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2019-09-10高宇星
高宇星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小学教育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探究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只有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践,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凭借技术优势,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将在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中,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视,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城市与农村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其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改进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知识时,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讲述生涩难懂的程序知识,然后安排学生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学生对课堂上一些重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点,还要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发挥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部分内容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不愿意进行指法打字等练习,认为这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偷偷玩网络游戏,完全不在乎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不专心听讲,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从以上教学现状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需要积极创新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1.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目前部分农村小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设计好分层教学目标,制定检验目标达成度的方法,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既要设计好知识与技能目标,也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端正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掌握实践技能。如教学制作Excel表格时,教师可以设定实践性强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制作成绩表的方法,并制作自己班级的成绩表。这样,用贴切的学习生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利用设计好的三维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脉络梳理整齐,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素材的合理设计与运用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
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是有效课堂的保障。在信息技术课前,教师要综合课程目标,准备好合理充足的教学素材。教师要清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和进度目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一定连续性,备课阶段要考虑到和上节课内容的连接,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串联。如教学打字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打字情况和其对键盘的掌握程度,再根据学生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課堂的前提,教师务必要重视课前准备工作,检查每一台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3.适宜的教学情境导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如在PPT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影节的背景,给学生设定角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电影制作一则PPT,在电影节上分享自己的电影,让观众通过观看PPT产生观看电影的兴趣。情景教学为学生提供活跃的课堂氛围,推动了有效课堂的实现。
4.教师适切的提问是促进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习的印象,老师常常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提问要切合教学重点,设计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知教学内容,对教材作深入的研究,把握内在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有实际意义,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教师的提问还要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达到科学提问的效果。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5.学习评价的积极与多样是推进有效课堂的动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既是学习对象,又是应用工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为主,其知识常蕴含在操作之中。因此,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价更多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激发与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一是明确评价的目标,注重评价的实效。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的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二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对学生来说,评价和被评价两种身份的转变,能使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主动思考、主动修改。三是设计简洁的评价量规,引导学生自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老师们会事先设计好评价量规,但这个量规要尽量简易易行,不能过多侵占课堂时间。四是利用技术工具,提高评价效率。信息技术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评价活动,以提高评价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合理设计与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素材、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适宜的教学情境导入、使用适切的提问和积极多样的课堂教学评价等方法,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永奇.信息技术堂上小学生玩游戏问题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93.
[2]李健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学周刊,2019(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