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9-09-10刘群英孙玉红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高职院校问题

刘群英 孙玉红

摘 要:美育、德育等人文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新路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担负着培育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肩负着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结合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目标、挑战与机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开展问题以及对策,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提供借鉴,推进高职美育逐步科学完善、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但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各高职院校通过不断探索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创新美育教学方法,有助于高职院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1新时期高校(高职院校)美育概念的界定

“美育”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而中国的美育研究是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在从20世纪初引进西方美育理论开始的,它总体上认为“美育”是培养人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能够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

高校美育主要任务是在全体学生中传授美学知识,培养审美意识,提升审美素养。在高校中大力实施文学、美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在高校美育的基础上,应具有新的特点、内容和任务。它应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文化基础、道德水平以及培养目标等。

2当前高职院校美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原因

2.1高职院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大都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相对忽视美育。近几年,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在美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对美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投入不足,没有专门负责美育的机构,没有成立美育教研室,教学设备设施还不能满足美育教学的需要,美育没能实现学生全覆盖,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2授课效果差异大,缺乏相应考核标准

作为选修课程,美育课程教师从事课程教学,多源于其自身对艺术、文学等文化的热爱与兴趣。有些美育课程如哲学类课程,相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吸引力,选课的学生相对较少;而“影视鉴赏”“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由于学习过程简单容易,授課内容和考核形式灵活,选课学生偏多。哪怕是同一科目美育课程,由于授课教师不同,授课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美育实践课程,比如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需要占用教师与学生较多的个人时间完成实践基地的组建、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而这些并不计入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学生体会不到参加并完成美育课程及实践活动对其自身的专业性与个人成长的因果联系。

3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体系构建和完善

3.1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美育工作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美育研究中心,设立单独办公室,配齐教师和工作人员,全面统筹学校美育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完善制度保障,对美育课程体系、课程性质、课时量以及学分学时给予明确规定,通过评奖评优、学分互换、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等方式,调动师生参与美育的主动性,营造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设立美育工作专项基金,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渐加大并优化对美育工作的经费投入,认真做好教学条件建设、实践平台以及师资培训经费保障。通过加强美育顶层设计,制定相关制度体系确保高职院校美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际效果。

3.2开展多样的美育课堂

艺术源自生活,对美的感悟也源自生活。俗话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应学会从自然中获取更多的感悟。纵观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学生学习的真正课堂不应受限于传统的教室,真正的教师也不仅只是讲台上的某个人。院校应鼓励并提供多种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的机会,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高职院校应结合不同的时间点合理安排学生的特殊课堂,比如春秋季节,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中,用画笔或相机记录细微的美好,从而实现美育潜移默化的浸透。再比如组织学生走进美术馆观看展览,向大师致敬,向优秀的作品致敬,近距离的去感受大师人格与作品的双重魅力。或是每年毕业季,各大院校都有优秀的毕业展,很多优秀的作品会向公众展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帮助学生看到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异同,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看到差距,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与正面的危机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3.3加强美育实践

科学审美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加强审美理论学习,更需要参与审美实践活动。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在正确审美观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培养美好生活情趣,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社团是美育实践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组织各种文艺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宽审美视野,开发审美潜能,提高审美修养。

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记录制度,将学生参与文艺活动、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书画展览等各种美育实践活动记录在案,并作为其美育成绩的依据之一。要组织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参加,努力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学生审美实践的重要阵地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重要平台。还要建设校外美育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审视、完善人格和净化心灵,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结语

美育是“美”的教育,“美”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待人生的高度。青年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并拥有美也就拥有了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这是保持精神世界从容淡定的能力,也是保持人生和谐宁静的修为。高职院校美育在国家政策层面的引领下刚刚起步,各项政策、制度、保障机制以及平台体系、监管机制都需要在完善原有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和完善,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的探索、实践并不断完善深化,使其成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层次和水平的重要辅助之力。

参考文献

[1]占莉娟,白雯.高职院校美育问题解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2):45-49.

[2]阳璐西.关于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高职院校问题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