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2019-09-10顾庆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整合思想政治信息技术

顾庆艳

【摘要】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加粉笔”作改变更新教育观念,把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渗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信息的渠道中获取知识,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投入教育的资金、设备设施也越来越先进,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今天,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师把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加粉筆”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改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把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整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实现素质教育。 “成长,且思且行”,通过新课程理念地不断渗透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中,我们看到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述式还是讲述式。而今天,运用信息技术,使教材图(声、像)文并茂、生动、形象具体,还能把文字教材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知识欲望。例如,教学九年级上册《正视现实的压力》一课时,课的开始我请同学们看了广州在春节火车站排队坐车和人才招聘市场的情景,欣赏了一些干旱地区的画面和古诗《画》,从而突出我国面临三大压力,即人口、环境、资源。通过视频、图片的显示把课本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的矛盾更深刻地展现给学生眼前,这样把本来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营造氛围,诱发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营造和谐氛围、创造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诱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授之以情,学之于情”。如教学《维护国家统一》一课时,我先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影像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震撼学生心灵,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感受维护国家统一和爱国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引入漫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漫画蕴藏这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扬美抑丑。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漫画的这些特点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相结合,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是非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学《学会理财》一课时,发现教学目标中强调“理解理财的知识,提高理财的能力,做到“绿色消费”。而学生对“绿色消费”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用多媒体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现象通过漫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讨论那种消费是“绿色消费”哪些是“过度消费”,从中让学生懂得制定消费的计划,作出合理的安排,在消费过程中学会理财。这样,把书本抽象的理论经过形象化的漫画,一下子变得具体生动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查找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当今的教育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正如朱熹所说“百学须先立志”。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如今,信息技术与课文教学一体化,为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最佳的渠道。而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例如,我在教《人生当自强》一课时,发现大家对自强和自立有点混淆。所以,我让同学们通过书本、杂志、互联网等资源收集资料,增加对自强和自立的了解。自己则寻找展现一些人物(特别是一些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自强不息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学生被这些人物的事迹所深深震撼。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提升了学生的情感,端正了他们的人生观。

五、引入视频,强化交流与合作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视频的引入给学生创设了交流和合作的环境,学生根据视频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种方式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我在教学《报效祖国 奉献社会》一课时,引入了岳父精忠报国的视频以及李燕春医生的视频,让学生分小组对视频里的两个人物的事迹进行分析,交流,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通过这样交流合作形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同时也使学生领会到了合作学习必须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把我们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正吻合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它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转变为趣味性的课堂,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增长智慧。我相信,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本领,认真钻研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才能更有效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为课堂教学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胡红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

[2]耿新锁.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

猜你喜欢

整合思想政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