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19-09-10管燕娜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管燕娜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使幼儿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影响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一项长久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方向性期望,而且更应该是一个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活动,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实现幼儿园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小学乃至中学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素质教育就应从幼儿抓起。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早期教育

1 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当前社会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就是替人看孩子”,尤其是农村,家长们的配合程度与重视程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严重不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而且,近年来又发生了多起“虐儿”事件,这也从不同的程度地反映了幼儿教师自身素质、职业素养需要加强建设的现状。所以,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建设就成为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教师师德的重要方向。那么,教师具体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呢?1.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技能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确保精彩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2.加强道德素养的培养。爱心、耐心、责任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我们将会对幼儿的事情漠不关心,将会疏于管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发生,甚至还会发生一些过激的事情,这是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也不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完善自身,要给幼儿做好榜样工作,要用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要“用心”“用爱”来打造高质量的幼儿课堂,进而为幼儿的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长环境,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教育环境的差异,因此,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为此,在幼教工作中,必须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全方位提高幼儿素质。作为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不能把目标只落实到少数幼儿身上,要尊重、信任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观察力方面,有的幼儿视觉观察力强,有的听觉辨别能力强,有的属于主动观察型,有的属于被动观察型。那么,我们幼教工作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根据其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在性格方面,有的学习认真负责,有的则学习马虎、举止受情绪左右,有的具有个人信念的坚定性,而有的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等等。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努力通过各方面来考察、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幼儿,要努力创设一定的情境,磨炼其意志,陶冶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性格。

3 注重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我们教书,并不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如果教师自己对所教的课程感觉不到求知乐趣,便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当然,对待幼儿教育,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不仅能激发幼儿内心的求知欲,而且能驱使幼儿主动地了解未知的事物并对之加以钻研,从而使眼界逐步拓宽。

4 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唯一主体,幼儿是受教育者、是被动的。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行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创造性动机,往往容易被教师错误或单纯地看成是淘气、缺陷或胡闹等,以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天性。幼儿的创造力处于萌芽状态,是脆弱的,必须加以呵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个别幼儿的与众不同之处,肯定其创造意识,满足幼儿好奇心,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时要避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特别是对淘气或智力发展缓慢的幼儿,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降低一些要求,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其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智力的提高。

5 注重家庭在素質教育中的角色

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观点的素质教育不仅对幼儿园教育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对家庭教育来说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焦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家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品质、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就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能力的增长等。因此,家长不能沉浸于过去的“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而要树立“子女成才,家长有责”,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家里实施素质教育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因为这“六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有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搞好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幼儿园必须转变观念,在注重园内教育的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家庭的配合,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树立宏观教育,实现幼儿园———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模式。幼儿园应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消除来自家庭、社会中的一些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和发挥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全面地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于做有益于未来社会建设的人所需具备的基础素质,均需在幼儿时期奠定一定的基础。幼儿就像一棵小树,要让他茁壮成长,不但要精心浇水,阳光雨露,更要不断进行剪枝、修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树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刘占兰,沈心燕,主编,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立春,著.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作者单位:杨汛桥镇展望幼儿园)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玩具图书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