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于“结构化思维”之中

2019-09-10陈振华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体鸦片战争结构化

陈振华

聂幼犁教授认为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意识”。[1]对照新版的历史学科标准,这一思维意识实际上,就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结合。这16个字的思维意识具有强烈的系统性,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而结构化的思维,一般遵循“定义→定性→定位→逻辑推理→导出结论”的路线。[2]笔者认为要强化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培养,要回到结构化思维的一般路线中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思维训练变式。下面笔者以“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一目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界定与上溯

“界定”是指对相关历史概念本质的判断。“界定”体现了结构化思维中“定义、定性”这些一般过程。学生在通过史料概括史实,这一“史由证来、证转为史”的输出中,经常出现“说不明”、“口语化”、没有“历史味”等史实表达的精确性问题,这与缺乏“界定”过程有很大关联。“上溯”是指在所证的主要问题仅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段时,应该上溯这一时段前的发展情况。这一思维实际上是对前述“界定”的延伸。“界定”只是对本质的理解,而“上溯”则是对本质在某一阶段状况的描述。“上溯”思维体现了“结构化思维”中的“定位”过程,从而增强“证史一致”性。下面以 “鸦片战争前夕的自然经济”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②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①……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因此而陷入困境③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手工业部门遭到了沉重打击。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⑤⑥⑦⑧⑨

——人民版教材2008版

材料三:这种家庭纺织品的生产成本低廉,因为纺织品生产是在农闲时进行,“这种劳动如不从事纺织也将归于虚耗”…… 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前,交通、通信技术依然比较落后。现代化的轮船运输尚不能进行远洋航行,以致贸易需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往来一次需时半年以上,费用高。海底电缆也尚未连通。信息传递一次费时约两个多月。

—— 整理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等

设置如下问题 :

1.查阅现行教材(2009版教材)和字典,解释 “自然经济”、“手工棉纺织业”这两个概念,并指出它们的相对概念。

2.根据材料二中的第①、②史料,指出明清时期“织耕”关系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自然经济的影响。“丝大量出售”、“土布输入欧美各国”,说明了哪一种经济的发展?这对自然经济有何影响?

教师提前一节课下发材料一和材料二,并要求学生在新课前完成第1-2问题。第1问,学生根据教材表述,可得出 “自然经济”是一种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它的重要特征是“自给自足”,具体表现为“男耕女织”。“手工棉纺织业”是家庭手工业的一种,即“女织”。“自然经济”对应着“商品经济”,“手工棉纺织业”对应着“机器棉纺织业”。以上学生的自主解释虽然不能说完全准确,但由于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本课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又理解了相对概念,这为之后“史证”结果的准确输出奠定了基础。第2问,学生根据材料可得出明清时期,中国自然经济中“男耕女织”分工越来越明显,这表明当时自然经济有所强化,但同时,“丝大量出售”等信息,又说明了在自然经济强化的过程中,商品经济也在发展,这表明自然经济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分解。这一设问将本课要探究的核心概念“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上溯到“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让学生了解到鸦片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已有变动,这使学生的“史证”有了“定位”。

二、比附与批判

“比附”是指将史料对应相关历史叙述的思维。“比附”本质上是学生对“证”与“史”之间逻辑的感知,体现了“史证素养”中的“证史一致”要求。“批判”是对历史叙述的质疑,属于历史解释素养,它特指当史料与历史叙述发生矛盾时,学生能够依据一定标准,得出理性判断并能解释个人判断。历史叙述虽然是“证得”的,但也离不开证史者的主观影响,这为质疑批判历史叙述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将“比附”与“批判”联系起来,体现了结构化思维中“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也同时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下面以“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设置如下问题: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这一结论与现行教材的叙述有何差异?

2.你认为哪一种历史叙述更准确?(可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先将材料二中的史料对应附录到材料一相关叙述中,再给出判断,史料只填写序号)

3.请利用材料二中的史料论证你的观点。师生合作探究论证过程:

(1)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判断自然经济解体时,都用了哪一史实?(2)根据材料二,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实际包含了哪两个层面?(3)根据材料二,概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两个层面的衰败过程。(请根据史料序号回答)

4.现行教材认为19世纪60年代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如果要更准确地证明,自然经济在19世纪60年代后,进一步解体,我们还需要寻找到哪方面的材料呢?(请关注自然经济的概念)

第1问,学生根据材料一(2008版教材),可得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为鸦片战争以后,根据现行教材可得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一设问意在制造历史叙述的矛盾之处,激活学生寻找证据的意识。第2问,教师要求学生先“比附”材料,通过“比附”将材料与历史叙述对应(相关“比附”結果见材料一),“比附”结果表明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一结论在材料二中并没有对应史料。“比附”让学生关注了“证与史”之间的一致性。第3问,在以上(1)—(3)步师生分解论证中,④、⑤、⑦三则材料共同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输入(倾销)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的“土纱业”衰败,⑥⑦说明“土布业”衰败,由此,可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再经过教师引导得出:“我们已知道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表现为‘男耕女织’,而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说明‘女织’已经基本破坏,这标志着自然经济作为一种完整的经济结构开始解体,故新版教材的表述更准确些。”第3问的分解论证,包含了“论从史出”需要掌握的思维路线:直击概念本质——关联相关材料——概括材料(形成历史叙述)——检验充分性。

第4问,教师让学生再次关注自然经济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意识到还需要找寻到当时农产品商品化(即“男耕”不再单纯为了自给,也是为了出售)的相关史料,最终学生从2009版教材中找到了相关史料,这实际上也是比附与批判的过程。第4问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论从史出”中历史证据完整性的重要性,即完整性可以提高史证的精确度。

三、归纳与阐释

“归纳”是在证得史实后,对多个史实进行概括,这是结构化思维中“形成结论”的环节。如果没有“归纳”,那么历史素养的培养,就会停留在现象层次,“归纳”是形成历史规律性认识、抽象结论的基础,也是从“史由证来”发展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重要思维。“阐释”是对“史证”结果的检验。从“归纳”到“阐释”体现了历史学科结构化思维的特殊性,即它不满足于事实结论,能够解释历史也是其目的。下面以“自然经济解体的特征及其影响”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设置如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三,请以中国棉纺织业的衰败为例,从“过程”的视角,归纳自然经济解体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教材知识,从中、外两个视角,阐释上述特征出现的原因。

第1问,根据前述讨论,学生可得出过程为:中国土布被排挤出外国市场,洋纱替代土纱,洋布替代土布;从沿海到内地、从南向北;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出现某种程度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20世纪60年代解体速度加快,据此再次概括可得出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不均衡性,階段性。这一归纳体现了学生对自然经济解体规律的认识,形成了较抽象的“史论”。第2问,联系材料三,可得出这是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中国手工棉织品相比机器棉织品有竞争力,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品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同时联系教材知识,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有利于他们加速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上述的归纳和阐释,又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意识,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深化培养。

总之,对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依据结构化思维的一般过程结合学习主题,灵活化入具体的问题设计中。本课“界定、上溯、比附、批判、归纳、阐释”等思维过程,是对结构化思维“定义→定性→定位→逻辑推理→导出结论”这一一般路线的变形,但在变形之中又紧密围绕16字内涵而变,增强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效果。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变形路径并非一步步推进,更多是循环往复进行的,这也体现了学科素养培养的多次重复性,即它是需要在不断进行思维训练中培养起来的。

【注释】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2页。

[2]汪纲领:《项目管理思维方法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4页。

猜你喜欢

解体鸦片战争结构化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