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与新技术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升级

2019-09-10杨青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技术艺术设计新媒体

杨青

摘要:新媒体和新技术发展后,艺术设计专业也面临着教育升级,本文从学习方式的两大转变、九个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角度浅谈了新媒体与新技术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升级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新技术;艺术设计;教育升级

一、将项目式教学变成挑战式教学

目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运用比较多的就是项目式教学,将企业真实的案例引入课堂,课堂上学生完成企业的案例,从而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衔接。但目前,高职学生所面对的主要岗位平面设计师,在项目式的教学中更多锻炼的可能是设计技术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教育之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工作室的方法,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大赛,将题目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应用挑战式教学的方法,不断突破自我的潜能,这就是挑战式教学。

二、通过“网络+项目+实践”链接未来学习的“访问、建构、编程”模式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开展“网络+项目+实践”的专业教学模式。未来学习的三要素是访问、建构、编程,通过艺术设计的“网络+项目+实践”专业教学实践,可以链接未来的学习方式。首先我们通过网络去链接更多的资源:包括课程的资源库、比赛项目资料、设计师的设计感悟等。只要学生需要,就可以通过网络去不断地访问到自己想要的资源。接着通过项目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设计核心能力,通过课程的项目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完善自己的项目。这样通过项目他就构建了自己的艺术设计知识体系、艺术设计知识能力。接着通过比赛,不断去进行自我编程,不断去磨练自己的能力。设计比赛有着很多的项目,比如说插画比赛、b5页面设计比赛、新媒体营销比赛等,学生通过比赛可以在学有余力之外,去编程自己的具有潜力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三、通过新媒体和新技术来提升学习效果

(一)人工智能

在许多学习领域,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去判断学生的学习。比如在松鼠AI学习系统中,学生已经掌握的东西人工智能不再推送给他,学生没有掌握的东西人工智能会进行判定,并推送类似的习题帮助他加强。但是目前在艺术设计领域,因为艺术设计是个性化的,目前人工智还没有办法去判断个性化的设计,还是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制造一个分层教学的环境,提供更有挑战性的案例。

(二)自适应学习

艺术设计专业将通过比赛去实现一种自适应的学习,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那就为自己去创造这样的一个学习目标,并且为这样的学习目标去努力。

(三)智能助理

目前市场上有常见的四个人工智助理,它们是小度机器人(百度智能交互机器人)、苹果s试(苹果智能语音助手)、GoogleNow(谷歌的语音助手服务)、微软cortana(微软开发人工智能助理)。学生可以通过智能助理去减少检索的时间。小度机器人上已经有了配色练习,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配色。相信随着技术的升级,智能助理可以越来越多地帮助学生节约设计的时间、查找设计的背景资料,检索背景和需要的参考资料等。

(四)物联网

物联网在收集目标信息客户的信息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可以根据收集来的信息,去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一方面我们需要物联网来提升艺术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也需要把物联网的内容融入进去,让学生能够做出未来的设计。

(五)移动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课堂不仅仅限于课堂,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老师也更多地将任务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发布在学生的手机上,这样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去学习。同时通过移动技术,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棚随时和老师联系,通过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通过移动技术,可以實现在任何地方听讲座、阅读书籍、看背景资料,极大地提高设计的效率。

(六)3D打印

3D打印技术的提高意味着传统的设计作品能够很快地变成实物,这对于文创创作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能够很快地看到他自己的设计成品,也能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热情。

(七)交互式书籍

传统的书籍只能够看,但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交互式图书还能使他们在看完以后做练习,或者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或者进行反馈,大大地提升了阅读书籍的效率。

(八)增强现实技术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目前已经在课堂上学习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让他们能更多地思考设计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九)全息图

艺术家可以利用全息图进行创作。很多艺术家觉得,全息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三维的和纯光学的空间,使得他们可以表达一些在“传统”媒介上不能表达的图像和信息。

猜你喜欢

新技术艺术设计新媒体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