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立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9-09-10周宗杰王维哲

学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周宗杰 王维哲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认识不足、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实践平台不完善等问题,我校通过整合校政企多方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体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和“1+2+N”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多维立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旨在实现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使命,是主动适应产业链和人才供需链升级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对于各高等学校来说,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用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目前,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有效认识,片面的认为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设置就业创业类课程,完成要求的课时即可,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更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始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理论教学与专业教育和实践锻炼相互不协调、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以及实践平台不完善、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帮扶力度不足等问题,未能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深刻的、重视力度不够,国家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性意见和要求未能得到严格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甚微。

二、创新创业教育“多维立体”模式构建和实践

高等学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为重点和出发点,坚持实践育人的基础原则,强化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个基本素质维度的培养力度,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培育和扶持创新创业项目、打造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多种手段,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从培养模式、实践平台、师资队伍、扶持和激励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体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和“1+2+N”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多维立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建立清晰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路

一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为重点,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三合”办学模式改革,积极促进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专业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三是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计划,把“爱业、敬业、乐业、勤业和精业”等“五业精神”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四种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

(二)实施“一体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1.构建“一体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运行为主体,将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一是开足开齐《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积极设置《创新创意思维》等公共选修课,实现创新创业意识普及教育的全覆盖、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在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环节,改革标准答案式考核评价制度和专业教师评比制度,引导教师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三是提高实践教学中综合类实训项目的设置比例,鼓励和支持学生将创新点付诸行动,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2.实施“普及教育+意向教育+精英教育”分层次教学模式

一是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意识普及教育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业基础》、《创新创意思维》等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体系,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全覆盖;二是在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普及教育的基础上,依托学校作为“河南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优势,开展SYB和GYB意向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对创新创业意识普及教育和SYB、GYB意向教育的基础上,对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扶持项目选拔中涌现的创新创业积极分子,举办全天候、全封闭的创业精英训练营活动,从创业素能、创业技能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强化和提升,最终形成了“普及教育+意向教育+精英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模式。

(三)构建“1+2+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积极整合校政企多方优势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一是“校政企”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校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清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校、政、企”四方按照“一中心多基地”的总体思路,共同建设了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打造辐射全省的创业培训孵化示范基地;二是自建集创业苗圃、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生创客空间和创业培训中心,校企共建微软大数据双创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天侯的实践平台和配套支持;三是建设多个优势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支持。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就业创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开展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宣讲会、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项目巡回展、典型经验报告会、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精英班等活动,邀请知名企业家、成功校友走进校园,与创业学生面对面进行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增强学生创业信息。

(四)打造“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聘请校内具有国家级创业咨询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校内导师”,国内知名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担任兼职“校外导师”,多名优秀创业校友担任“校友导师”,形成了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二是打造“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学校成立创业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建立个人创客空间,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学生指导工作,引导专业教师成为“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三是实施教师团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邀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赛获奖者来校进行示范课教学、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国家创业咨询师培训、推荐教师参加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四是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专项课题,鼓励师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课题研究工作。

(五)健全创新创业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

坚持四个到位,加强创新创业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一是确保组织机构到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建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部署创新创业工作;二级学院由党总支书记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配备就业创业工作专干。二是顶层设计到位。出台《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印发了《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三是工作机制到位。健全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了招生就业、教务处、科研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协调机制;成立创业学院作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工作专门机构,出台《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建立创新创业考评机制,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师生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将创新创业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条件到位。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创业导师工作室或创客空间等办公场所,统筹使用校政企多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按每生每年60元给各二级学院拨付了就业创业工作经费,同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和单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试验、创业实践、获取专利、发表论文等活动。

三、创新创业教育“多维立体”模式实效

(一)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用人单位认可度高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众多毕业生在日本、韩国、沙特等20多个国家或境外地区实现就业;据麦可思就业质量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到92%。三年来,毕业生创业率分别为5.1%、5.5%、4.6%,年终创业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显著。三年来,学校参加“互联网+”等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河南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学生获得各类创新创业类赛项获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66次。特别是2017年第十届“畅享杯”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学院获团体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总决赛,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选送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是创意组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

(三)学生创业项目硕果累累

现有90个项目入驻接受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接受孵化,60多个项目根据学校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获5万元开业补贴,1个项目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引导资金支持项目,获5万元专项资金,同时学校按照1∶1配套支持;现有年产值超过500万的项目3个,毕业生陈继文还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荣誉称号。

(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颇丰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创新创业研究近100项。其中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2项、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调研成果一等奖2项、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课题4项、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文8篇、主编参编创新创业教材4本。学院创业学院院长张琳被河南省教育厅特聘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副院长田嘉被聘为河南省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专家,是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五)学校双创工作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学校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突出、成效显著,入选教育部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河南省入选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近年来,有30多家全国高职院校前来交流学习,多位国家、各部委和河南省领导人来我校调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后被人民网等20余家媒体报道,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黄萧萧.基于效果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

[2]王成荣,赵晓燕,郭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

[3]盛振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检视·理性认识·体系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8(1).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多维立体’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7SJGLX585)标志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周宗杰(1964-),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職业教育、教育心理学。

王维哲(1981-),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科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