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从作业开始

2019-09-10刘虹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作业课文作文

刘虹

在小学的众多学科中,语文老师的课业负担是最重的。语文老师大都是班主任,每天有许多繁琐的班级事务要处理,再加上每天有批改不完的作业。如果语文老师每天都在埋头批改作业,哪还有时间去钻研教材,去落实课程的改革?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就应该从这种繁重而低效的工作状态中,把我们自己先解放出来!通过作业的变革,来践行语文的课程改革。

一、语文作业精炼化,强调“质”

大家都知道,语文作业的种类繁多。字词,是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的。我的作业设计就从字词开始,把生字本、抄词本合成一项,这些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的认知训练,就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字词每个两遍。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掌握规律,方法得当,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8遍只会增长学生的厌烦心理。

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还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上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可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就心甘情愿地按原来的量来完成作业。这样坚持一周,大家看到全会的同学享受的优越待遇,便都会自觉想办法记生字新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班的同学作业多,自己班的作业少,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也增强了。这样一来,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该掌握的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轻松了。

二、语文作业作品化,强调“变”

语文老师的任务在于让学生爱语文,爱阅读,会表达,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义务把每个学生都教成语言家,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

原来我们留的作业不是抄字抄词,就是知能训练,阅读理解。每次留作业时,学生总是垂头丧气,把它当成一种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业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把作业当成一次“作品”呢?

在一次语文课前,我发现很多学生拥在黑板前,抢着配画,涂色。我一下子想起班里的美术、书法爱好者很多,小小的黑板都不够他们施展了。由此我想,何不在作业中加上这些能提高学生兴趣的项目呢?恰好那天学了两首古诗,我便留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为古诗配画。同学们听后很兴奋。作业交上来之后,我为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能所惊叹。每看一份作业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让人无法用简单的对错好坏来评判,于是在学生的作品化作业上把我的感想用几句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看到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既高兴又骄傲,便期待在下一次作业中有更好的表現。

这次成功的“作品”化作业,让我和学生的信心大增。之后,我时而布置为课文配插图的作业,时而布置为课文配乐或找主题曲的作业,时而让大家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举办展览,时而让大家为自己喜欢的画面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时而编排课本剧等等。学生觉得每次作业都很新奇,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同时也增加了同学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合作的意识,我每天也不再被枯燥的作业所包围了。

三、语文作业多样化,强调“读”

经过这些改进,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时间多了。但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引导他们大量阅读,走进书的世界,到书里去挖掘语文真正的魅力。

我自己是怎样喜欢上语文的呢?记得五六年级时,我就在姐姐的影响下开始读小说,在这之后,我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词汇量猛增,想象丰富,思路开阔,中学时作文还在县级比赛中获奖,这也许就是课外书给我的最初启蒙。

广泛的阅读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这个思路指引下,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从一、二年级的童话,到三四年级的寓言、儿童故事,到五六年级我就慢慢引导他们读名著,看《读者》。我发现学生经过大量阅读后真的是受益匪浅。我班部分学生作文写得特别有深度、有思想,这都是他们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动脑生成的,而且根据学生选择书籍的倾向看来,喜欢童话想象类的同学,写作文时故事情节特别生动;喜欢文史类的同学,写作文时事例很典型;喜欢美文的同学,作文中用词很优美;喜欢哲学类的同学,思想很深刻。这样,学生的不同个性也很鲜明的显现出来了。

四、语文作业实用化,强调“用”

我们老师留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不写作业的人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学有余力的同学,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没有必要写;二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他们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他们不想做。所以,没有层次性的作业会让一些同学不爱写作业。

针对这个问题,我每次留作业都分为两种:一种是A作业,为难度较大的,如写心得感想体会或编排课本剧等,学有余力的学生很喜欢这种作业,完成好这类作业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示,让他们信心倍增,向更高的目标前进。B作业则是掌握基础知识及加深印象的作业,如读课文,抄写优美句段等,这类作业即使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轻松完成。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不交作业的人慢慢就少了。

学是为了更好的用。另外,学也不能光从书本和课堂中学,还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课改后教科书也很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如:人教版12册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在调查中,学生通过亲自调查、访问,发现了许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写调查报告、办手抄报、画画等方式展示出来。还有同学给环保部门写去了建议书。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语文,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将这些作业改革方法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再不会把完成作业当负担了,也更愿意做作业了。

猜你喜欢

作业课文作文
快来写作业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