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2019-09-10李炜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职员工政治工作者心理咨询

摘要:人类社会已步入网络时代,网络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大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正以极快的速度接受网络带来的各类知识和信息,完善并转换他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空间,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审视和认知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网络正在影响着人们原有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网络面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正在受到冲击,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为主,上级对信息过滤、筛选后,再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向效果一般很好,因为上级对信息持有主动权。然而现在却截然不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网上先知,上级和下级是信息共享,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性地位发生了动摇,主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明显地被削弱了。

网络这种大众化的新型传播媒体,对传统的传媒方式提出了挑战,对以传统的传媒方式为主要阵地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这使得依靠“灌输式”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大大削弱。而当今社会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优势,把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向人们强化灌输;国内不法分子也在利用互联网制黄贩黄,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进行反动宣传。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如何用正确、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内容控制网上阵地,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机遇

网络在给我们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工作模式、工作手段、工作载体和新的切入点,网络的信息传输几乎融合了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各类传媒工具的优点,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出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局限在单位或者课堂,这与网络相比明显暴露出它的局限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网络这个广泛的时空,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1、用好网络优势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对方真实的思想状况,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过去传统手段是“个别谈心”或“问卷调查”,但这些手段都有其弊端,在信息日益广博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原有工作设计已无法涵盖人们所有的思想情况,进而由于设计的局限性常常造成对人们深层次思想问题的疏忽,从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着手建立单位或学校的网络,利用网络展开思想调查来弥补个别谈心和问卷调查的不足。

2、拓宽网络功能

一是设置网上浏览站。为方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及时了解并有选择地参加高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可在高校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文化活动主页,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将党政、共青团、工会以及学生年级党团组织的工作、活动的最新信息与相关通知和教材直接上网。

二是建立网上交流工作室。在将高校的发展动态和方向信息及时上网的同时,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应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思想情况,增强对他们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网上交流工作室的建立,可以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不再听信小道消息,将混乱人心的传播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思想的统一,步调的一致。也可以使党政班子随时掌握职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的放矢”和细致入微地进行。

三是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使许多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由此,我们要适时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定期定时由心理咨询师与德育教师主持,利用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性的特点帮助那些害怕走进心理咨询室,不愿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的进行咨询解决思想问题的人消除胆怯与恐惧,敞开心扉,倾诉内心世界,从而使咨询者跨越在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障碍。而通过网上心理咨询我们可以间接地了解到职工或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快捷的为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3、科学增设栏目

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便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借助网络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应增设新的网络栏目。如增设“与时俱进,改革发展焦點透视”栏目,把教职员工关注的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信息及时上网,便于教职员工通过网络把握各高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这对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各高校的改革发展极为重要。

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还应该积极应对由一些非法组织通过网络肆意宣传迷信、色情、暴力带来的挑战,牢牢把握住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我们要善于抓住网络独特的、包容性特点,敢于向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进行挑战,清醒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益的一面来驾驭网络,“消除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从普通人民和广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网络成为我们传播与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人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阵地。

作者简介:李炜,1997年9月出生,福建厦门人,本科,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三大队八队学员。

猜你喜欢

教职员工政治工作者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高校退休教职员工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第三方对高校教职员工岗位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探析
心理咨询不简单
树立健康理念 维护教职员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