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策略,让小学语文自学之花绽放

2019-09-10张海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自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海艳

摘要: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语文课本知识和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探索语文知识,培养自觉学习语文的一种习惯与能力。小学阶段是人的初始学习阶段,教师要运用策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

关键词:策略;小学语文;自学

引言: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需要初步掌握阅读技巧,写作技巧,口语表达技巧,这些技巧奠定了以后学习语文的基础。而在现今,语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与重视,语文的教学时间在整体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即使语文教学时间非常多,知识却是无极限的,教师的知识范围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学生需要自主探索,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教师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因此,教师需要探讨如何運用各种策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启发学生养成自学意识

中国教育在传统私塾教学的影响下,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从“激发学生思考”这个角度入手,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合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不能刻板,一味地强迫学生去理解文章的中心含义[1]。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文中,先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找关于孔子、老子的背景资料,学术成就,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教师讲述孔子拜师路途艰辛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比如说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孔子为了赶路他经历了怎样的苦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补充下面的内容。适当转换情景,让学生自由地阐述自身的想法,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融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有了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相比起单独听教师的讲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碰撞,对学生来说更加有乐趣。在学生心中,会树立起一个观点:通过自身的思考也能够学到很多,也更加有乐趣。那么学生就初步形成一种自学意识。

二、建立自学语文的自信心

中华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刻的内涵,因此,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一个意识后,开启自学的过程。在刚开始的学习中,因为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过于复杂,可能会有学生对自主学习语文,心生畏惧。学生受限于自身的年龄,知识结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多有困难,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记得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特别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讲,教师不能急于教学进度,为学生留出充分自学的时间。还需要善用教学方法,注意到小组组合学习的利处,发挥组员间的协调配合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自学的乐趣,才能够建立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2]。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肯定学生的自学效果,学生会更有自信。树立自信心最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肯定学生,学会表扬学生,不能在课堂中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要保护好学生的求知心理。

三、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自学方法

当建立起学生自信心后,好的学习方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转化成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作一位指引者,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进行高效自学的保证。例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小学生自学课文是一项对学习语文非常有用的良好习惯,而默读就是一种有效方式。默读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后了解文章的内容。因为小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默读时,思维容易从课本偏向其他地方。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良好的默读方法是怎样做的。学生在默读时,要仔细地逐字看过去,对生僻的字进行标注,在心中概括每个段落的大致内容进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默读时,不能只是在读,同时还要动笔,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自学方法还分上课前和上完课,默读可以算是上课前自学方法的一种。在上完课后,及时巩固知识,也是一种自学的方法。自学知识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要将视野转移到课外中,比如课外读物、社会实践,从书本中、大自然中汲取知识[3]。

四、创设环境,师生互助

培养自学能力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学会放手,学生要学会接手。培养自学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在了解学生自学进程中总结出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学的结果中得到启发,改进教学方式,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小学语文教学不需太过严密,教师将学业的重负强压在学生身上,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个轻松自由的语文学习环境,将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4]。例如采用情景演绎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守株待兔》这一篇文章,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来演绎,在实践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不需要去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自学习惯,而是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下,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就会倾向于这种学习方法。师生还可以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学习成果,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规避各自的短板与不足之处,学生能看到自身知识层次的贫瘠,教师也能认识到自身思维的狭窄,从交流中获得收获。

五、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培养自学能力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耐心指导,细心观察,留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拔苗助长,必需以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根基,在不同的阶段改变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学习语文也会有莫大的帮助。教师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这就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共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陆学明.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7,14(8):137-137.

[2]宋泽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浅谈[J].素质教育论坛,2017(11):110-110.

[3]田丽红.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3):111-112.

[4]严卫强.以生为本,授之以渔——浅析农村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7(12):86-87.

猜你喜欢

自学策略小学语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