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随文练笔形式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2019-09-10胡燕凌
胡燕凌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随文练笔非常重视,有的甚至是每节课必练,为了寻找练笔点,挖空心思,煞费苦心,可其效果不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未随之得到提升。究其原因,教师在选择随文练笔的训练点上过于狭隘。教师要以随文练笔为平台,提升学生的能力,就应不断创新随文练笔的形式,从整体感知、细读感悟以及延伸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练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随文练笔的效果。
一、整体感知类练笔,重在概括大意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词不达意、语言啰唆、抓不住重点、照搬文中句子来概括课文大意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可以借助随文练笔来提升学生概括大意的能力。
1.借助扩充题目练笔
题目是文章的浓缩与精华,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师就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练笔,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题目为主进行感知性扩充练笔。在这样的练笔中,“美丽的南沙不仅是我国巨大的蓝色宝库,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等语句在学生的笔下就会显得更有美感与活力。同样在《庐山的云雾》一文中,学生将题目扩充以后就变成了“庐山的云雾姿态万千,瞬息万变,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对于一些以人物为题目的文章,如《钱学森》《詹天佑》,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进行练笔。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就可以从题目入手,鼓励学生就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等方面进行感知性扩充练笔。这种练笔,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而且他们的习作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2.借助关键词句练笔
在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学生读了以后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但有些课文内容的大意学生并不好把握。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要善于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练笔,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在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时候,为了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练笔。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主要有“失去信心、并不灰心、取得成功”,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感知性练笔,这样就可以把课文内容浓缩为:布鲁斯打了7次败仗,几乎失去了信心,看到蜘蛛连续结网失败没有灰心,从中受到启发,重振旗鼓,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教学中,这样的练笔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还可以使学生的表达更具条理性。
二、细读感悟性练笔,重在理解品评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地阅读课文,体会文本的内容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品评式练笔,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联系上下文练笔
在阅读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只看局部不看整体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以感悟式练笔为途径,引导学生练笔是沟通上下文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获得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如《掌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不是很好理解:“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在教学到这儿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进英子的内心,获得对句子的真正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笔:“英子为什么会犹豫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把课文第1、2自然段多读几遍,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写道:“英子不想上去,也不敢上去,怕大家笑话她,可这又是老师的要求,她又不能拒绝,因此非常犹豫。”这样的练笔,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明白英子犹豫的原因,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英子在当时情形下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练笔
在教学中,有许多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把握,还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尔基给儿子信中所写的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真正含义,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笔:“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给’的多,还是‘拿’的多,在‘给’与‘拿’的时候你内心的感觉是怎样的?哪种情况给你的感觉更为愉快、幸福呢?请结合你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写一写。”在教师的鼓励与启发下,有学生想到了自己帮助别人的事情,有学生想到了自己被别人帮助的事情,等等。这样的练笔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给”“拿”这两种情况的具体理解,在与生活具体联系的过程中,学生的写话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延伸运用式练笔,重在习得语言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读与写分离的现象,这就使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很容易陷入一种自由和无序的状态。要想改变这种学习现状,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真正提升,教师就可以以文本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真正习得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在练笔中习得构段方式
在教材中,有许多结构独特的段落,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这些段落为范例,引导学生练笔,以使学生从中习得构段方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海底世界》一文第2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很特别,首先以设问句作为开头,然后再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与说明,这样的表达形式悬念性强,能够引起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样子练笔。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写道:“公园里是不是全是花呢?不是的,你瞧……”有学生写道:“冬天到了,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要到南方去过冬呢?不是的……”这样的语言训练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练笔兴趣,还在具体的迁移运用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构段形式的好处,真正实现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2.在練笔中习得词语运用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本语言的基本单位,只有学好词语,会运用词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逐渐得到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一些精彩的词语进行运用、迁移,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荷花》一文第2自然段在描写荷花的样子的时候,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把白荷花的样子描写得特别生动形象,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练笔。再如,《黄山奇松》一文在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时候,就是通过“如同”一词的运用把黄山松树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黄山上其他松树的样子,并用上“如同”这个词语进行练笔。这样教学,由于有了文本范例的作用,学生在进行练笔的时候也就轻松多了。
在教学中,随文练笔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练笔形式,并注重对学生练笔情况的评价,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