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吴行
吴行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对教育事业逐渐关注,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游戏化的教学理念,随后探讨了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总结出相关应用策略,即以游戏教学法为基础,设计出具体教学方式,借助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以实现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法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引言
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充满积极性与活跃性,亦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游戏化教学法伴随我国新课改政策的实施,其重要程度日益凸显,所以,本文着重探究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游戏化教学法即指在课堂教学时融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采用寓教于学的方式达到终极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对相关数学内容与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后,方可利用数学游戏方式,使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使自身的数学能力逐渐提升。游戏化教学法不仅转变固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还将教学与娱乐互相融入,创新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将人们印象中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具直观性与趣味性。因此,将游戏化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当中,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
作为一节课程的导入部分,游戏能够吸引学生快速地步入课堂状态,其自身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为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供学生学习,教师可将游戏导入到课堂的引导环节,以此吸引学生的记忆力,这对爱表现、好奇心强的小学生十分有效。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若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令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游戏本就具备快乐这一特点,若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合理的被利用,便能够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学校、学习的喜爱之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使学生自发地去完成学业。
2.增加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游戏所兼备的形象性、趣味性、多样化等诸多基础特点元素,可提升他们的思维活性。小学时期是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必须予以一定的重视,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将游戏化教学法充分利用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树立之上,进而达到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综合提升。
3.丰富小学数学知识范围
在新课改逐渐深化的时代大趋势之下,数学实践活动不单单在教材当中得到落实,其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也被广泛地关注。在学校阶段的数学当中,主要包含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等知识内容,但其知识内容对还是孩子的小学生来说具有极为强大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充分掌握课本所蕴含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和拓宽数学的知识范围。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将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多面体进行充分利用,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玩乐时对概率的理解进行提升,同时,也能够令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三、游戏化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1.游戏方案设计科学合理
与学生平时的玩乐游戏比较,数学游戏有着更为强烈的目的性,其设计目的就是使数学教学达到最终效果,游戏与数学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当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所遇困难。其次,虽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针对学生,但基于每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爱好,教学在实行游戏化教学法时务必以学生自身的基础为标准,对游戏化教学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例如角色扮演类的数学游戏,可以让学习能力较为靠后的学生担任不过于复杂的角色,使其能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拓展性教学的角色则交给学习水平处于中上游的学生,以此满足其学习需求。如此一来,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但都能够得到提升,对其个性特质也能够进一步强化。
2.相应情境教学法的采用
注意力的缺乏普遍存在于每一名小学生之间,因其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更是会被兴趣与情绪左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相关知识点往往需要进行反复记忆,尽管此方法简单不复杂,但其过程枯燥乏味,极易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民币”的讲解过程当中,可通过情境设计设立学生在文具店购物的活动场景并提前准备好货架,并陈列各种不同价格的文具,由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物,在此游戏环境中,学生积极地参与游戏,更好地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3.丰富游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自主创新意识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对数学游戏的设计必须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使学生能够具体感知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教师需谨记,游戏教学法其目的不在于游戏,而在于教学。
4.教学游戏的开展
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数学本身就来自生活,能够在生活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数学游戏中,并展开具有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兴趣。
(1)当讲解“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教师可将学生较为喜爱的过生日情节引入教学情境中,随后引出蜡烛摆放的话题。与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蜡烛摆放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菱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
(2)在“对称图形”一课的讲解过程当中,可通过学生自身所学的图形知识,引导其进行不同类型图形的绘画,随后开始实施数学竞技游戏比赛。数学竞技游戏比赛开始前,教师需告知学生游戏以团队模式进行,此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在“图形变换”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团队的划分,而后令每组学生分别手拿不同形状的模具,按照教师所发出的指令进行图形的变换,并以准确度与速度为标准判定优胜组。
5.增强游戏中的互动
在游戏化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最需注意学生在游戏当中的互动,教师应通过互动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与交流,并在课堂游戏中遵守平等法则,以此来保障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比如在课堂游戏中将学生进行有组分配,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令学生在小组当中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某些数据的统计,并以统计的准确性来评定优胜小组。通过游戏教学法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且能确保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游戏不仅有着自身的娱乐性,在教学方面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用武之地。所以,将游戏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知识获取能力,而若想将游戏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则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究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琳.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2]张雪莲.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
[3]马芳娣.浅析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8).
[4]张琴.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8(19).
[5]徐艳.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刍探[J].成才之路,2018(23).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