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研究:引进、本土化及再创新
2019-09-10庄芹芹于潇宇
庄芹芹 于潇宇
内容提要:经过70年跨越式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即将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这离不开创新管理理论的科学指导。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酝酿准备、引进起步、应用拓展、国际化扩散、再创新等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呈现由微观到系统、由单一向复杂、由面及点、由外引向内生的主题演化,在支撑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服务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应高度关注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的创新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创新管理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等新命题。
关键词:创新管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12-0044-12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基础“一穷二白”;2018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研发投入规模与专利数量均达到世界前列,即将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事业的巨大发展,充分彰显了创新管理理论的科学指导作用。中国创新管理研究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本土应用,再到国际化扩散与再创新,已成为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面向新时代中国创新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70年创新管理研究的基本历程,梳理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的演进特征与历史贡献,对于建设创新强国和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70年创新管理研究历程回顾
基于科技政策与创新发展实践、文献发表与理论研究内容等,可将新中国70年创新管理研究大致划分为酝酿准备(1949—1977年)、引进起步(1978—1992年)、应用拓展(1993—2000年)、国际化扩散(2001—2011年)以及再创新(2012年至今)五个主要阶段。中国学者对创新管理问题的关注,酝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经济学科引入,起步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学术领域开放。真正以“创新管理”为主题的文献,最早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借鉴国外理论经验为主。随着全球技术进步加快与信息技术革命兴起、创新实践快速发展,创新管理研究逐渐成为热点,2000年前后相关研究开始大量出现。2011年之后创新管理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一)酝酿准备阶段(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经济范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得以实施,156个重大援助项目、694个建设项目奠定了我国现代工业的基础,并带来了技术经济分析与工程经济理论方法,为后续创新管理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础[1]。1956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我国科技事业管理的一次成功实践。基于实际工作需要,最早一批技术经济学者开始出现。1959年11月,于光远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多的剩余价值》,引发了经济学界对劳动生产率、技术应用效果等问题的讨论,可认为是创新管理理论的雏形。196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农业、工业、医学以及技术经济等学科的发展,标志着技术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其提出的劳动生产率、技术改造、技术经济效果分析等问题,成为后来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话题。技术经济学科的引进和建立,为后来创新管理研究开展培养了最早一批研究队伍。遗憾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该规划未能得到切实落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工作基本停滞。可以说,早期的创新管理研究脱胎于技术经济学科,服务于当时技术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特色。
(二)引进起步阶段(1978—1992年):引入市场机制与聚焦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差距逐渐拉大。科技政策开始从国防导向转向经济导向,科技体制由高度计划体制转向更多引入市场机制。1978年我国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技创新发展的春天到来。1982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在此指导思想下,多项国家计划相继实施,如国家技术改造计划(1982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982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984年)等,科技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相应拉开序幕。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以及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2]。同年,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着力提升民族素质,加快科技人才培养。
面对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创新管理理论研究开始起步。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资助了多项技术创新研究课题,比如傅家骥主持的“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贾蔚文主持的“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政策”等项目。一批重要著作先后问世,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史清琪等结合我国国情撰写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书,定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出了衡量技术进步作用的指标、模型与参数估计方法,其中“技術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贡献率”指标,至今仍为创新型国家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3]。李京文、郑友敬主编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系列丛书,在全面探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定量化方法,研究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4]。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主题大多集中于对机制模式、政策环境以及概念理论的探讨,侧重于对国外相关理论介绍、机制模式的理解、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比如吴晓波介绍了国外研究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系统模型、伴随模型与链式模型等典型模式[5]。该阶段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动力不足在公有制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些学者在评析国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企业创新动力问题的探讨。例如韩岫岚提出管理创新对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6]。总之,这一阶段创新管理研究集中在国外理论引进和消化吸收上。部分研究开始将视线集中于本土企业创新,对创新过程的机制模式、政策环境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应用拓展阶段(1993—2000年):科教兴国战略与知识经济研究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此后,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次出台,比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96年)等,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创造性地提出企业是技术开发主体的重大方针[7]。基础研究领域资源配置开始强化,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知识创新工程(1998年)等专项计划。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管理研究本土探索得以展开。由邓寿鹏、傅家骥、贾蔚文、许庆瑞推动并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技术创新研究”,将技术创新研究推向了阶段性的高潮。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名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到来。随之知识经济成为全球热点研究领域,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大量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比如赵弘、郭继丰合著的《知识经济呼唤中国》将知识经济特征概括为信息化经济、网络化经济、创新型经济、智力支撑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反响[8]。洪智敏则认为知识经济是将外生的知识转化为内生,在知识型企业中劳动雇佣资本的现实对资本雇佣劳动的传统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9]。这一时期,关于国有企业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域创新等问题的拓展研究不断出现。比如黄群慧、张艳丽探讨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并着重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处理三类创新的关系[10];邓寿鹏对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活动进行了研究[11];郭斌等对企业组合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12];杨宏进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13];黄鲁成则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前沿探讨[14]。这一阶段对国外相关理论概念的介绍逐渐减少,学者们围绕知识经济、技术创新等主题对创新机制与模式、创新能力以及制度环境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四)国际化扩散阶段(2001—2011年):自主创新战略与协同创新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带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科技创新政策开始强调强化自主创新。2006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了科技发展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确立了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针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2008年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强化开发利用知识资源的制度保障,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此外,为把握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规划部署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科技实践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管理研究越来越注重与国际研究接轨,国际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相关研究聚焦于微观企业层面,中观产业层面的研究也相继展开,自主创新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围绕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内生经济增长、破坏性创新等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创新类型与模式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集成创新、全面创新管理、协同创新等创新管理新范式不断被提出,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比如许庆瑞等基于海尔集团案例,提出全面创新管理是创新管理的新趋势[15]。陈劲突破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提出技术和市场协同的创新管理理论[16]。此外,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集群与产学研合作等研究开始出现。比如谢洪明等研究了学习、创新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17]。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创新管理内涵不断延伸,研究内容不断向国际前沿领域拓展扩散,形成了“研发、网络、知识”等子中心,创新管理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五)再创新阶段(2012年至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创新生态系统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亦深入推进。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印发,提出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以及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科技事业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随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体制逐渐建立,科研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逐步破除,中国科技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时期中国创新管理研究也迎来了历史高峰。学者们紧跟国际前沿熱点,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以及开放式创新等成为热点研究领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生物学隐喻创新系统,基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以及企业、政府、科研院所、消费者等多主体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演化性、要素有机集聚性以及系统自组织生长性等特征。在探索国际前沿理论的同时,学者们对创新实践进行抽象和归纳,关注本土情景的创新管理实践和特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集群创新、技术赶超”等体现中国特色和独有优势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比如高良谋、马文甲以中国情景作为切入点,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融入政府行为、企业间低信任度等中国特有环境,提出了本土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理论框架[18]。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创新管理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创新类型与模式、创新过程及其管理、创新主体组织以及创新影响因素等子领域逐渐形成,各领域结合本土创新管理现实开展了大量理论拓展和延伸。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到来,新时代创新管理研究结合新业态、新模式与新方法呈现新特点。
二、新中国70年创新管理研究的演进特征
(一)创新管理研究的主题演化
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向代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是梳理创新管理研究主题演化的重要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是创新管理研究资助的重要力量。经笔者统计,1988—2017年资助的创新管理类重点项目共11项、面上项目共350项。具体资助方向上,周青、顾远东、吴刚分析发现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知识管理、跨国公司等主题热度较高[19]。目前鲜少有研究利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对创新管理研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弥补已有研究不足,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据,梳理创新管理研究的主题演化。经统计,1992年至2018年6月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收录创新管理类项目共1083项,其中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分别为7项、90项、643项和241项。表1(下页)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项目数据整理归纳,可以发现创新管理研究主题演化呈现“由微观到系统、由单一向复杂、由面及点、由外引向内生”的规律性特征,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研究主体上由关注微观个体转向宏观系统,呈现从企业、产业到创新系统的演化。早期项目大多关注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侧重于企业内部通过机制设计提升创新绩效,如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等研究。代表性项目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转换机制研究”(93BJB020)、“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设计”(96AJB012)等。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创新问题研究逐渐增多。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成为热点话题。代表性项目有“我国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平台研究”(07BJY035)、“构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研究”(08AJY024)、“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机制与政策优化选择研究”(18AJY004)等。
二是在创新类型与模式上由单一线性创新转向集成创新、开放式创新等复杂系统创新,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早期研究大多是对技术创新、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单一创新类型的探讨,比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转换机制研究”(93BJB020),对应创新组织模式多为单一线性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颠覆性技术以及绿色技术等应用的扩散,技术复杂性、交叉性和集成度不断提高。高技术产品市场的颠覆性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及绿色技术创新等问题被广泛关注。相应地,创新管理模式日益复杂,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以及创新生态系统成为研究重点。围绕知识管理、产学研合作以及创新生态系统等的研究增多,比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以及研究联合体等问题。
三是在研究空间上,从区域整体向代表性试点示范城市聚焦,呈现“由面及点”特征,研究针对性不断增强。早期研究侧重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区域创新问题,比如农业微观基础的组织创新、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及创新对策、知识经济下区域產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等。随着创新管理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对象逐渐聚焦特定创新载体,城市群、城市以及县域范围的创新发展被广泛关注,比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研究增多。代表性项目有“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机理、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10BGL044)、“长江经济带创新空间分异及创新驱动模式研究”(15AGL011)以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政府创新治理研究”(18AGL020)等。
四是在创新动力上,由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再到融入全球技术竞争,创新管理目标能级不断提升。早期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比如国有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创新扩散与引进技术国产化研究等项目。随着自主创新发展路线明确,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相应地,创新型管理开始转向如何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代表性项目有“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与政策研究”(06BJY020)、“创新驱动下中国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产业集群的机制与路径研究”(17BJL076)等。
(二)创新管理研究的方法进展
中国创新管理研究方法大致经历了国外引进消化、本土化应用到再创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参考苏联技术经济理论,主要侧重大型项目评价等方法,强调项目建设的经济规律,为后续创新管理研究方法优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创新管理研究以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理论方法为主,少数学者通过收集数据,结合逻辑推演、案例分析等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对国外理论进行了本土化应用研究。这一阶段,国内学术研究的主要传播载体是影印本书籍,专门学术期刊较少,缺乏独创性的理论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国外创新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不断引进,中国学者开始接触国际前沿创新知识,创新管理研究的活力被激发[20]。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创新管理研究数据匮乏,开始注重调查研究[21]。当时最具现实紧迫性的问题是摸清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探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新对策。学术界开始注重调查研究与数据积累,陆续开展了诸多典型调查研究。这一时期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演,对创新问题进行案例调研、问卷调查以及基于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等。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对外学术交流加强,创新管理研究方法逐渐接轨国际前沿,数理分析等结构化研究方法开始得到应用。规范研究结合实证研究、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是这一时期创新管理研究的主流方式。国内学者基于经验和现实观察提出假设,并利用中国企业或产业数据检验西方创新理论。尽管这一阶段所应用的数理分析方法比较简单,但中国学者开始掌握结构性语言,与国外学者开展深入交流。2012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之后,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本土情境的探索性研究,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学者们主张探索性研究范式,强调深入归纳提炼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并进行国际比较,从实践中抽象和归纳原创性理论[22]。具有理论建构功能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辅以问卷统计方法,成为常见的研究方法。此外,技术经济和政策研究学者结合我国丰富的创新政策和数据,在政策文本和政策工具分析与量化、专利评价与专利引文分析以及创新知识图谱等问题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面向现实问题的系统方法论。
三、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及其历史贡献
创新理论起源于20世纪早期,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的概念,对创新管理作了代表性开创研究。广义上的创新管理涵盖一种新思想由产生到研究、开发、试制、生产制造商业化全过程。狭义上的创新管理是整合创意管理、研发管理、制造管理与营销管理等管理模式,集战略、组织、资源和制度、文化等学科为一体,实现系统推进创新生产、发展与应用,有效调控创新程度、频率等目标的复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23]。创新管理是围绕创新活动的管理,目的在于优化创新支撑体系,使创新系统高效运行、提升创新效率。创新管理是随着创新活动演进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平台支撑与机制协调,集聚企业家、资金、组织、人员、制度等多种要素,培育良性创新生态系统。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创新管理研究在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和科技创新实践,形成了后发优势国家赶超的特色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包括微观企业层次的价值管理,产业、区域等中观层次的集聚管理,国家宏观层次的系统管理[24]。创新管理研究主题不断拓展与聚焦、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优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者和丰富成果,在指导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理论支撑贡献。
(一)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研究
中国学者紧跟国际前沿,在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等主流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创新发展的特殊现象和重点需求,全面创新管理、自主创新、技术赶超等原创性成果不断出现,形成了本土情景的特色理论。这里从学科特点、主题分布与核心问题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活动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征,其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综合特征明显。经笔者统计,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管理学项目共计430项,应用经济学项目共计421项、理论经济学项目共计230项。同时,呈现结构性变化趋势,2010年之前资助项目以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项目为主。2010年之后管理学类资助项目快速增长,该领域的管理学属性加强。对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的“创新管理”主题的学位论文按学科进行分类,所属学科包括工商管理、工业经济、数量经济、金融学、通信经济等,对应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以及创新融资等创新管理实际需求。
创新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创新效益最大化。创新管理涉及创新战略制定、创新资源整合获取、创新制度设计、创新活动组织等内容,涵盖构想、研发、制造、销售、收益和评估的创新全过程。这里从创新战略、创新类型与创新模式、创新网络与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与创新资源、创新绩效与评估等方面,阐述创新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一是创新战略。主要关注R&D决策、FDI与创新、全面创新以及开放式创新等问题。学者们对R&D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25],探讨了FDI對创新绩效的作用以及对自主创新的影响[26]。基于中国特色创新实践形成了全面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理论。比如许庆瑞等通过对比海尔和清华同方经验,提出企业创新要从传统职能整合发展到创新协同[27]。随着技术创新战略转向开放,开放式创新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二是创新类型与创新模式。创新活动可以分为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创新之间的协同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学者们探讨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的动态匹配与协同互动。随着服务业地位日益重要,服务创新逐渐受到关注。此外,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必然性,学者们就环境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比如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28]。三是创新网络与创新系统。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复杂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产业创新体系则是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通过构建产业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产业创新机制。创新中心理论则是各类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区域发展形态[29]。此外,在以国家创新系统为基础的复杂技术追赶框架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扩散也被广泛研究。四是创新能力与创新资源。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技术人才资源、创新促进政策、融资环境以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条件等。专利作为重要的创新成果也是热门的研究话题。学者们利用专利地图揭示技术发展趋势,构建企业研发定位分析框架,评估专利保护有效性等。五是创新绩效与评估。创新绩效、创新测度等研究大多为区域、产业与企业等层面的实证研究。创新绩效研究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创新效率评估等,通过不同实证手段和数据科学评估创新绩效,找寻提升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此外,技术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科学评估创新风险也是研究的关注点。
(二)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的历史贡献
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的贡献,既表现为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时俱进,又体现在指导科技事业的科学发展。创新管理研究为科技战略与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随着学术领域的对外开放,创新管理研究开始起步。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多项技术创新领域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广泛认识,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开启。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动力机制等研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高新区建设等政策相继落地。1992年“南方谈话”后,知识经济、新增长理论、核心竞争力等研究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技术引进带来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提升。与此同时,创新管理研究开始与国际接轨,内生增长、破坏性创新等成为新热点,随之自主创新被列入国家战略。随着创新管理研究迎来历史高峰,集群创新、技术赶超等本土创新理论不断出现,我国科技实力跃升至世界前列,推动了2012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兴起,强调多主体、要素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成为新热点。总之,随着创新管理研究不断深化拓展,科技创新战略高度不断提升,创新政策强度持续加大,政策范围不断扩大。
创新管理研究紧跟各项科技事业发展需要,指导着知识积累、企业发展与产业创新等实践发展。从总量来看,在创新管理理论的科学指导之下,中国创新投入与产出数量均已达到世界前列。R&D投入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从1987年的7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7 606.3亿元(见图1),仅次于美国。R&D投入强度持续提高,1990年R&D投入强度仅为0.67%,到2017年达到了2.13%,高于同期欧盟平均水平(2.07%)。其中,北京市(5.64%)、上海市(3.93%)等地区已相当于发达国家水平。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专利数量大国。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2011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专利申請国。2017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3.6%,美国(19%)、日本(10%)和韩国(7%)分列第二、三、四位。
具体来看,随着对知识经济、内生增长、自主创新等创新管理研究的持续深入,基础研究与知识创造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强化。衡量基础科研水平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快速增长,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见图2)。科学引文索引(SCI)科技论文量从1988年不足6000篇上升到 2015年的 29.7万篇,增长了约53 倍,世界排名由第17名上升到第2名,仅次于美国。同期工程引文索引(EI)科技论文数量更是翻了68倍,排名由世界第9名上升到第1名。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管理研究的重点。关于企业创新激励、创新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测度以及绩效评价等的成果较为丰硕。在理论研究指导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创新能力大幅跃升。2001年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的R&D投入规模分别为630亿元、288.47亿元、102.4亿元,而2016年扩大为12 143.96亿元、2260.18亿元、1072.24亿元,分别增长了约19倍、8倍和10倍(见图3,下页)。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逐年增加,2016年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77.46%、15.7%、6.84%,市场化力量已在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双创”向纵深推进,大批创业型企业纷纷设立。截至2018年底,全国企业主体达3474.2万户,2018年日平均新增企业1.83万户。创新创业型企业已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动能持续集聚[30]。中国企业在通信技术、高铁、“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已经形成引领世界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培育了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研究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资源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工业41个细分行业平均R&D投入强度达到了0.82%,其中有16个行业高于平均值,比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38%),仪器仪表制造业(1.9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2%)和医药制造业(1.73%)。高技术产业平均R&D投入强度为1.9%左右,远高于工业整体水平。2016年,各子行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6.8万件、医药制造业1.05万件,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0.39万件,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0.81万件,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01万件。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量位居第一,占高技术产业的67%。据WIPO统计,2014—2016年,我国在该领域专利申请占全球份额的13.5%,表明中国在该行业已具有一定的领先创新优势。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研究展望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大国,但是距离创新强国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三步走”战略目标,中国在创新规模上已基本实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阶段性目标,但离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中长期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现阶段中国创新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创新质量偏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相对匮乏,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专利数量扩张由低质量实用新型专利驱动,高质量发明专利占比较低;世界级创新型企业屈指可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尚未掌握[31]。面对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创新管理研究要关注全球技术竞争、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新业态等方向,以理论突破指导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的创新管理
当前中国科技创新正从以往的跟跑、并跑开始转向领跑阶段,创新引领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创新管理的基本命题。新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将从技术追赶者转变为技术领跑者,突破性技术和非连续性创新将不断涌现。一旦成为全球行业领跑者,企业将面临“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局面。因此,需要调整现有创新管理模式,开展本土领军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关注新型创新模式。比如近年来突破性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等创新模式不断出现,在变革现有行业基础上,形成了大量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这类突破性创新管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前沿探索性等特征,传统流程管理已不再适用。基于创新引领与技术领跑要求,有必要加强突破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管理等问题研究。
(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峻,创新管理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与此同时,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互动日益密切,系统化、网络化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构建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高效分工协作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具体包括: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由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构成的知识传播应用系统,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研究内容涉及创新知识生产、扩散和转移,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模式,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培育,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结合的激励机制,以及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各子创新系统的相互协作。
(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创新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技术竞争日益加剧,围绕关键性核心技术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对创新管理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开放创新成为创新发展的大趋势[32]。跨国技术研发、技术并购与国际产业技术联盟等成为全球创新合作主流模式。跨国技术研发网络可将先进技术本土化,但也会带来本土市场份额流失、技术扩散效应有限等问题[33]。因此,需对加强自主创新、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跨国技术并购能快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并购类型,实现新技术与企业融合等都是重要研究方向。国际产业技术联盟在集聚优质资源、分担创新风险、提高合作深度和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但也会带来一些潜在挑战,比如限制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因此,需要从全球视野考虑产业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联盟机制构建、联盟风险评估与控制等问题。
(四)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
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给创新模式和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并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重塑传统产业的同时,催生了大量新兴业态。创新管理研究需要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加速从封闭式、半开放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当前我国已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出现了华为、小米、阿里巴巴、腾讯等世界级优质创新型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成为创新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要在总结现有创新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范式。
参考文献
[1]刘满强,陈平.技术经济学:回顾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1):3-7.
[2]曹聪,李寧,李侠,等.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1):12-23.
[3]史清琪,秦宝庭,陈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4]赵京兴.当代经济学的重大课题——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J].经济研究,1990(9):78-80.
[5]吴晓波.国外技术创新过程研究——四类典型的模型[J].中外科技信息,1991(5):37-44.
[6]韩岫岚.依靠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活力[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6):38-42.
[7]陈宝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找寻[J].改革,2018(7):5-16.
[8]赵弘,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9]洪智敏.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经济研究,1998(6):64-67.
[10]黄群慧,张艳丽.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的关系[J].改革,1997(5):36-44.
[11]邓寿鹏.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活动和政府宏观管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9):3-7.
[12]郭斌,许庆瑞,陈劲,等.企业组合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13-18.
[13]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1):53-58.
[14]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8.
[15]许庆瑞,郑刚,喻子达,等.全面创新管理(TIM):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5):1-7.
[16]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24-30.
[17]谢洪明,罗惠玲,王成,等.学习、创新与核心能力:机制和路径[J].经济研究,2007(2):59-70.
[18]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2014(6):157-169.
[19]周青,顾远东,吴刚.创新管理研究热点的国际比较与学科资助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视角的思考[J].经济管理,2017(12):190-201.
[20]李垣,魏泽龙.中国企业创新40年[J].科研管理,2018(5):152-159.
[21]黄鲁成.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0(3):50-53.
[22]林海芬,苏敬勤.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110-119.
[23]陈劲,郑刚.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3.
[24]王毅,徐晗,王萍萍,等.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前沿[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3(00):1-17.
[25]张倩肖,冯根福.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64-72.
[26]范承泽,胡一帆,郑红亮.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89-102.
[27]许庆瑞,朱凌,王方瑞.从研发—营销的整合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协同[J].科研管理,2006(2):22-30.
[28]齐绍洲,林屾,崔静波.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8(12):129-143.
[29]王佳宁,白静,罗重谱.创新中心理论溯源、政策轨迹及其国际镜鉴[J].改革,2016(11):41-52.
[30]庄芹芹.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潜力良好[N].经济日报,2019-09-09(09).
[31]辜胜阻,庄芹芹.资本市场功能视角下的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1):4-13.
[32]吕薇.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纲[J].改革,2018(2):20-30.
[33]陈劲,王璐瑶.新时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论纲[J].改革,2019(6):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