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2019-09-10黎松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

黎松海

【摘要】初中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思想价值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九年级的初中生而言,在即将踏入高中校门的时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是班主任需要正视且重视的内容。笔者从本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出发,简要分析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际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对策,以实现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是一些学生面临重大选择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面临社会上的多种诱惑,学生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作为最关键的引路人,需要重视班级内的德育工作,这既是承担职责任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系的需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越来越严重,做好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长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能推动我国教育迈上新的台阶。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必须正视德育实践中的不足,从出现的问题着手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1.班主任和学生互动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这是亘古不变的教学规律。但现有的班主任思想上存在这样的误区:第一,只要自己工作到位,不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更无须和学生进行密切互动;第二,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放任学生不管,和学生称兄道弟。这两种误区导致了两种极端:前者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越来越陌生,后者导致学生忽视尊幼之分,整个班级管理乌烟瘴气,德育工作难以进行下去。

2.德育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部分班主任对德育工作认知不到位,在实践中仅仅用说教方式进行德育。事实上,在生活中和教学中适时开展德育教育效果远远优于班会上的说教。很多班主任将班会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仓促地制定德育课题后粗糙的制作课件,不但没有实际效果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厌烦情绪。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加上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在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学下往往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大部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方向,随意性较大。

3.德育教育缺乏联动合力

九年级的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早恋、迷恋网络游戏等问题,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教育,对于过去的惩罚式和说教式教育应该适当摒弃。现阶段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脱节严重,在分散力量下德育资源没有实现整合。诚然,班主任德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独立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外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力”,由于缺乏沟通,很多班主任和家长的德育教育理念不一致,长期下去必然会暴露更多的问题。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班级中的学生必然有成绩好坏之分,但思想道德水平不能有好坏之分。作为和九年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这一角色对于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基于此,班主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转变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和视野看待现在初中生门面临的环境和社会的巨大变化,基于此探索九年级初中生的思想和行为举止状态,从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出发,分析班级内学生出现的和潜在的道德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班级上的很多学生近期沉迷于“王者荣耀”游戏当中不能自拔,班主任不能一味地说教和禁止,而是在耐心引导下让学生认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让学生在自律中端正对游戏的态度,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除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之外,班主任也要积极承担新课程标准下的德育工作要求,实施有条理、有计划的德育教育,在德育工作中践行新的德育工作要求,突破传统德育教育的界限,真正实现 “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内容

第一,班主任要不定期在班级内进行思想动态调查,借助现代媒体手段了解青少年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结合调查实际结果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教育,而非盲目制定德育主题。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针对具体德育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二,班主任应和班级内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把握尺度,观察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在同学眼中和在家长眼中等多种环境下的状态,以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能够运筹帷幄地开展德育工作。

3.创新德育工作的教育手段

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有先进的理念是不够的,更需要有强大的创造力。第一,班主任要运用个人创新思维和洞察力发现问题,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潜在问题,捕捉适当的开展德育教育的契机。第二,除了要借助班会形式之外,还要在自己负责的学科授课中融合德育教育,在具体情境下开展德育教育。第三,对于缺乏德育经验的年轻班主任而言,学习相关德育理论并应用于实践当中是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和预防式德育教育,及时扼杀在学生中潜在的德育问题,在和学生良好沟通中增强学生间德育影响的相互性,实现班主任和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

4.加强和全体学生的情感沟通

不了解学生的班主任称不上合格的班主任,九年级的学生总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麻煩和难题。班主任除了承担好基本的德育教学之外,还要针对不同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例如,我的班级中有一位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破坏课堂节奏,打乱老师的教学,思想上和行为上较为叛逆。经过了解后我得知他是父母离异,一直在奶奶照顾下长大,他的行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在了解这一事实之后,我不仅没有批评这名调皮的学生,反而安慰他其实老师很喜欢他带来的活跃课堂气氛,只是选择的时机不正确。通过一周多次聊天,每天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并安排班长成为他的同桌帮助他学习,慢慢地这名学生态度端正起来,在同学们的关注下快速取得了进步。

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导致了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外,更要具备思想道德素养。德育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德育教育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才,提升教育的综合水平。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初中班主任更要转变德育教学理念,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和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有内涵、有道德、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朝权.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现代阅读,2012(10).

[2]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03).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