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教师的三个兴趣

2019-09-10金厚龙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兴趣职业专业

金厚龙

【摘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一名好教师,应该有这样三个兴趣:职业兴趣、工作兴趣、专业兴趣。职业兴趣是基础,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产生工作动力;工作兴趣是根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专业兴趣是保证,只有热爱专业,才能学好专业,做好专业。

【关键词】兴趣;教师;职业;工作;专业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4-0034-03

总结反思并结合自己感悟,笔者认为好教师应至少具有这样三个兴趣:一是职业兴趣,即对自己教师身份的认同,喜欢自己的职业;二是工作兴趣,即对自己工作对象和环境的认可,喜欢自己工作的学校与班级,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生;三是专业兴趣,即对自己执教的学科有足够的专业探索与知能储备,喜欢自己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职业兴趣是基础,只有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产生工作动力;工作兴趣是根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专业兴趣是保证,只有热爱专业,才能学好专业,做好专业。

好教师必定喜欢自己的职业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态度,大概会有这样三种:一是欣然,二是漠然,三是憎然。所谓憎然,就是厌恶、憎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处处看不顺眼,事事都不顺心,时时在怨天尤人,常常会恨不逢时;所谓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得过且过无所谓、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仅仅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所谓欣然,就是非常喜欢、推崇自己的职业,并能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教师这样的职业,既没有让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也没有可资炫耀的名声和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对自己职业成功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也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上,必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世界事业的热爱的基础上,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显然,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首先就得喜欢自己的职业,热爱教师岗位,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那么,如何保持教师的职业兴趣呢?

从职业角度看,最好要把职业当成兴趣来做。教书育人虽然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也可以当成教师的一种兴趣来培育。当我们将工作当成兴趣之后,就会发现教师职业的神圣,它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世界,也可以给教师带来不一样的成功体验,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职业幸福感的追求。同时,不去和其他行业盲目攀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不忘初心,保持好自己的本色,千万不要在世俗的浮躁中沾染不良習气,否则很有可能会变得急功近利起来,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体会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呢?再者要善于发现校园生活的美好。不管是和学生交流,还是和家长接触,抑或跟家人相处,其实教师都应该学会发现身边的一切事物的美好,努力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阳光、积极起来。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心态,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只是“浮云”。

从管理层面讲,应将党和政府提高教师待遇的规定、要求坚决落实到位,提升教师的薪资待遇。如果教师每日都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物资所累,承担较大的生活压力的话,是很难真正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的,也不易感受到职业的尊严。教育部门应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可以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使其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愉悦。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实教师的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让教师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爱岗敬业精神最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脚踏实地、乐于奉献,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优秀的人民教师都是甘于寂寞、志存高远,默默地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主动把学校的发展、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自己教育使命的行使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从师为荣。

好教师必定热爱自己的学生

好教师会关爱学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把热爱学生看作为师之本。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这种特殊性在于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快速成长中的人,所以教师是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殊工作。教师的劳动既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提供学习服务的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因此,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好教师能博爱全体学生。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应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育人为本。因为育人为本是教学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工作既要重视学生当前的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把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幸福、需求、个性特征和终身发展有机结合,以新时代的要求塑造人,以发展的眼光培养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地发展,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好教师不仅喜欢自己的学生,而且肯定是被学生所喜欢的。

好教师必定爱好自己的专业

好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去教书育人,所以要学会教育学。而教师面对的又不是一个孩子,很多个孩子又有很多不同的心理,要学会应对就要学会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现今的中小学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的时候都通过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考试,但教育学、心理学是实践科学,考试通过并不等于懂得应用,他们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教师的教育生命成长犹如学习游泳一般,下了水才是成长的开始。

好教师必须博学多才,与时俱进。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好教师必定是自己从事专业的行家里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师生平等,重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品质,才能教学相长,成就自我。国内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念与思想不断提出,新的经验与做法不断涌现,很多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也逐渐地被提炼出来。于漪老师曾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否则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和学生的需要。

好教师必须善于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以人育人的过程,是一个用爱和智慧引导个体生命觉醒并迈上自我成长之路的过程。一名好教师,必须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挖掘出新的意义;善于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善于将崇高的教育理想充满激情地落实到坚实平易的教育实践之中;善于将教育原则的遵循与教育规律的把握满怀深情地体现在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教育生活之中。

教师一旦踏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他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好教师成长之路的真实写照。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十分爱惜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学生负责,对所授的每一节课负责。教师有这样的担当,才有可能成为大家认可的好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与厚爱。

猜你喜欢

兴趣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