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深度报道编辑的变与不变

2019-09-10苏立军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媒时代深度报道

苏立军

摘要:融媒时代背景下媒介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形式,同时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在融媒时代加强自身素养提升,又要秉承新闻采编与深度报道的根本宗旨,在变与不变中顺应融媒时代的浪潮。本文就编辑的“变”与“不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时代;深度报道;变与不变

一、编辑采编之“变”

融媒时代编辑采编的“变”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上,目前国内各类报纸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改版,尤其在内容上更加趋向于深度化。比如,抓大放小,逐渐去碎片化,对日常新闻进行深度表达;在专题策划上下功夫,为广大受众提供深度阅读的空间;设立深入阅读新版块,将报纸端的相关报道栏目进行深入整合,旨在为受众提供深度阅读服务。

从实践来看,深度报道编辑就此次变革而言,对他们的工作影响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时代背景下,编辑人员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平台与载体,并且已经着手多点开花。

(一)APP

触网以来,很多编辑开始意识到移动优先的原则及其内涵,尤其是APP软件上线以后,很多深度报道编辑的工作流程快速创新,并与之保持同步。比如,采编的稿件优先供给APP用户,以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获取新闻资讯。

实践中可以看到,报纸具有较弱的时效性,而且公号对发稿数量也有较高的要求;然而,APP以及网站可以随时发稿,系统平台非常强大。除已修改好的深度稿件,突发的重大事件,根据记者发回的实施动态报道,编辑对其修改以后严格审核,然后通过APP对外发布,各平台及时对其进行抓取和推送,大大提高了供给用户的时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各类重大事件进行深度报道时,编辑人员应当打破以往的编稿节奏,而且能够随时接收以及编辑记者发回的稿件,然后及时发布信息。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网易打造了首例16日24小时连续直击里约的直播,其内容涵盖了赛事、专访等前线直播。华通明略提供的数据显示,各主流新闻APP产品中网易人均单日用时最长,用户人均每日观看直播的时间长达45分钟;同时,90后用户对APP推送信息的满意度高达8,34,成为为行业之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深度报道部门的记者从前方实时发回独家新闻,然后编辑随即进行编发,保證了时效,所以广大用户对APP青睐有加。

(二)微信公众号

目前来看,但凡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基本上都有微信号,对于深度报道编辑而言其主要对应部门公号或官方公号,负责定期采编深度报道文章。对于深度报道编辑制作的稿件而言,均会第一时间在公众平台上推送。调查发现,各媒体深度报道部门时常有稿件上微信头条,并且有部分稿件单独进行推送。

(三)传统媒体——报纸

根据报社的重新定位,现阶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杂志化以及深度化和视觉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传统媒体的定位不再只是生产流程的最末端,而是逐渐将其作为独立产品对待,并且与上述APP结合起来错位运营。

报纸较之于APP以及公号相对较晚,对见报内容选择与要求更多。对于APP而言,其可承载生产内容,报纸必须择优而发。热点新闻白天滚动的快讯以及即时消息,资深报道编辑应当重新整合,刊发有深读的稿件。

二、编辑采编之“不变”

对于资深报道编辑而言,面对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既要及时改变思想观点和工作模式,又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不改变。在当前全媒体集群时代背景下,从原来的一张报纸,到现在的一周24小时全天候原创报道,国内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然而,媒体也有不变之处,即作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维护媒体权威与尊严,坚持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不动摇。深度报道编辑在转变中坚守本分,砥砺前行。正如上文所述,编辑人员变的是与时俱进,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及时转变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不变的是对媒体的敬畏,对内容真卖性一如既往的坚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融媒时代背景下资深报道编辑既要顺应时代发展,及时创新和改变理念与工作方式,又要坚持原则,不忘初心。

猜你喜欢

融媒时代深度报道
浅析融媒时代新闻编辑的发展
融媒时代传统媒体的几个关键动作
基于校园媒体整合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融媒时代军事评论创新思考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策划特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融媒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