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维和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比翼齐飞

2019-09-10蒋洁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蒋洁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对文本高深而巧妙地处理,而在于促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都能够拥有自主权,保障每一个学生挑战高水平的思维状态。文章提出要基于原始经验,温习儿歌特点,奠定新授基础;把握课程本质,展开趣味朗读,探究形象语言;扩展认知视域,借助补充延伸,推荐广泛阅读,让思维和语言在教学中比翼齐飞。

关键词:原始经验;把握本质;拓展视域;语言思维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指出:“在偶然间得到的知识是生硬而机械的,只有在鲜活的思维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才具备逻辑的使用价值。”这就意味着知识与思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与学生的思维同样密不可分。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如何让包含知识的语言与学生的思维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呢?笔者即以统编版教材《比尾巴》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这篇课文是一首典型的问答型儿歌,语言浅显易懂,富有节律,朗读起来极富情趣,以三次问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六种动物的特点,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与其他类型的儿歌有着较大的区别,使其成为刚入学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历练思维的有效载体。基于文本的具体特点和学生常态化的学习能力,笔者围绕新课标倡导的三个核心维度,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结合具体语境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历练学生将课文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能力,相机背诵和积累课文中的语言;3.利用课文生动形象的问答形式开展问答对话游戏,感受儿歌语言独有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基于原始经验,温习儿歌特点,奠定新授基础

运用学生原始性的生活积累,借助“记忆”策略,引导学生从自身记忆的仓库中激活认知,罗列儿歌中参与比尾巴大赛的是哪六种小动物。这一基础性问题即便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没有任何的难度,但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却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愉悦感,让每个学生都能快速地进入到思维挑战的状态。

随后,教师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真是奇怪,为什么要把参赛的小动物分成两个队伍呢?”这一问题猛然之间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探究热情,唤醒了学生的内在意识,他们迫不及待地重新回归到文本的状态中,进入到探究性状态中。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不仅拥有学习课文的基础性知识储备,而且也具有细致的观察意识,在彼此认同的过程中相互协同,动物排列的基本规律一一被发现,没有翅膀的和有翅膀的,四条腿的和两条腿的,从蛋里孵出来的和从肚子里生出来的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紧扣课文内容中的鲜活语境,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展开复习。比如,四条腿排列成为一排,学生可以相机回答:“松鼠、兔子和猴子。”整个课堂就这样在师生之间的问答对话中朝着课堂的真实境界迈进,学生不断与生字亲密接触,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生字的熟悉程度,还使学生适度地理解了课文的核心内容,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要“温故而知新”。新授课堂的价值就在于激活学生原始性的经验,在新旧知识的交融碰撞中促发学生原始积累的碰撞,为新授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握课程本质,展开趣味朗读,探究形象语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围绕本课的特点和资源设置四个层级的实践活动。

(一)诵读中体悟儿歌之“味”

儿歌独有的味道除了体现在鲜活、形象的语言上,更体现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儿歌教学需要创设多维度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示范拍手朗读,体会儿歌鲜活的节奏感。可以师读生听,可以男拍女听,可以小组之间互问互答,也可以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展开朗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二)探究中发现儿歌之“味”

在学生激情诵读的动力还没有消退之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直接抛出第二个问题:“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可以和同桌分享交流,为什么会喜欢这首儿歌?”问题虽然直白简单,但只要贴近学生的学情,紧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表达感受。事实表明,学生的发现极具价值:“这些语句都有一个问号;每句话中都有一个相同的部分‘谁的尾巴’;这首儿歌读起来非常押韵。”这一板块的设计,教师营造出了安静而安定的课堂氛围,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静静地感知、尽情地交流,学生的发现就如同一股清流润泽着课堂,滋润着每个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

(三)积累中反刍之“味”

班级授课制的价值并不在于教师如何讲授、如何解读文本,而在于要善于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意识,借助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维度,让语文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串联意识和反刍意识。在学生有了众多鲜活的发现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回归到课文中,带着自己发现进行多维度的诵读,多维度的积累,从而巧妙地将教材文本的实践价值最大化。

(四)实践中运用儿歌之“味”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积极创设可感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其他参与本次“比尾巴”大赛的动物,包括老鼠、浣熊、鳄鱼、老牛等,并从中选择三种动物展开观察。然后,组织同桌以一问一答或者一起问一起答的形式相互合作,在实践性的游戏活动中,学会运用这首儿歌的表达形式。这是一个极具思维挑战性的练习项目,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模仿意识和倾听习惯,学生内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得到了基本性的激发。

三、扩展认知视域,借助补充延伸,推荐广泛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中的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阅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开掘这一范例性資源的核心价值,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表达的范例价值资源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一篇文本中,我们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思维,将学生关注的面从一篇课文向一本书迈进,让学生拥有更广阔、更充足的阅读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根据这篇课文的具体情境,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每一个动物都为自己的尾巴感到无上的荣光,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尾巴是独一无二的。可是,有一只小浣熊就不这样想,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一问题的设置与学生原本的内在意识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原始性的好奇意识驱使着学生以更加专注的状态等待着故事的发展。紧接着,教师利用鲜活直观的图片,讲述了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角野荣子创作的著名作品《小熊的尾巴》。正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学生瞪大了眼睛讲述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戛然而止,学生就显得非常期待,此时教师设置了悬念:“接下来,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将这一问题带回家,自己阅读整本书,解开心中的谜团吧。”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整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始终将教学的着眼点聚焦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立足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巧妙地利用低年级学生所依赖的“结对学习”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认知中形成思维的挑战,促进了学生言语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协同并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对文本高深而巧妙的处理,而在于促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自主权,保障每一个学生挑战高水平的思维状态。教师应该紧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课程本质,设置多维相互聆听的契机,并借助具有思维难度的挑战性话题,展开富有高层次的实践与探究,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