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

2019-09-10李贵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识字小学生能力

李贵录

摘要: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都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之上。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成败。笔者结合从教近四十年的教学经历,总结出四个有效经验:一,激发兴趣,提高主动性;二,融入传统文化,加深理解;三,寓教于乐,活跃氛围;四,反复训练,增强记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生 识字 能力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养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将会影响到今后的继续学习。在语文教育中,识字作为学习语文的基本元素其作用和地位尤为重要。汉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都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故而,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小学阶段识字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把握住小学期间识字的关键时期,方能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升识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兴趣,提高主动性;融入传统文化,加深理解;寓教于乐,活跃氛围;反复训练,增强记忆。这四个方面是笔者从教四十年的经验总结,能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一、激发兴趣,提高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件枯燥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每篇课文都有一定数量的生字需要学生掌握,家庭作业也以识字、组词为主,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厌烦和疲劳情绪。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内在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渴望被关注、好奇心强等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征,象形字配合相应的图画帮助学生识字效果会更好,例如汉字“山”“鱼”“手”“日”等汉字;一些能发音或者表达声音的字词,老师通过形象地发出相应的声音,能增强学生对该字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狗”“羊”“丁冬”等字词;针对小学生渴望被关注的特征,老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汉字的字型结构,特别是会意字,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如“林”和“森”为什么由两个和三个“木”组成?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融入传统文化,加深理解

汉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文化博大的精神价值。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符号,而是有着自身的文化内涵的独立存在。告诉学生汉字本身承载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如,“信”字,由“人”和“言”两部分组成,表示人所说的话。人说话要说到做到,不能信口开河,要言而有信,讲究诚信。告诉学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孝”字最初造字是“老”字省去下部分改为“子”,“子”表示子孙后代。老在上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服侍、奉养父母、长辈,是对父母的孝敬爱戴。通过“孝”子字体结构内涵的讲解,能帮助学生记住这个字的写法,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何为孝道。通过讲授汉字本身隐含的文化内涵,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同时也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

三、寓教于乐,活跃氛围。

心里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不利于孩子持续学习。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猜一猜,让学生在观察创造中获得快乐汉字是抽象的符号。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情绪消极低落,猜谜语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引导学生猜谜语,编字谜,让学生体会到猜谜识字的快乐。”。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四、授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首先,锻炼学生思维品质,领会快乐识字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教学“美”字,可根据字形把“美”字编成“小羊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在如学生易把“全”和“金”混淆,可根据差别编谜语“哥哥人姓王,王字身下藏,妹妹也姓王,袋装两块糖。”其次,学会观察汉字,特别是形声字。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学习中,学会分析并能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掌握 “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再次,相近字的比较认识。很多汉字字形结构具有相近性,学生容易混淆,对于这些汉字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习。例如,“洗”和“冼”,“误”和“娱”,“努”和“怒”,“挠”和“绕”等等。最后,反复训练,增强記忆。小学阶段学生记性具有记得快也忘得快的特点,故而,对于汉字的记性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反复训练、强化记性。

参考文献:

乔阴芳.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J]. 学周刊, 2011(21):174-175.

谭道林.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J]. 吉林教育, 2008(5):55-55.

猜你喜欢

识字小学生能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