发展
推测故事发展是指根据已知情节来猜测故事的发展走向。推测需要学生深入分析已知信息,既要关注细节,也要关注整体,从分析到综合再到分析,从多种思维角度推断出种种可能,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变学生片面的、死板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融合分析、推理、判断、综合等多种思维方式为一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设计推测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情节的转折点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未来走向进行推测。
以广东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Feeling Excited故事板块为例。文本主要讲述Gogo、Tony 和Jenny的雪山之行。这篇故事的情节性较强,比如Gogo突然走进山洞,又在山洞里向Jenny和Tony表达“Its
great!”的感叹。究竟Gogo在山洞里有哪些美好的经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情节转折点设置悬念,隐去结尾部分,引导学生对Gogo的山洞经历展开多角度的猜测。
【教学片段2】
T: Look at the picture.(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课本的第4幅图) How did Gogo feel in
the cave?
S1:Its great!
T:Yes, but why did Gogo feel great?
What happened in the cave?
S1:Maybe he ate some tasty food.
S2:Maybe he had a party.
S3:Maybe he saw some snowmen.
T:Snowmen? Why do you think so?
S3:Because its a snowy mountain, and he
heard a noise in the cave.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的猜测具有逻辑性、多样性和创新性。比如,学生从Gogo的回答“Its great!”和Gogo的性格特点,推测出“ate some tasty food”“had a party”等具符合逻辑的答案;从“heard a noise”和雪山的环境,推测出“saw some
snowmen”具有创意性也比较符合剧情的答案。学生在展开推测性活动的过程中,分析文本线索的角度是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既有对细节的分析、判断和比较,也有对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的综合分析和推理。由此可见,利用制造“信息差”的方式,可以为学生设置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悬念,学生在推测剧情时就有助于其多元思维的发展。在实施该策略时,教师要把握故事推进的节奏,在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停下来,捕捉情节的转折点,引导学生积极推测并通过阅读故事验证自己的答案。该活动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基于多元解读,概括故事标题
概括故事标题是指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创新等多种思维方式对故事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后,为文本拟定个性化标题。以广东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Feeling
Excited故事板块为例,在学生理解故事后,笔者要求学生“give a title to the story”,并说出拟定该标题的依据。
【教学片段3】
T:Can you give a title to the story?
S1:My Title is An
Interesting Day. Because Gogo made some interesting friends in the cave.
S2:A Happy Day. Because they felt happy and excited when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S3:A Meaningful Day. Because climbing mountain and making new
friends are very meaningful.
S4:An Amazing Mountain Trip. Because They not only climbed the mountain but also met some friendly and interesting people
in the cave. Gogo even had a party with them. Thats amazing.
…
從以上四个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解读文本的视角是多角度的,有的学生着眼于Gogo的山洞经历,有的学生关注的是爬山经历带来的感受和意义,S4更是综合了前面三位学生的回答,将这一次的爬山经历用“amazing”一词加以概括,既精准又新颖。由此可见,在学生个性化理解文本、概括故事标题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分享,都会不同程度地给其他学生带来启发,进而拓展思维的宽度,丰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有利于突破思维的局限,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四、紧扣细节冲突,评价故事人物
评价故事人物是指基于故事中的细节描写或事件冲突,对人物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4]。评价是高阶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故事人物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既来源于对人物所处语境的全面分析,也来源于其他学生的评价观点或评价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思考过程,有利于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以广东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Feeling Fun阅读板块“Monkey King fights WhiteBone
Monster”为例,该文本讲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三打白骨精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孙悟空多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打死了由白骨精变成的一家三口,但唐僧误以为孙悟空犯了杀戒,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走了。这是故事的冲突部分,当学生看到此处时都纷纷为孙悟空打抱不平。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评价唐僧的行为。
【教学片段4】
T:Tangseng was angry.And he sent Monkey King away.What do you
think of Tangseng?
S1:I think he is stupid because he didnt know that
was White-Bone Monster.
T:Tangseng didnt have magic eyes.So of course he didnt know the Monster.Is that the only reason you think he is
stupid?
S1:He only believed his eyes.He didnt believe Monkey Kings
magic eyes. He is so stupid.
T:Thats right.I agree with you.
S2:I think Tangseng is “固执己见”.
T:He is stubborn.Why?
S2:Because Monkey King told him that was White-Bone Monster. But he still didnt believe
Monkey King.
S3:Tangseng is blind because he could not see the
truth.
…
在上述的互动片段中,三位学生分别提供了“stupid、stubborn、blind”三个评价观点和依据,且每个人在表达时都不重复他人的观点和依据,都有意识地变换自己的思维角度,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自己的语言表达。与此同时,发言学生的回答也在不同程度上打开了聆听者的思路。由此可见,抓住故事人物的冲突,引导学生围绕冲突评价故事人物,有助于学生改变单一的思维视角,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发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评价观点;学生在聆听他人评价的过程中,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想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有利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
五、利用文本留白,续编故事结尾
续编故事结尾是指根据故事的剧情发展和结尾处的留白与悬念续写故事。故事结尾的留白往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留白“欲言又止”的功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故事的后续发展。
以广东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A Magic
Day故事板块为例。该故事主要讲述Gogo一行三人在沙漠中的经历。故事以口渴的Gogo错把魔灯当作水瓶,结果导致绿妖怪出现为结尾。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结尾,最后一幅插图中所隐含的信息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个留白,和学生讨论故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比如,綠妖怪是否和阿拉丁神灯里面的妖怪一样听从触摸魔灯的那个人的指挥;绿妖怪是否可以满足人的几个愿望;Gogo的口渴问题最终能否通过绿妖怪的法力得以解决;Tony和Jenny又会提什么愿望等。在充分讨论后,笔者鼓励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开展小组活动,对故事进行续编。以下是其中一组学生的续编对话。
【教学片段5】
Genie:Master, what can I do for you?
Gogo:First,please
give me a bottle of water.
Genie:OK!
Gogo:Then,please give me
some hamburgers.Im hungry.
Genie:Anything else?
Gogo:Please
take us to the beach.Its too hot here.
Genie:No problem.
Gogo:Now,please go into the magic lamp.
Genie:Sorry,you can only have
three wishes.
Gogo:Oh,no!
上述学生的续编既能承接原有故事的情节发展,如Gogo在故事中口渴的问题在续编中得到解决,又能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故事情节,如要求“give me some hamburgers”“take us to the beach”“go into the magic
lamp”等,这是学生多元思考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综合体现。充分利用故事结尾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猜测和联想续编故事,既遵从原有文本的情节的发展,又产生新的剧情。这是训练学生思维角度多元化、思维方式多样性和语言迁移能力行之有效的综合型策略。
综上所述,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运用故事主题联想、推测情节发展、概括故事标题、评价故事人物和续编故事结尾等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升迁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朱智贤全集:第5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泰刚.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1):20-23.
[4]张泰刚.在故事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8(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