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问题:孩子寻美路上的阶梯

2019-09-10王月杨兵吕景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本课个性化美术

王月 杨兵 吕景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推进,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学时也更多地关注学生,逐渐由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模式。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个性化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有效、快乐地学美术,是美术教师努力探索并实践的重要方向。

一、设计个性化问题的依据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问题学习”是实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学生通过由浅入深、不断拓展的“问题链”寻梯而上,收集整理相关知识并结合已有知识,层层建构新知识。问题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检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又在不断的解读问题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美术欣赏课中,师生要欣赏大量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中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美,学生要做到能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从而总结出欣赏美的方法,达到提高美术素养的目的。“问题学习”这一方式很适合进入到美术欣赏课堂中来,教师设计问题导学单,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在问题学习中,问题的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驱使学生愿意课前学习并能够真正帮助他们学习的呢?是那些学生“学得到”“喜欢学”并能够“深入学”的个性化问题。在美术欣赏课中,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本课的知识脉络,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个性化问题的设计来源

笔者以小学美术六年级“建筑艺术的美”一课的问题导学单为例,探讨在美术课堂中“个性化问题”如何设计,进而如何帮助学生上好美术欣赏课。

(一)来自备课

“建筑艺术的美”一课中涉及了大量的国内外知名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教师要让学生在欣赏后通过比较、讨论获得欣赏建筑美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整理备课资料,挑选材料中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以兴趣为出发点设计问题导学内容,从兴趣点切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导学问题中,可以设计问题:为什么“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外部粗糙得就像一座工厂,却还能受到对艺术有苛刻要求的法国人欢迎?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功能方面说起,教师可让学生感受其内在的设计意图及特殊的艺术价值,从实用性走向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学生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查阅资料并积极思考,参与问题的讨论。所以,想要找出适合学情的兴趣问题,教师要以有效备课为起点,找到切口逐步深入。

(二)来自思维碰撞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由于本节课是欣赏评述课型,教学这一课型不仅需要学生的课前预习,更需要欣赏比较之后的讨论与思考,所以教师要在问题点逐层深入后,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因此在备课时就要将本课的每个思考点都预设出问题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学生欣赏完故宫和凡尔赛宫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故宫与凡尔赛宫两座中西皇家宫殿的不同。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几个切入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欣赏之后沉淀下来,发觉建筑艺术可以从造型、色彩、材质几方面进行比较,自主提炼欣赏建筑的方法。这样能避免“就问题提问题”,做到从问题出发,以答案为突破口,带着学生走入深层次思考。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这节课的相关建筑知识背景和学生的学情,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个性化问题并在问题的引导下,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在此时真正发生。

三、个性化问题设计的积极意义

(一)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学单中问题的分配上,我们可以改变以往教师派发并决定每个学生回答哪个具体问题的情况。可改为由每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与组内成员自由讨论问题的分配方法(本课例学习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小组长对组员学习能力比较了解,同时组员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轻松地进行问题的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组员拿到的问题都是系列问题,而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例如关于“泰姬陵”的问题:泰姬陵在哪个国家?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會兴建泰姬陵?泰姬陵美在哪里?

问题单独成块,没有影响学生在问题学习中对知识脉络的构建。各组员将答案整理完毕后,再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汇总,让组内同学了解问题中隐含的知识脉络。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问题并回答出来,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教师肯定,从而愿意投入到课前的问题学习中,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

分配完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让学生仔细阅读问题中的关键字,不能笼统地阅读一遍就查阅资料,以免答非所问,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日常的课堂中,问题多是来自教师,学生作为问题的回答者,还仅停留在学习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全体师生一起回答,引发大家积极探讨。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够考察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本节课临近结束时,学生们都还停留在国内外建筑的恢弘气韵中,深深地被建筑所传递出的国家文化和高度文明所感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还有哪些疑问。其中一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历经千年,古罗马斗兽场为什么会保护得如此完好?你们认为呢?

学生有的说建筑的石材质量很好,有的说古罗马人拥有高度的智慧,还有的说当时的建筑技术高超。这时老师就可以采集合理的答案,再结合意大利人对历史艺术的热爱等因素,向学生们讲解爱护古迹就等于爱护国家的历史文明,是一种爱国表现,同时倡议学生们爱护家乡的革命历史建筑,将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加以升华,变成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脚点。

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提出那些带有好奇、兴趣、探索等属性的个性化问题,既能激起全体同学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敢于反观学习、提出质疑的良好品质。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本课个性化美术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美术篇
同桌宝贝
漫话“共同富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