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倾向的实证研究
2019-09-10胡朝阳欧春红
胡朝阳 欧春红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中职生职业倾向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中职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倾向,研究其所学专业与职业兴趣类型的适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中职生的职业兴趣更倾向于社会型,较少倾向于技能型;第二,所调查的4个专业的学生中,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的适配程度较低;第三,在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倾向;专业适配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们每一个从事中职教育的人都有深切的体会,随着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中职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很大改变。虽然学校的就业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还是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认识的现状, 给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为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丰富职业教育的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效率,促进中职生职业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方法和对象
(一)测量工具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以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的职业市场情况与用于习惯设计而成,通过了大批量的测试,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它以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为依据,分别对兴趣、能力和人格特点进行了综合测查。该理论把职业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霍兰德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这六种类型的不同组合,只是占主导地位的类型不同。每一种职业的工作环境也是由六种不同的工作条件所组成,其中有一种占主导地位。一个人的职业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个个性类型和工作条件之间的适应情况。
本测验量表将帮助被测验者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是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后人的分析论证,按照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性特征,将人分为六类:技能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和常规型(C)。这六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典型特征。每种类型的人对相应职业类型感兴趣,人格特征和职业需求进行合理搭配的特点。
同時,人们在择业时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兴趣(想做什么—兴趣倾向)、能力(能做什么—个人经历)和人格(适合做什么—人格倾向)。以此为依据,本套试题由三部分组成:兴趣倾向问卷、个人经历问卷和人格倾向问卷,分别对测评者的兴趣、能力和人格特点进行测评。
通过对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测评者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使被测者对与自身性格匹配的职业类别、岗位特质有更为明晰的认识,从而在被测者在就业、升学、进修或职业转向时,做出最佳的选择。
(二)测量对象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等分析因子随机抽取了我校高考班之外的四个科组的四个代表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和数控模具专业的高一、高三各两个班287人作为被试,。其中发放量表287份,有效卷253份,有效率为88%,其中高一年级126人,高三年级127人,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17人。在施测过程中,全部的班级都是由我和职业指导任课教师亲自去测的。
所有数据在微机上采用诺和心理软件和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中职生职业兴趣的一般特点。(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各类型的平均分中,社会型最高,而后依次为艺术型、管理型、常规型和研究型,最低的是技能型。
(二)中职生所学专业与职业兴趣的适配性。
以全部被试在不同兴趣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各专业Z分数转换的依据,得到各专业被试职业兴趣的Z分数。笔者参照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将本研究所涉及的4个专业归类为5个职业兴趣代码。文章考虑了每个代码得分(转换后的Z分数)的高低,并按照职业兴趣三个代码的重要程度分别予以不同的权重,即按代码顺序的先后分别赋予4、2、1的权重,最后求三个代码加权后的分数之和,得到适配性指标。根据适配性指标的分数,再将Z分数低于0、0~10之间、高于10的分别规定为低适配性、中适配性、高适配性。从适配性程度的比例分配结果来看,有 12.3%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高度适配, 43.7%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其专业中度适配,44%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的适配程度低。其中,适配程度最高的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次之。
(三)中职生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技能型、研究型因子上男生得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P<.01),经营型、事务型和社会型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5)。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中职生职业兴趣的一般特点来看,许多人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不愿意从事操作性比较强、艰苦的工作,他们将许多精力集中在社会交往和艺术领域,较少关注各种研究性的工作。中职生在社会型上得分高,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职生对社会活动的兴趣不断扩展,其社交能力不断提升。尽管如此,大部分中职生的职业兴趣很难用某一种类型概括,大多表现出多种职业兴趣类型的混合,只存在一种职业兴趣类型的中职生比较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与我国当前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特点相一致。这提醒了当前的中职生,应该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
中职生正处于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时期,在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中,非常关注自身与周围人的关系,注重自身兴趣的实现和工作带来的价值回报,但对职业的社会属性还缺乏认识,所以不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美感等。职业学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将社会的需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以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中职生所学专业与职业兴趣适配性来看,只有一成中职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高度适配,四成中职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其专业中度适配,近五成中职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的适配程度低。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的志愿,大部分学生听从父母意见选择专业。同时中职生还处在青年期,对于未来可能比较迷茫,他们的职业兴趣还未定型。因此,学校应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注意培养其恰当的职业兴趣。要特别注意那些所学专业与其职业兴趣不相符合的学生,帮助他们加深了解所学专业,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开展专业见习和实习活动,逐步发展其与专业相符的兴趣。
五、结论
第一,中职生的职业兴趣更倾向于社会型,较少倾向于技能型;
第二,所调查的4个专业的学生中,有12.3%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高度适配,43.7%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其专业中度适配,44%的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的适配程度较低;其中,适配程度最高的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次之。
第三,在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方面,技能型、研究型、管理型、常规型和社会型等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蔡永红,林崇德,肖丽萍.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及其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
[2]方翰青,谭明 中职生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