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的功夫在“诗”外

2019-09-10高伟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会学习激发提升

高伟玲

摘要:学会学习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活动本身(认知与对认知活动的元认知)、自我管理与调控(包含元认知成分)、环境利用和创设。本文尝试建构一个空间轴,从情感、能力、家庭这三个维度和“着眼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习得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 三个维度 激发 提升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涵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宏观层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在中观层面,学生的核心素养事关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事关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根本方向。而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微观层面,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个体实现自我、适应融入社会和幸福生活的关键。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让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上具体化,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会学习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活动本身(认知与对认知活动的元认知)、自我管理与调控(包含元认知的成分)、环境利用和创设。

本文尝试建构一个空间轴:情感维度、能力维度、家庭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和“着眼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习得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素养。

一、情感维度:着眼于情绪的启动

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有直接关系,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首先就要打开情绪的开关。

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启动以下“开关”。

第一道“开关”:脑干。脑干是人的自我保护中心,它是负责探测周围是不是有危险,然后向身体发出一个信号。当我们感觉到周围有危险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的。比如:学生一般不会坐在马路中间学习,也不会坐在悬崖边学习,因为那些地方实在太危险了。教育当然不会出现如此危险的情境。同理,教育需要营造相对安全和没有过多压力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心生恐惧、倍感焦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供温和而有力量的心理环境。

第二道“开关”:边缘系统。它是人的社交和情感的中枢,是负责感知周边人的情绪的。如果学生觉得老师都很在乎自己、很喜欢自己、很欣赏自己……就能够顺利地打开第二道开关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这个开关才是真正影响很多孩子的“关键”。如果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不接纳、不喜欢、不欣赏,就会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生在情緒中跟老师对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道“开关”:前额叶皮层。它负责理性、控制、短期记忆、判断、逻辑这些东西。一旦这三道开关全部打开,孩子学习的效率就会非常高,根本不需要担心出现学习磨蹭、学习粗心、心有余而力欠佳等学习效能低下的状况。

总之,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活动,必要前提条件是只有当你面对的学生对其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真正悦纳的时候,才会去打开思维,积极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心流”。“心流”在心理学中最早来源于一位学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观察研究一批深度投入工作状态的工作者如艺术家、孜孜不倦的下棋手、努力攀岩中的人等,研究发现这些人全神贯注状态下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几乎会忘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包括时间,甚至会忽略外在的报酬是多少。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是一种最佳的身心体验状况,他将其命名为“心流”。在我们国家,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将此现象翻译为“福流”,意指能带来幸福的学习是一种澎湃的“福流”。

从这个角度入手,当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产生了“心流”体验,就会打开思维、积极思考,真正沐浴在教育的愉悦之中,这样的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能力维度:着眼于内感力的提升

关于学生素养这个概念,在现实中最大的误解是:学习好=成绩好。说到成绩,第一反应就是学习成绩,特别是考试的成绩。学习核心素养的概念,其实不仅包括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其对相关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们知道,学习思考是心智操作的活动,包括感觉介入、知觉和回忆,进而从事构思、判断或推理等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学习需要由外而内,触及学生的思维过程,否则很难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提升这些能力和感受。

在相关教学中提升学生“内视觉”的方法:

在教学环境里找一些不同材质、数量、颜色等的物品,例如操场边的灌木、教室的窗帘、舞蹈教室的地板颜色、课堂中坐下的人数等,用视觉去精确地感受和计算。先有意识地观察眼前的环境及细节,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利用“内视觉”将景象里的事物逐一在脑里清晰地呈现,细节越多越好,在遇到再现不清晰或困难的时候可以再尝试观察,继续闭眼在脑里再次清晰呈现。

教学案例一:

闭上眼睛,现在眼前还能隐约看到刚才那个东西的样子吗?

你感觉这个画面在哪个位置?用手指一下。(教师用手引导)

现在你脑海里的字有多大?用手比画一下。(教师用手引导)

现在看到脑海里的字是什么颜色的?背景是什么颜色的?

教学案例二:

看完题目,你觉得重要的词汇是哪两个?请圈出来。

看到这个词汇,你脑海里会出现什么?请记录下来。

针对学生的记录逐个甄别:这个在脑海里是画面、声音,还是不同的感觉?

在社会生活中提升学生“内听觉”的方法:

在平常生活的任何地方,让自己安静下来,聆听环境里的不同声音和节律。在自己说话时,有意识地注意本人的音色、声调、音准、情绪等细节,就像旁人在听自己说话一样;当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从说话者的声调中感觉他的内心情绪状态。

在家庭环境中提升“内感觉”的方法:

可以在学生放学回家和家人一起的时候,引导学生感受每一天的自身情绪以及本体感觉,注意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内心的情绪状态及本体感觉,尝试用文字建构这些细节。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多重感觉,利用多元的教学环境让学习主体将知识向能力转化。教学中能否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关系到基础素养教学的成功与否。

三、家长维度:着眼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研究者从家庭环境的视角去追问、探究学生在日常细节中是如何学习的。

1.素养的功夫在“诗”外

我们在多年的家校沟通中发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家长鼎力配合的。很多家长以学习的名义发出这样的声音:“孩子,只要你学习好,什么家务事儿都不用干……”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一个什么都不干的孩子恰恰在家里也是什么功劳都没有的孩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家庭的关系

以学习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家庭細节和环境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丝丝相扣的关系,很多家庭环境中蕴藏了很多认知运动和训练。例如,洗碗中反复做的圆形运动或螺旋运动、擦地中的直线和曲线的运动,它们有助于孩子身体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责任感。

以扫地为例。扫地不仅有手握扫把挥动时的圆形运动,也有双脚在地面上进行的直线运动或螺旋运动。扫地时,孩子需要协调诸多感官和注意力来完成,如手眼协调、肢体运动的协调等,同时需要一定的空间意识——从哪儿开始扫?朝哪个方向扫?垃圾扫成一堆还是两堆?此外,家务所发展的基础而综合的能力具有延伸性,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各类认知学习之中。比如洗碗、做菜、刷马桶,都是“心手合一、手脑并用”的——洗碗时,要用洗洁精、刷、洗漂、沥水、放碗,还要小心不能把碗碰坏打碎,这就是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如果从小就引导孩子在家庭环境中锻炼动手能力,可能其学习的核心素养就很容易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心流”及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易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通过与已有知识、与真实情境、与他人及相关资源的互动,引发形成知识结构,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发展自我意识、反省性思维,以及兴趣、专注、好奇、投入、反思等各种学习品质。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培养,更需要从点滴做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学;提高习得能力,使之会学;家校共育,使之善学。学习素养的功夫在“诗”外。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学会学习激发提升
高中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目标的达成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