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019-09-10
40年壮阔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0年光辉历程深刻昭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只有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永远立于时代潮头。
40年巨大成就豪迈宣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奇迹的书写者,是真正的英雄。在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手中,多少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多少美好的梦想得以实现。中国今天的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让蕴藏于亿万人民之中的洪荒伟力充分迸发出来,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精彩。
(摘自新华网)
吸引人,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各种形式吸引人才,大到乡村经济发展规划,小到人才服务站的建立,远到农村创业优惠政策的实施,近到相关创业项目补贴政策的执行。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鼓励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建立一支“有文化、有干劲、接地气”的新型乡村人才队伍。
留住人,建立乡村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库,培育发展本土人才。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人才的社会保障工作,为人才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定期开展“出彩乡村致富人”等活动,加大对农村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发挥农村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管好人,健全乡村人才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表彰激励机制,从考核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调动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定期举办人才培训、交流讲座等活动,形成互相学习、力争上游的发展氛围。
(摘自光明网)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它传承“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体现党支部建设新做法、新经验,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历史和实践深刻表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任何时候党的支部建设都不能放松、涣散,支部作用都不能弱化、消减。当下,基层党支部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只有建强基层党支部,让支部在基层“挑大梁”“唱主角”,才能增强党的战斗力,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根基。
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要把政治建设作为党支部的根本性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选课”,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始终,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抓规定动作、抓基础工作,围绕基本队伍、活动、阵地、制度、保障,建设党支部标准化体系,细化落实党支部工作规范,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提升组织力是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基层,最重要、最基本的群众工作在基层。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还会有新的“腊子口”“娄山关”要征服。宏伟蓝图、繁重任务、艰巨挑战,都要求我们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从而把党的主张转化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提升组织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提升组织力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之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以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才能不断提高城乡治理体系规范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组织力是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核心要义。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仍较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力的发挥。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摘自《党建研究》)
加强痕迹管理,及时把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保存下来,既方便事后查阅對比、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又可以“还原现场”,给各项检查留下可供考察、评估、佐证管理的旁证材料。但也要看到,有的重“痕”不重“绩”,大事小事都要求有方案、有会议、有文件、有总结、有照片、有展板,过度的痕迹管理要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忙于材料、疲于应付。这些问题既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从一定程度上讲,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一些领导干部。对上级单位而言,看“痕”更要重“绩”,转变工作作风,少开会、少发文,不提过度化的痕迹管理要求,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抓落实。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状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既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又抓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改进检查考核方式,多用随机调研的方式,深入一线,深入到基层干部群众中面对面了解情况、还原事实真相。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要让干部敢干事,就要敢为干部扛事。一方面,认真执行容错纠错机制,该容错的大胆容,该免责的及时免,不让干事者受委屈、不让改革者背包袱。另一方面,健全信访核查机制,明晰青红皂白,分清是非曲直,做到既不放过有问题的干部,又不耽误没有问题的干部。对受到诽谤、诬告、严重失实举报的干部及时公开为其澄清,最大范围消除负面影响。
为干部撑腰鼓劲,不仅要给干部吃“定心丸”、撑“保护伞”,还要给干部“充上电”“加满油”。通过建立“干什么、学什么”的精准化培训机制,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工作岗位的匹配等,分类别、分领域加强干部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能力培养、补齐能力短板弱项,促使干部成为推动发展的行家里手。注重“缺什么、补什么”,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程,让干部在实践中读好“无字书”、行好万里路。
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实惠,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对那些敢于担当扛重活、勇于负责挑重担、善于作为打硬仗的闯将和尖兵,要大力提拔使用,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健全谈心调研制度,主动与干部交心谈心,为干部缓解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放下思想包袱开启诉说心声的通道,让干部有困难可提出、有委屈可倾诉、有问题可反映。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毛泽东一生重视到群众中、到社会基层去调查研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作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后做过永新、宁冈、寻乌、兴国4个地方的社会调查,并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
1941年,是在毛泽东倡导下全党推行调查研究方法极不寻常的一年。这年3月17日,毛泽东为《农村调查》一书写了第二篇序言。这本书是毛泽东从1927年北伐战争至1934年离开中央苏区这一时期所作农村调查的集子。毛泽东很重视这本心血之作。
第二篇序言的重要之处是提出了“眼睛向下”的调查研究方法。他提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做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第二是开调查会。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他强调,搞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革命”一词,最早是由孙中山倡议使用的。李大钊、毛泽东等早期共产主义先进分子在向中国老百姓介绍俄国的“十月革命”时,既继承前人,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武装,多人多次使用过脍炙人口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的典型性群众语言,明确昭示了“革命”的现实意义和前所未有的崭新性质,切实深入人心、表达其意。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生活在多重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这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所在。据此,毛泽东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并正式提出了“三座大山”的概念,这一形象的比喻,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中国人民所承受的极度苦难及其求变的迫切愿望。在谈到“革命”所指向的具体内容时,为了方便理解和接受,毛泽东使用了贴合农民生活且又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打土豪呀,分田地呀,分谷物呀,废债务呀,起游击队呀,立苏维埃呀。”他努力用中国老百姓的话描述中国老百姓的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时局、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因而很容易被中国劳苦大众所认可。
(摘自《学习时报》)
遵义会议前,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未能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立坚强的党的领导集体,实现党的团结统一,成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此,党中央到达陕北后,立即制止和纠正西北苏区错误“肃反”,密切了党中央同陕北地方党组织的关系,赢得了陕北人民群众的信任。正确对待曾经犯过错误的党的领导人,既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又顾全大局,照顾历史,保持中央领导集体稳定。為统一全党思想,党中央在1937年上半年先后在延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的白区工作会议,批判了张国焘机会主义路线错误,“肃清宗派观念的残余”,既反对关门主义,又反对尾巴主义。
此后,党中央决定实行“党的统一领导”,确立党在党、政、军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求“向中央基准看齐”。到党的七大召开时,已经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全党“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孕育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1943年1月29日,西北局邀请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教育厅副厅长贺连城以及李丹生等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上,西北局秘书长贾拓夫向党外人士报告了高干会的经过及所讨论的各项问题,党外人士在听取报告后纷纷提出意见。李鼎铭提出“希望共产党要研究党外人士的心理,真能与党外人士合作”。李丹生也发表意见,“共产党是爱国的,党外人士也是爱国的,要合为一体”。谢觉哉与贾拓夫对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表示对做得不够的地方将加以改善。
这次党外人士座谈会后,边区所辖的陇东、延属、绥德等分区也相继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分区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以1944年8月延属分区党外人士座谈会影响最大。这次会议历时11天,到会者40多人,会议广泛听取了党外人士对于政治、经济、教育、军民关系等各方面的意见。会议进行中,毛泽东、周恩来、王震等先后出席会议并讲话。
党外人士座谈会不仅在边区、分区召开,也在富县、米脂、子洲、延川等县召开。从延安《解放日报》1944年6月至12月的报道看,县一级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和士绅座谈会就达10次。由此可见,党外人士座谈会已经广泛存在于边区民众的政治生活中,成为边区民主政治的一种新形式。
(摘自《学习时报》)
董必武一生惜时如金、手不释卷。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新中国建设时期,除工作之外,他的业余时间基本用在了读书和学习上。
1928年至1932年,董必武在苏联列宁学院学习的4年,几乎没有走出过校门,每天都在图书馆中争分夺秒地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在中共南方局工作期间,尽管重庆夏天酷热难耐,但是董必武在工作之余,身穿背心、汗流浃背地坚持读书和练字。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他还在此期间刻苦学习英语,每天早晨坚持早起读英语单词,练习英语发音。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身兼要职,工作更加繁忙了,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读书和学习,只要一有空闲,手中就会拿着报纸或者书本读。进入晚年后,董必武酷爱读书的习惯始终没有改变,据他的秘书回忆,晚年时期的董必武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除去睡觉外,他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和看报纸,就是半躺半坐在藤椅上读书。特别是在他65岁高龄时,仍然还在坚持学俄语。
(摘自党建网)
陈毅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1927年8月上旬,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出发的陈毅,在江西宜黄追上了正南下广东的南昌起义军,被分配到号称“铁团”的第11军第25师73团任政治指导員。
当时的73团作战勇猛,但有不少官兵却对政工干部持保留态度,认为他们不善打仗又满嘴空话。为了打开工作局面,陈毅决心以身作则,从而感染带动身边的人。1927年9月初,起义军攻打会昌城,73团打的是攻克国民党军主阵地制高点的恶仗。首次上战场的陈毅很快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一次重要考验。他立即奔赴最前线,冒着敌人炮火鼓励部队,和团长站在一起指挥作战。陈毅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赢得了许多士兵的称赞,团长黄浩声也对陈毅刮目相看。当大家得知“陈毅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是个大知识分子,能够与他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时,都更加敬佩和信服他了。后来,在陈毅的努力下,南昌起义军余部最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摘自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