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理念的运用

2019-09-10杨万满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教育管理

杨万满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贯彻落实,各个学校都在寻找新的既符合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又能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管理体系。初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接受和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进行管理,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实施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人本化理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顺利开展工作。

【关键词】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人本化理念

中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全面落实人本化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落实,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逐渐成为初中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始终将人本化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教育管理中,人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第二,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强制性管理;第三,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人本化理念的落实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变革之间存在许多矛盾,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深入将会打破这一局面,其能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成为新型人才,同时对学校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健全具有促进作用。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师生之间形成对立的局面,学生相对被动,在初中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将会改变这一状况,使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与此同时,在初中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二、初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教育管理中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管理理念、内容也在发生变化。现如今的初中教育管理中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仍然保留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缺乏创新。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育工作者缺乏人本化理念

从目前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得到提高,师生之间却缺乏互动交流。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就会影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因此,在初中教学管理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贯彻人本化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3.管理方法单一

在初中教育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管理方式和理念各不相同。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本化理念。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制订教学管理体系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所以,在制订初中学生教育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时,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解决初中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观念的形成是行动的前提,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才可以改变行动。首先,要想初中教育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管理者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生产劳动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

其次,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师生之间应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这样有利于团队团结,能激励师生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领导班子应该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都要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目标,管理者应努力促进人本化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管理本质实际上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上,管理者只有始终坚持人本化的管理理念,才可以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2.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也是如此,管理者只有将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为总方向,并突出人本化理念,才可以真正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初中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在初中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管理者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将各个管理部门有机结合,在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内进行管理。

首先,学校应该完善初中教育管理体系,在人才的选择上,不只遵循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还应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这样全面化的考核制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增加教师参与管理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

其次,学校应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平等、公正的准则,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实现学生与学校领导的平等关系。所有人都严格遵循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能促进学校与学生共同发展。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判断一个学校教育管理体系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所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前提。在初中教育管理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人本化理念的快速发展。精神文化、教师的教学风气和学校三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北京市順义区第八中学撤销教导处的电子教室,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这样做是为了有效地推进现代网络与学校网络的整合,开发符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网络,拓宽师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建立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网络。因此,学校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本化理念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价值,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化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更是促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本化理念,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还应该提高师生对人本化理念的深刻理解。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才可以更好地融入人本化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创新和改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叶盛.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论德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2(06):5.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教育管理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