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深度学习,领跑语文课堂

2019-09-10陈天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策略

陈天文

摘  要: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新概念。下面,就语文学科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和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谈谈我的策略,即批注式学习、追问式学习、集合式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策略

我今天研究的深度学习,是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习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深度的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效的训练,有自己独特发现的学习。下面,就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和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谈谈我的三个策略。

一、批注式学习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例如,我教梁实秋的《鸟》,扫除字词障碍后,鉴于文章的含蓄典雅,采取批注式方式教授。(仅将文字批注呈现)

①②段我点拨示范,逐句批注:

①我爱鸟。【作者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开门见山,统领全文。一个“爱”字,表明了他对鸟的情感,也构成了整片文章的基本线索:文章就是围绕“爱鸟”的情感展开的。三个字,一句话,独立成段,形式鲜明简洁。突出强调作者对鸟喜爱程度。】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宕开一笔,文意转折,表面写鸟的苦闷,实际写对鸟的关爱。】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这句是中心句,关键词就是苦闷。接下来一定是围绕着架上鹰,笼中鸟是如何苦闷来展开的。】胳膊上架着的鹰,【怎么会鹰是呢?鹰的领地,本应在广阔的蓝天,现在却困于人的肩膀,更觉苦闷。】有时头上蒙着一块儿皮子,【这是细节描写,写出了连眼睛都要罩住的悲哀。】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

③④段学生活动,自主批注,全班讨论。

第⑥段作为作业,回家继续深入阅读。

二、追问式学习

例如,我教契诃夫的《变色龙》,就这篇小说中的围观者和将军的性格特点,和学生做过深入的追问式学习。

(一)

我问:“围观者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他们笑的是谁?笑什么?”

生答:“他们笑赫留金,没有敲诈上一笔钱,反倒在这里出尽洋相。”

我再问:“那你觉得还有谁可笑呢?”

生答:“奥楚蔑洛夫更可笑。”

我继续追问:“但大家只是对着赫留金笑,为什么呢?”

生一:“因为他们害怕他受欺负。”

生二:“他们已经不觉得奥楚蔑洛夫可笑。因为,对于这种办案的过程和方式,他们早已司空见惯。”

我小结:“围观者的每一分子已将谄媚渗入骨髓,而不能自察,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更展现出他们是一群缺乏温情,麻木不仁,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人。讲到这,你还能笑得出来吗?鲁迅评价: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学生陷入沉思)

(二)

在涉及将军这个形象时,大家均感觉其未出场,却声威显赫,令人忌惮。

我问:“小说中,只有将军不需要谄媚的活着吗?”

生一:“对,因为他是小说中出现的最大的官,他可以决定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命运。”

生二:“不对,将军也是谄媚。因为,在将军之上还有更高层的领导,比如说皇帝。如果皇帝出现,那么将军的表现将与奥楚蔑洛夫,没有区别,一定是欺下媚上,卑躬屈膝的。”

我追问:“那假定此刻将军刚好散步经过此地,现场会怎样?”

生一:“奥楚蔑洛夫一定会立正稍息,向长官致以崇高敬意,并将全部责任推给赫留金,更加刻薄尖酸地斥责赫留金,以示自己执法力度和忠诚。”

生二:“赫留金会立刻抱上小狗不停道歉,并谄媚的夸奖小狗,隐瞒小狗受伤真相,向将军赔偿狗的营养和医疗费用。”

生三:“围观者一定会在片刻惊恐不知所措后,竞相向将军揭发赫留金故意伤害小狗的真相邀功,场面滑稽荒唐。”

我小结:很有道理,这是多么荒唐呀!你们的判断和高尔基一样,高尔基说:“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条无辜的小狗,一群无聊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压抑的故事。”

(三)集合式学习

“集合”是发挥事物效益的重要理念与手法。教材的编写,运用的就是“集合”手法。所谓“集合”,通常是指按照某种特征或规律结合起来的事物的总体。请看下面一组五则材料的“集合”:

《皇帝的新装》故事梗概:

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得怎么样了?一想到,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就看不见这布时,他就心里有些不大自然。他没有亲自去,他先派了自认为称职的老大臣去刺探情况。再又派了自认为诚实的官员看工作进展的情况。他俩均告诉他:衣料美极了。于是皇帝真的去看那美丽的布料了。

《杞人忧天》故事梗概:

杞人担忧天、地、日月星辰会坠落下来伤害到他,已经忧虑到危害健康的程度。于是,有好心的晓之者就根据他这三个担忧,一一地耐心解答并安抚。最后杞人和晓之者都释然而乐了。

《猫》故事梗概:

我家养过三只猫。第一次可爱的小猫死了,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安慰小妹,再向别处要一只让她。第二只猫更加可爱,后来它丢失了,我们像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是张妈从门口捡来的一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她。最后,她被冤枉,遭毒打,被撵出家门,两月后死在邻居的屋脊上,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故事梗概: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换做凡人,来到雕像店。他并没有直接问雕像者,他值多少钱,而是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值多少钱。

《穿井得一人》故事梗概:

丁家打井后,自己告诉别人,他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接着有听说这件事并传播开来的人说,丁家打井挖到一個人。整个国都的人都在议论此事。最后宋君派人来问丁家,丁家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中挖到一个人。

以上三种,便是我在平常教学中对深度学习策略的一些浅见。当然,深度学习的策略绝不止以上三种,但不管何种策略,必须以学习者的深度思考,独立思考为核心,以教学者的方向与目标引领为侧翼,有学习,有发展,有飞跃,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才能够让深度学习真正地走进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师版》——《读出课文内容的“集合”》.2011年第12期.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2014年2月.第32-37页.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语文课堂策略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