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修行的蒲团
2019-09-10罗振宇
罗振宇
创业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越来越平和中正,甚至性格也变得更加宽容了。为什么?因为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真实世界要结果的过程。如果我胆敢放纵一下脑子里的妄念和偏执,现实世界都会马上一个耳光打过来,指着我的鼻子,要求我做出修正。
在往前走的過程中,我越来越发现,想在真实世界里做成一件事,其实不是一个放飞想象力的过程,而是一个时时刻刻在矛盾的两端中,找到那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所以,我私下开玩笑说,创业,不止是要世俗的成功,原来,它还是修行的蒲团。
真实世界是我们走好这一生的最好的纠偏器。创业时间越长,有一种痛苦就放得越大——我不了解这个真实世界。比如,不了解五环外的人怎么想,我做不出拼多多。年轻人、老年人、程序员、艺术家、文艺青年,对我来说,他们天天在我周围,但都是我穿越不过去的世界。
想到这里我才知道,对马化腾的那句评价有多么值钱——“一秒钟能变成一个傻瓜”。能随时卸下自己的认知存量,变成一个不一样的人,这是一种神奇的能力。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自己的生命和真实世界连在一起,其实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经纬投资的张颖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过去,“富二代”最恶劣的表现是花天酒地。但现在他们最快的败家方式,是眼高手低,信心满满地做大额投资,家里有多少钱都能败光。
抛开道德评判不说,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人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随意放飞对世界的想象,而同时又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真实体感。
这个时代过得好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了解更多普通人的想法——五环外的想法,甚至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人的想法。
我们这一代人此前受的教育,是为了脱离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而未来则正好是向反方向努力,理解更多的其他人,回到真实世界。借用刘润老师说的一句话:“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在得到大学的课程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力求做到一件事:让你浸泡在高浓度的其他人的想法里。
高据在世界顶端的用最抽象的方式操作金钱的人,比如一个投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处在各个社会分工里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画家、钢琴师,有什么样独特的思考模型?在我们不熟悉的地方,比如一个小镇上的生意人,跟我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每一个内容,都不是那种结论明确的知识,它只是一个你平时可能不太熟悉的世界传来的声音。
你可能会说,这是兴趣类课程,我要是不感兴趣呢?有那么大的必要性吗?比如,我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指挥家是怎么工作的?没有用啊。
这牵涉到对学习的一个天大误解。有一个真相:一个知识你没有用,是因为你不会。比如,你要是学会了编程,你会不自觉地用编程的视角来看待一切问题;你要是一个结构工程师,你哪怕端起一个茶杯,也会从结构的角度来审视它。
你学会了什么,就一定会用这个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高手的学习,从来都是这样——储备的思考模型越多,你海陆空立体作战处理一个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会做事的人,其实就是工具箱丰富的人。
摘自《中国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