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9-09-10田斌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田斌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阅读课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尽可能使每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必过于拘泥于一定的教学形式,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领悟阅读学习方法、体悟阅读内容、接受心灵熏陶。

1选择恰当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空间,并赋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利,同时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自主分配和主动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为例,教师就可先引导学生发表对作者徐志摩以及其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感受,之后逐渐将内容延伸至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层面和其感情生活。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浪漫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再别康桥》时为其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而学生在交流中也是积累其他内容知识,同时选择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话题开展课堂讨论。

2依据文本的内容设置情景,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妨根据文本内容设置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将学生从拿到阅读文本后不知如何下手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对鲁迅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进行分析时,我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试图再现当时的情景:坚韧又温和的有志青年刘和珍勇敢地为捍卫国家主权而斗争,冷酷的卫队,虚伪的校长……学生们通过演绎刘和珍遇难经过的故事来体会作者在面对国家危亡、同胞罹难时的愤懑之情;体会爱国青年勇于反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鞭挞军阀对外不作为、对内残害百姓的无耻行径;懂得人们渴望国家强大的迫切需求。这样,通过故事演绎,学生丰富了知识框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锻炼了阅读技巧。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高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思考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读过一篇文章后,不能仅仅记住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背景,去深層地挖掘文中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并通过该文章学生学习到了什么或者领悟到了什么。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读完一篇文章后把自己的感悟或启发记录下来。或者老师通过向学生推荐美文,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中不同人物的认识等,并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逐渐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4营造师生共同诵读氛围

教师通过范读能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用声音和感情来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诵读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用雄厚的声音,独白的语气,在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又不失悲愤的语调下,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老师有感染力的范读,吸引住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诵读的兴趣,增强了语言感染力,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师生共同诵读符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诵读的要求,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主动性。散文优美的语言,字词间的韵律,能令人读之通体舒畅,因此可以说,朗诵是体味散文美感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到《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朗诵第二段,细细体味“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句子描写的内容和场景,感受文章的韵律,用心解读散文的思想,在自己的朗读声中去想象文中的场景,去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被充分调动,这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

5减少老师讲练的时间

由于每个同学的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对于文本的感悟和体验有不同的理解。语文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语文老师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

6依据学生的问题设置情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问题创设情境,逐个击破,以保证学生抓牢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学生在赏析诗歌《再别康桥》时,不能很好地把握领作者的情感,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了配乐朗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又如,一位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对:“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这一句话存在困惑,我就结合文言文所提内容的时代背景淝水之战为他解惑:这是出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中的一句话,描述的是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使计渡河的晋军,让秦军误以为大势已去,争相逃命。于是晋军乘胜追击,到达青冈,秦兵大败,其中因战败逃跑自相践踏而死的人无数,一眼望去尸体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通过联系文本内容的时代背景,学生理解了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我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情境进行解决,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夯实了学生的阅读基础。

7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创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新课改要求及精神,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欣.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陈小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7(02).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