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美术元素的效果分析
2019-09-10贺良婷
贺良婷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综合课堂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明显存在,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学习缺少教学环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上问题也反映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美术元素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美术元素,是将普通学科与艺术学科相结合。美术元素能使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语文课堂中的事物描述,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类信息,用美术工具加以凸显呈现,一方面侧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说,将美术元素带入小学语文课堂是现阶段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借助这一方法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小学高效课堂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术元素;课堂
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一定的懒惰性,不能做到自主思考,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述,无法自主构建语文学习的体系和结构,这不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要借助当前的形势和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元素引导活动,将美术元素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日常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力,大力推进小学高效课堂建设。
一、增强课堂趣味,提高授课效率
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一堂课传授知识的有效时间为前三分钟,注意力集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能反映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故在一堂语文课堂的前十分钟里可以运用美术元素,达到迅速调动课堂气氛的效果。教师不仅可以自己上台绘画,还可以动员学生到黑板上绘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对于某种场景的想象。相比起老师,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思维更为活跃。其中精通绘画的学生技艺更加精湛,描绘的画面内容会更加真实,使得课堂妙趣横生。例如,在学习课文《燕子》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以燕子为主题的画板、漫画或者是相关视频材料,进而引导学生去发挥自我想象架构对于燕子以及其相关元素的画面。由此,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借此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心目中的燕子画出来。这时,不同形态的燕子被画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力便很容易就能够集中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参照黑板上的“燕子们”,对燕子进行描述。此时,美术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课堂气氛,充实课堂内容。
二、促进理解背诵,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的课文中,有许多需要背诵的课文,但小学生因诸多因素还尚不具备相应的记忆能力,记忆力不强,背诵课文成为了他们异常畏惧和排斥的学习任务。但学生们脑海里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美术元素的加入有助于背诵难题的解决。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中,在讲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时,教师可以根据诗词中所提及的主要元素,比如说时间地点人物,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构画黄鹤楼、三月、扬州这些画面。同时多媒体设备作为将美术元素引入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推进工具,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黄鹤楼以及本诗词相关的视频和绘画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此时的背诵也就变得简单多了。由此可知,美术元素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学生记忆诗词的同时,加上适度的理解和画面构思,也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词内涵。
三、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
文字具有抽象化的特性,相比之下,图画语言往往更加生动形象。讓学生们将课文中的事物与认识的事物相结合,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化抽象为具象。比如在学习《狼与小羊》这篇课文的时候,同学们可能难以理解“上游”“下游”的意思,在脑海中没有这些词的概念。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为同学们画出简单的示意图,结合黑板上的图画为同学们一一指出上游和下游的位置,以及其所具有的特征。这时,老师会讲解得更容易,学生理解得更透彻。
另一方面,古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与人文情感,虽然篇幅比较短,但反映了大量的情感。所以说对于刚接触到古诗文的小学生来说,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一篇古诗文的全部内涵是有很大难度的,绘画的融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变为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眼睛观察到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理解古诗内涵。如唐代贺知章的《咏柳》一诗,短短四句却内涵丰富。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直接进行加工和扩写,或者难以表达和描述。这时,老师可以提前绘制四张图片图画,每张图画分别与诗句的意思相关。请学生对照图文的意思连贯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图画中的场景,便能对事物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再告诉学生们,图片中的内容就是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同学们便会豁然开朗,对诗词本身的理解会更加具体和深刻。将绘画的因素融入到诗文教学中,将一些抽象概念的词句(无形)变为有形,绘画不同的场景,填充不同的颜色以适应诗词中思想感情的需要,能使诗句变得韵味盎然。
四、促进学科互补与融合
每一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语文与美术也是如此。它们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并非意味它们都是封闭的。相反,它们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到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投入美术元素是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在这个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浅层次的美术知识,培养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架构能力和对画面的理解能力,可从侧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美术与语文相互促进结合,更能促进学生对美丽画面的描述与对优美语句的组织力,增强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最终打开语文与美术学科教学新局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语言与美术语言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着一定的助益,丰富教师教学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美术的直观性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形象。与此同时,美术元素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免于刻板死记硬背的束缚,在理解性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纵深方向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文婷,熊春金.巧用语文元素,提升学生美术感知力[J].江西教育,2017(06):91.
[2]王成宇.浅谈美术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01):122-123.
[3]祁金刚.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美术元素的效果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