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2019-09-10张远钧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初中地理课程改革

张远钧

摘 要: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推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教育理念更是要求教育者们要重视并且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结合初中地理教学,深入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并进行一定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引言:

在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时的学习程度,更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着,因此,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把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并大力培养。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一)准确运用教材书籍,调整教师教学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教育大事。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基础简单的理论,而是要准确运用每个学生都拥有的地理教材,在深入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做更加深刻的知识讲解和拓展,让每个学生都打好自己的建楼地基,随后再在基础上建设蕴含核心素养的高楼。例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地理书籍,并且整理书中含有的基础知识,以树状图的形式逐步总结记忆,在学生的初步了解后,教师再对这些基础知识作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和划分,比如低中高纬的划分、五带的划分、经纬线的运用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地球仪,给学生演示一个缩小版的地球,并且让学生对地球仪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可以让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得到真正的巩固和运用。教材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核心,一些教材课后习题和拓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把教材作为中心,给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地理课外书籍,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板块的运动、大陆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知识的蓄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科素养,也逐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准确的教材运用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不容忽视的两点。

(二)汲取新型教育理念,重视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地理教师逐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教育动态,从而汲取新型教育理念的精华,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并且教师要相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不应该局限于现在学生的个人表现或个人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终身发展的的一些必须具备的品格和个人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穿插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他们不要局限于自身、固步不前,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或者地理问题,比如GPS定位需要几颗卫星才可以定位?观测静态物体需要几颗卫星?观测动态物体又需要几颗卫星?如何简单识别月相并且用月相来判别方向?教师可以先简单的地理知识入手,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的热情,然后再由易入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成熟化。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深度,从而让学生逐步完善自身,并且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引导学生,并且教师个人的优秀的教学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合理开展课堂活动,转变教学课堂主体

新教育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主要为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和疑难解答,这种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灵活转换教学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开展一些有趣的地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学习地理,在活动中充实自我,在活动中与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建立起稳固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着重探讨自然地理现象的地理课堂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先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哪方面比较感兴趣,然后在活动中进行板块式探讨。比如: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和海啸?为什么在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形成了荒漠环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对每个地理现象问题作出不同的思考和回答,回答比较正确完整的小组则获得一个板块的胜利,最后获得胜利最多的前三个小组则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并且可以获得相应的小奖状和奖品。教师可以在活动的最后为学生作一个简单的总结,针对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们重点记录起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新鲜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更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认识,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重培养思维方式,从根本上立德树人

在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中,既然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那么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思维的根本上教育学生、立德树人。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思维是其学习生活的根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要侧重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枯燥地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无疑会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厌倦。这时候教师应该试着去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在这种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之处。由书本来增加学生的见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维深度,从而逐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成熟地去思考问题,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成绩并不能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拥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立德树人,只有学生的思维方式越加深刻成熟,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加长远稳定。

结束语:

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是其以后长久并且持续成长发展的关键,新教育课程改革中也提到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培养,更是明确指出了核心素养内涵。因此,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常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

[2]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3]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4]吴鹏.培养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以“人口与人种”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初中地理课程改革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