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体育的现状与分析
2019-09-10马银成
马银成
摘要: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在教育领域,体育教育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學形式上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科,但也是整个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从多年从事体育教育的经历来看,高中体育教育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对现有体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基础上,通过走访询问、调查问卷,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分析原因,阐述发表个人对体育教育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重视度;课程设置;艺术管理
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更上一层,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体育教学将更加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健康上,并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1 现状
在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这几年,体育在整个教学环境和比重中所占份额很小,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对体育课缺乏应有的重视。而新课标改革后,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 “加强锻炼”沦为口号
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升学率上,忽视体育教育。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不得不把全部时间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其他任课教师恨不得一节课当成两节课用,有些教师甚至把原本属于体育课的时间安排上自己所教的文化课。
1.2 课程设置不甚合理
为了了解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体育教师对体育课采取“放养”模式。“上体育课,先点名,后报数,有时会做一套广播体操,有时连广播体操都省了,然后就让我们自由活动。就好像体育课只有十分钟。”一名高一的同学这样对我说。学生表示,体育课上男生女生分成两拨,男生或者踢踢足球,或者打打篮球,女生则三五个聚在一起聊天,体育课变成了“聊天课”。也有些尖子生直接返回教室,投入书海学习。
1.3 家长意识错位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渴望。如何成龙成凤?在学生阶段的体现自然是成绩,是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高中阶段,每一份每一秒都不容浪费。周末,孩子和同学约好去打球,家长却不批准:“都上高三了,还有心思打球!昨天给你买的辅导题做完没有?好好学习,球等高考完再打,现在的时间不能浪费!”这种说法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想法。
2 分析
高中体育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然而,体育教育并不是可以忽视现状,停滞不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并且有越来越重要之势头,需要引起体育教师的极大重视。
2.1 体育对学生身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只有锻炼好强健的体魄,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同样,一个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锻炼,骨骼、肌肉、心肺功能都会得到健康成长。
同时,体育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科学表明,体育运动能加快血液流动,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在流动的血液中,不断把新鲜的养分供给大脑,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所以说,身体健康了,才能保证头脑的清醒;而清醒的、高速运转的大脑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体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新闻报道中,时时有高中生不堪学习压力,自杀寻求解脱,或者学习中遇到困难、人际关系有矛盾而选择轻生的真实案例呈现在我们眼前。年轻的花季少年的人生还没还是,就如此潦草地结束,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抗击打能力成为学校教育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轻易够不到,踮起脚尖、努努力就能够到的糖果”训练,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满足感,找到自信心。而不论是否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都在困难任务中提高了承受能。教师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百折不挠意志的锻炼,延伸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对今后的人生都有重要作用。
3 举措
《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义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课标中规定高中教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鉴于这一要求和目标,身为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来积极引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深入钻研课改,转变观念
体育教学本就不是简简单单,只存在一种教学模式。而在体育新课标下,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已经和其他科目的教学相结合,包括身体素质、学生心理、营养健康等各方面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整体的新科学。
体育教学要求发生改变,连带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作出相应改变。首先,教师要好好研究新课标,理解体会新课标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做出如此规定背后的出发点和现实意义。然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熟悉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安排学生的体育运动。最后,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的根本,健康的身体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把着重点培养学生自觉健身的意识。
3.2 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兴趣
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体育、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关键。在高中阶段,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加之平日高强度地教室“端坐”式学习的枯燥疲累,学生不愿意在体育课堂受到太多束缚;同时也不能设置高强度运动的教学课程,防止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或是造成身体不适影响学习。
3.3融入教学艺术,更新意识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体育教师发出指令,学生照搬照做。体育课和高中生存在不小的年龄差距,再年轻的体育教师,也和学生相差近十岁。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应该融入教学艺术,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难免发生碰撞、摩擦,产生矛盾,这时,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公平、公正,这是教学管理的基础艺术。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涉猎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揣摩高中学生的心理,为他们量身安排体育活动,并在体育运动中不断鼓励、肯定学生,给学生一个正面、积极的心态。教师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感受体育的热与火,爱上运动,爱上体育。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课存在的现状应该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足够正视。然而,体育教育的现状虽然令人堪忧,但体育教师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努力,做出思想意识的改版和教育教学上的改变,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相应对策,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使高中教育教学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实现以人为本,更好地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
[2] 施雪梅《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0年
[3] 季浏、孙麒麟《体育与健康》,华松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曲宗湖《学校教育教学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