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设定的常见误区及对策

2019-09-10石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写景写作方法荷花

石俊

写景抒情类文本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进入中年级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这一类文本借助对景物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情感,展现景物特质,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还要能够从表达视角积累写景抒情的策略。但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能够从学生学情和文体特点入手,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的目标,导致教学效益不佳。笔者结合《荷花》一文的教学谈谈写景抒情类文本在目标制订时的常见误区及对应策略。

一、把握精准定位,让目标制订不再混沌不清

同一类型的文本,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总是会采用大一统的模式,语言描述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未能精准定位“这一篇”文本的内在价值。比如很多教师针对《荷花》一文就制订了这样的目标:(1)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饱胀”“莲蓬”“翩翩起舞”等生字新词;(3)感受荷花之美,感受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的目标定位貌似全面,不仅关注了知识能力的协同发展,同时又涉及了情感目标,既关注了文本内容,又对表达方法进行了体悟,但如果仔细揣摩就不难发现,这一目标中的描述其实是混沌不清且残缺不全的,尤其是生字词板块就显得过于笼统,对于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未能从字音、字形和字义等多个维度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从文本内容来看,全文都聚焦荷花,一个课时难以一下子学习完整,究竟应该紧扣哪一部分內容展开学习,教学目标中并没有阐述清晰。相同的道理,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众多,中年级究竟应该围绕着哪一种学习方法,要学到何种程度,目标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在课堂中也就没有能够得到明确落实。基于这一目标下的教学流程,就只能泛泛地浮在文本表层,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鉴于此,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就需要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出发,渗透三个核心维度,强化文本语言和精神的交融共生,但更为关键的是关注课时教学的本体性任务,聚焦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进行具体而清晰的呈现。为此,教师可以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做如下修改:(1)认识课文中的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胀”“蓬”“蹈”等生字,并能够紧扣课文的语境相机理解“挨挨挤挤”等词语的韵味;(2)正确、流利且富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3)紧扣课文的关键性词语,感受荷花的美丽,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并进行仿写练习。

如此修订之后的教学目标,无论是生字内容和要求,还是写作方法的着力点,或者是学习度,都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有了明确的抓手,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扎实地学,集中地练。

二、关注文本内容,让目标制订不再重心偏移

由于写景抒情类文本洋溢着浓浓的情感元素,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解读时,常常会犯下过于偏重情感等错误。如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荷花》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时,就设定了这样的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同时,能够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2)在品味语言时,体悟荷花的美丽多姿,让学生真正爱上荷花;(3)感受荷花的神奇和美妙,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乍一看,这一目标的设定完全抓住了写景抒情类文本的特点,尤其是对景物特点的关注和寓景于情的体悟,堪称这一目标设定的绝对亮点,但如果从“这一篇”的角度来看,这个目标就过于聚焦人文情愫而忽视了教材所赋予的文体资源,完全将教学的重心偏移到对情感元素的体验上,对文本中的语言价值和写作方法置身世外。所以秉持这一目标展开教学,课堂氛围会热烈,学生好像学得非常主动,但真正语言能力并不会得到提升。

其实,每一类文本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元素,它所承载的教学价值也是完全不同的。课时目标的制订需要从教材特质和创作者本身的初衷入手,更需要从文本的整体视角关注每个课时的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的教学除了常规性目标之外,要能够让学生形成文本所描述的整体画面,并紧扣其中一个典型画面进行重点感知,洞察作者的写作策略,这需要将教学目标从“感受美丽”“体悟情感”的维度转移到“如何写景”“如何抒情”的维度上来,着力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在魅力。在研讨和交流之后,这位青年教师对这一课时的部分教学目标做了如下调整:重点关注课文第2自然段,紧扣语段中“冒”“挨挨挤挤”等关键性词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想象荷花多姿多彩的魅力,并能够在深入感知的同时进行模仿性练笔。

依照修改后的目标重新执教之后,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就能够转移到对文本语言的表达上,在品味语言之美的同时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语言所描述的画面之美,更为洞察蕴藏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奠定了基础,并为学生搭建了语用实践的表达平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紧扣课程标准,让目标制订不再难度失衡

目标的制订说到底就是三个维度,即要学的内容、要学的方式和要学的程度,其中根据具体的学段,在准确制订了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将学习内容所要达成的程度进行必要的考量,防止出现过于浅薄或者过于深刻的错位现象。如还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荷花》一文的第二课时就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借助鲜活图片,罗列荷花还会出现怎样的姿势;(2)富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并背诵规定的语段;(3)学习作者从远至近、虚实交融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仿写另一种花。

这一目标的制订已经完全聚焦在语言训练层面,能够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选择内容,更难能可贵的是目标中既有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又有学生阅读思维的练习,在积累语言、感知语言和表达语言的维度上都有所涉及。但如果进行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一目标的设定其实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难度失衡,主要原因就在于该教师未能从中年级的实际情况入手,失去了对学情的基本考量。比如“目标(1)”难度过低,基本属于提取信息,学生自己就能够解决;“目标(3)”已经是着眼于整篇课文写作方法与运用,这显然应该是高年级的教学目标,作为中年级的核心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此,我们可以紧扣课标中对各个学段提出的具体目标,针对学生具体的学情和文本的特质,制订适宜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到学习的最后终点,都以语段为单位展开教学,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感受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而在语言表达层面上,一般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具有典型价值的片段,紧扣某一个侧面展开研读,并且将说得清楚翔实、写得富有顺序作为教学的关注点,巧妙地将人文情感的熏陶融合在语言训练中,从而形成有机的教学整体,将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平台来落实。为此,这位教师在执教之后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修改:(1)整合图文资源,说说荷花的美丽姿态,结合语境能够理解“翩翩起舞”“随风飘动”等词语的意蕴,感受荷花姿态的变化;(2)背诵课文第3~5自然段,并相机感受作者欣赏荷花时心情的变化轨迹;(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并合力展开想象,进行迁移性实践仿写。

上述设定的教学目标在难度上就较为贴近中年级的基本学情,也契合了学生的原始生活经验,尤其是语言训练上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层次性和思维活跃性,能够保证更多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让整节课的教学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纲领,一旦目标定位错位,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结构模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写景抒情类文本的表达特质入手,谨防典型误区,通过设计精准的教学目标,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搬经镇搬经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写景写作方法荷花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画一画,写一写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写景成语连线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