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书法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9-09-10沙京星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书法重要性

沙京星

摘 要:在现今高校里,书法教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门类之一,只有汉字和书写的完美结合,才能表达作者的心灵,并成为审美对象。书法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品格的养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书法精神意蕴以及书法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功能的研究,引起人们对书法教育的重视,为书法的教育艺术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书法;高校教育;重要性

引言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中,无论是书法专业的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在学习书法时,教师往往以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为主,而忽视其美育与德育所带来的功效。在笔者看来,高校的书法教育应当更重视其对学生人格、综合素质等的教育功能,从而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与技能,使之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的现代人。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发掘书法教育对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来重新认识书法教育,以使其教学效果最佳化。

1、书法艺术的特征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汉字的形体的“形”与绘画的“形”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它是对表现之事物繁荣简化和省略事物的一部分细节后的概括,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屈”(许慎《说文解字·序》)。汉字的形式结构是对事物存在“形势”的概括和提炼,因此形成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字势”。汉字的存在形式,是对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的表现。对书法艺术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它使汉字成为“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典型形式,这种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按美的规律抽象出来的视觉形象,因此,汉字是抽象意味与直观形象的奇妙统一。其二,汉字的“字势”就是对事物存在形式的象形、会意、指事、假借来体现本民族的主观意识。笔势和笔意及局势是书法存在形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并由此形成书法用笔、结字、布局上的技法体系。其中,字势是基础,笔意是核心局势则是字势审美的进一步深化。笔意的审美意味主要取决于毛笔的特殊功能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但笔意的产生亦受字势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字势。书法史上书体的演变、笔法的变化是笔意对字势影响的内因之一。隶书成熟后,隶向草、行楷演化,笔法更显示了重要作用。从东汉至东晋文人书法兴起后,书体的演变已告结束,因而在书法中笔法的意义便更加突出。“字势”往往因为不同的笔法而形成不同的风貌,因此笔意逐渐变成书法中的核心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字势对笔意的表现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于是,点画自身的形态便具有了某种独立的审美价值。除了毛笔书写造成的点画不同的体积感外,汉字按既定的点画顺序形成的连贯流动感,也是“笔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篆、隶楷中,这种流动感尚是一种隐性存在,行书则使之外化,草书更将这种连贯性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书法笔画构成的一种“线条”美具有了某种动态感,而这种动态感正是“字势”的灵魂所在。汉字“字势”之所以生动而丰富,其原因在于汉字的抽象意味最初是对事物典型动态“形势”的抽象。书法的点画线条既具有某种独立的审美意味,同时仍要和表现字势美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点画线条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前提。

2、书法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2.1书法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现如今,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人文素养的关注仍较为缺乏,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出现状况。尤其是在初入高校的大学生中,有的因为面临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突变而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忽视,导致一些学生在步入高校后无从适应,沉迷于刷微博、玩游戏的堕落生活中,严重脱离现实环境,以致他们在面对繁多的课业任务以及经济、感情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时无所适从,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无从舒缓。而书法作为一门书写的艺术,能够使人心态平和,其载体——文字又蕴含着作者的用意与文采,在形式上也表现出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美感,通过书写可以与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这恰恰能够直接对大学生进行情绪上的感染与引领,起到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稳定浮躁内心的作用,从而逐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当大学生面临繁多的课业或巨大的就业压力等问题时,书法能够为其提供一个舒缓心灵的精神世界。欣赏作品时,学生可平静内心,消除现实环境中的不良情绪;进行实践训练时,通过由手至心、再由心至手的书写体验,大學生的心性得到培养与训练。蔡邕在《笔论》中言:“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此“静修”对于大学生心性的培养、健康心理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它可以陶冶性情,改善人的气质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名,其表现形式是异常优美的。人们一旦感受到了它那特有的典雅之美所表现的力量,精神便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以致能使原先平静的心情由草书那飞腾的气势,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能使原先烦躁不安的情绪由篆书那稳健典雅风格而平静下来。

2.3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瑰宝。书法各式字体是不同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的缩影,如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的真书与草书等,无一不是所处朝代文化背景的体现。在学习书法时,学生会对各式字体的时代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和体会。高等院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肩负培养学生、传承历史文化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在进行书法教育时,要将书法知识同现代文明相融合,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找到与现实的契合点,以更好地传承文化,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进而提升其民族自豪感,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国家建设。

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气势磅礴,汇成一幅光彩耀人、色彩纷呈的历史长卷,留给我们子孙后代这样丰富的艺术珍宝。书法作为语言、视觉图象、感觉陈述、意义阐释、人格修炼等重大命题汇聚的场合,为当代人文学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与触机。它将成为后代中国人文学科一个极有活力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原以婧.高校书法教育的潜在价值研究.书法赏评,2016(4).

[2]李科.试析高校书法教育的意义及其改革与发展.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

[3]刘振.普通高校书法教育的现状及趋势探讨.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书法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诗书画苑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