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策略

2019-09-10朱楚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朱楚江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对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语文这一学科培养的,而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然后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仍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存在着比较重视知识性的学习,忽略了在教学中把德育素质和文化素养等渗透给学生的重要性。在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学生德育素质的渗透和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改进和创新,为小学生德育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由此,对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进行分析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语文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变化,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期间,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知识性的教学上,语文教学中除了读书和写字,别无其他。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汉语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从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互动学习,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自身就会涉及很多德育方面的内容,为德育教育提供更好地材料保证。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是:集体观念的培养、家庭观念、责任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德育教学的内容渗透给学生,这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背诵,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当中德育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改进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现状,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去学习,从而也脱离了完全知识性的学习。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步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中的问题

1.传统观念深刻

我国采取的是应试教育的方式教学,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是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都是难以改变,仍普遍存在着看重理论知识学习,忽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学中,更加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太多的渗透。

2.注重形式感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虽然德育素质教育已经增加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会比较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观念也会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产生一定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时,把内容抄写下来或者背下来,这样的形式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区,就是这样的德育内容不重要,从而很难培养德育素质,也违背了教育的最终目标。

3.教材作用难以发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当前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潜在德育教育的基础内容了,但是有一些教师对其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课上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就忽略了。这就导致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只是一带而过,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就难以实施,语文教材的价值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人物。现在小学的教学中,德智体素质要求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具有较强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顺应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做出表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更要把系统的综合素质的德育教育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逐渐受到熏陶和影响,从小学就开始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品质的全面发展。

2.正确利用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已经推进教师在教学模式上逐渐改进和完善,教师在正确利用教材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和设备,把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德育内容生动形象地传播给学生。首先,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研读,把其中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在教学中把德育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在讲解的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德育知識的重要性。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师用幻灯片播放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家家户户窗前开满各式各样的鲜花,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鲜花在街边、窗外和在家里的差异,文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该“人人为我”放在前面还是“我为人人”是前提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

3.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通过课堂互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很好地接受德育知识。同时,也顺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去年的树》这一节课的讲解中,让学生理解了诚实守信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修养,教师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说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相处的事例,以及彼此之间的诚信故事,整节课以学生的互动讨论为主,学生讨论完,分别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其他人进行补充,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诚实守信,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以后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做出深深的思考。

综上所述,文化素质培养的关键课程之一就是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始终伴随,所以教师在每一堂语文教学中都要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德育素质逐渐建立起来,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渗透德育教育也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仅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之上,更要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滕代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教学,2017(12),85-86.

[2]王木将.浅谈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J].综合教育,2018(17),58-59.

[3]李腾,赵立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J].新课程教学,2017(8),105-106.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