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路上的问题与瓶颈

2019-09-10潘高枫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發展经济

潘高枫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而当今世界的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便是着重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我国本着将金融发展与环保相结合,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发点,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与监管完善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首选。本文将从绿色金融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与内在含义内在意义出发,从三个方面入手展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瓶颈。

关键词:绿色金融;發展;经济

一、绿色金融的经济背景与内在意义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召开会议,审议研究并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并积极推动与绿色金融领域相关联的各类国际合作。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战略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相继强调我国在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中取得的长足进步。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针对2018年度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上年度增长接近16%,为8.23万亿元;全年新增绿色信贷余额达到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为1.13万亿元;2018年,我国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金额合计达到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租赁等新产品结构和新服务状况也在积极增长。

鉴于目前学术界针对绿色金融针对绿色金融的相关内涵与含义的讨论的差异性较为大,本文首先梳理金融学术界针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定义。绿色金融即重点围绕三项重要领域展开经济活动的金融体系,包括环保与改善环境、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同时,积极利用诸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发展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实施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清洁能源等相关项目投融资和风险管理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针对以上提出的三大主要方面,绿色金融着重考察项目对于环境所作出的增益,这些增益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绿色金融应当重点扶植对治理区域污染与改善区域大气或土壤生态保护工作相关的绿色环保行业;资源利用,绿色金融应当结合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资源可循环利用的行业领域进行鼓励,淘汰资源使用转化率不达标的产业;低碳经济,绿色金融提倡清洁能源以及利用清洁能源服务产品终端的相关产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绿色金融在相关市场及配套方面存在的瓶颈

(一)绿色金融相关市场中存在的瓶颈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所建立的相关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范围仍然不容乐观,并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各领域与各层级之间发展不匹配的瓶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针对2018年度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绝大部分资金来源都始于绿色信贷及其相关的衍生业务,并且传统意义上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占比较大,同时涉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投融资渠道呈现单一化,而涉及资源利用以及大气保护方面的融资功能相对滞后。同时需要指出,相较于国外,我国目前绿色金融产品与绿色金融工具的开发相对缺乏创新。例如,我国目前主要的绿色金融工具之一的绿色保险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主要借助并参考了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并且适用范围限于环境污染责任险且相对单一,绝大多数仅处于号召并激励企业参与的阶段;绿色债券作为另一主要绿色金融工具,其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中所有相关的环境保护以及环境增益数据的评估机制目前并未全面开展,尚处于试点制;排放权机制的建立健全仍然不容乐观,在我国目前仅有部分省市开设了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尚未得到普及与统一。

(二)绿色金融配套金融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中存在的瓶颈

在我国现行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性财税政策作为绿色金融的配套金融资源其作用发挥较为不明显。理论研究已经证明,绿色金融作为转移环境问题风险的一种金融工具,其发展亦需要利用公共化体制下的财政资金以及相当比例的私人资本,而财税政策在这两者之间起到了杠杆与调节的作用。展望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当前发展,目前针对私人资本的环保激励相关的财税激励政策尚未形成体系,与之相关的办法尚未颁布或以及颁布而未得到落实,财税激励作用较为薄弱。另外,从与绿色金融相关的配套资源的方面,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金融专业属于新兴的行业,这个行业对执业人员的在金融方面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实践能力等专业胜任能力的考核更为严格,这一需求也加大了相关复合型人才的供给瓶颈,目前我国尚未全面建设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而相对的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机制也处于摸索阶段,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缺少相关复合型人才的保障。最后,我国目前缺乏对绿色金融市场相关利益方进行科学评价以及行业标准评级的相关中介机构或咨询服务机构等专业化第三方服务体系的建立。这些瓶颈的存在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制约了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三、绿色金融面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

(一)绿色金融的公益性质与金融业固有盈利性的矛盾

绿色金融相关市场及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依托于外界绿色投资的持续性以及规模性,而绿色金融所涉及的产业以及项目从根本上具有收益期间长的特点,因此理论层面上,绿色金融项目需要外界更多地注入信贷资金。具体对企业而言,企业层面践行并发展绿色金融相关项目与投资时,势必会要求其所赖以生存的生产设备等功耗资产达到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要求的污染量或排放量,因此企业需要投入资金购买、开发或维持其为达环境保护标准所需的技术与设备,最直接的影响会促使企业与环保相关的成本费用与支出大幅提高。同时绿色金融还属于收益期较长的项目,短期内一次性或一段期间内连续进行大量成本投入,其收益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这就与金融行业自身的固有属性,即盈利性相冲突,同时也是使得政府与企业短期内搁置或永久性放弃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诱因。另一方面,已经存在的既得利益者满足于自身所取得的持续性的利益,这一部分群体的利益也会与政府或企业实施绿色金融的公益性质表现出较为尖锐的冲突。

(二)绿色金融发展与其他利益关系的冲突与矛盾

我国绿色金融相关发展路线一直秉持着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全局性质的利益平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难免会因利益摩擦而出现程度不一的偏离与误差,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应为中央政府与在地方政府间、政府调控与市场行为之间。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在绿色金融体系中,政府的推动与调节作用占主导因素。在绿色金融逐渐健全并完善的道路上,政府的各项法规与决策、调控与监管势必会面临或多或少的权衡与考量。比如中央政府对绿色金融相关的各项政策与法规的大力推行,就会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自身政绩与短期内经济利益权衡的考虑所冲突,从而忽视了绿色金融所带来的长远的生态利益;而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各项政策与调控中,出于上述对自身政绩与短期利益的考量,会忽视或减少对各类高污染、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监管与管控,而这恰好与绿色金融秉持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减少排放等中心思想相左。另一方面,在政府颁布并实施绿色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控时,又面临政府主动监管与市场自我调节的冲突与矛盾,政府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續利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针对性的对绿色金融市场给予相应指引,同时金融市场的根本性质是逐利,这也与绿色金融所需求的大初始投资额、长收益期、资金回笼较慢的投融资项目所背离。

四、结束语

环境保护在当前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组织提上会议日程,而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传统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不相容性,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不仅可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得到充分理由利用、更加有效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可以使金融产业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机会,促进金融结构发生转变,将产生良性循环使经济与金融市场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提出部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希望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3):226-227.

[2]李若愚.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证词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3]卓贤,张丽平.绿色金融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N].上海证券报,2014年12月17日.

[4]国研经济研究院,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调研报告[R].2019.5.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發展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类比联想 发展思维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发展中的怀化学院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開闢發展新境界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