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老年孤独”

2019-09-10

华声文萃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老伴子女阿姨

曾经,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深入人心: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一阵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热热闹闹的电话那头,子女们以各种理由宣告“今天不回家”。老人脸上的表情慢慢从希望变为失望……

社会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几代人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生活模式,逐渐被打破,子女与父母分离,年迈的老人独居,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的日常。而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孤独”正日渐成为一个全社会问题。

在广袤的农村,“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聊天靠电话,相伴有只狗”;在繁华的都市,进出遇到的多是陌生的面孔,子女有工作不可能总在身边,没有陪伴,甚至连找个说话的朋友都很难……根据上海的一项调查结果,60~70岁的人群中有孤独感者约占1/3,80岁以上者高达3/5。

寂寞孤独的老人们,有着什么样的痛,你可曾了解?

你可以做些什么,消除他们的孤独,抚慰他们的心?

【综述】

老爸老妈的孤独, 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长沙岳麓區一所社区养老院,69岁的王爱云(化名)总是默默坐着。在外人看来,王爱云有丰厚的养老金,还有个孝顺儿子,算是在“安享晚年”了,但王爱云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一走,我就想哭”

“我儿子每天晚上都过来陪我睡,但是他从来不像你们一样陪我讲话,和我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有一次我主动跟他说陪我聊聊吧,他一脸愕然地回答,‘聊什么呢?’”王爱云对义工说,“每次他就是坐着玩手机。只是觉得家里多了一个人,不觉得他在陪我。”

“你们忙就别来看我了,不用老待在这儿,快工作去吧,我身体好着呢,别担心……”71岁的王素珍,不想成为拖累儿女的母亲。

在儿女面前一直坚强的她,在义工面前却无比脆弱。“其实我特别想要儿女陪在身边,但是不敢说。他们一走,我就想哭。”

61岁的曹爷爷曾是单位的“大人物”,应酬多,习惯了喝酒抽烟的他,60岁就中风失语了。现在连说话都“流涎”,脾气暴躁,被送到养老院后更是怨气冲天。

曹爷爷不能接受从岗位退下带来的变化,也不愿与人交流,经常一个人嚎啕大哭。一直期盼着家人探望,可当家人来看他时,又装出老年痴呆的样子,把自己封闭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爱与陪伴”主要创始人李赞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中国人对儿女倾尽心血,老年时很难承受儿女不在身边的巨大落差。得不到关怀的老人们,常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以及自悲自怜的情绪。”

“中国的老人特别隐忍,真实的想法不敢和儿女说,即使说了,很多时候也得不到尊重,所以只能压抑在心里。”“爱与陪伴”义工沈冰说。

记者敲响沈阳市文安路49号楼一户房门,77岁的独居老人刘孝云打开门。

“小女儿在澳门当老师,在珠海有两套房子,每套房子我都有钥匙和自己的卧室,随时可以去。大女儿每周都来,还雇人打扫卫生呢。”老人一脸的骄傲。

“挺好,儿女们孝顺!”记者发现,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老人都要先夸一夸自家儿女,但是说起“孤独”,老人们共同的感受是:这个坎不好迈!

喧嚣散尽,夜深人静,漫无边际的孤独感一波波袭来。“关灯睡下,屋里特别静,脑海里总是想想这个孩子想想那个孩子,总是想过去的事。”刘孝云开始哽咽:“人老了悲在孤独。凑在孩子跟前不孤独,可孩子有家,不能总往前凑。”

68岁的长沙望城区的曾奶奶,是家人眼里屡教不改的“坏孩子”,她最大的毛病就是“买保健品”。

“都过期了还没用,又买来一堆新的……我也知道买保健品没太大用,但有一种很关心你让人很舒服的感觉。人家陪你聊了那么久,哪能不买?”

“以后我只去听,再也不买了。”这话曾奶奶说了无数次。

拔出插在老人胸口的孤独利剑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说,进入老年阶段,常见的精神问题有三种:一是智力、记忆力下降,二是孤独、焦虑、不安全感等负面情绪增加,三是出现幻觉、幻想等病理性精神疾病。

“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会交往圈变小,再加上身体健康状况下滑,容易出现焦虑、孤独、抑郁情绪,此时尤其需要关爱。”李凌江说,太多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疏解,会更加剧生理上的疾病,造成抑郁倾向,严重时甚至可能选择自杀。

中国老人大都认为晚年的理想状态是和儿女生活在一起,他们自我陪伴能力弱,普遍需要从家人身上汲取爱和温暖。

“缺少精神慰藉,将成为困扰我国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独感,也有老年时期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空虚感。”长沙市老龄办主任郭华说,因此,在给老人们提供必要的医养条件之余,长沙开始重视满足老人的“社交需求”“精神需要”。“在乡村,空巢老人居多,我们试行‘老人群居’,让低龄老人照顾、陪伴高龄老人,并推出一些娱乐、手工活动。在城市社区,大力推行老人大学等,让老人们找到各种兴趣爱好群体,丰富自己的生活。”

“老人们很容易丧失自我价值感,认为‘没有用了’‘就是等死’。我们对于老人的关爱,应该体现在他们‘被需要’上,激发他们的内在力量,让他们因为被重视而充满希望,比如养老院让老人们做一些小零食、手工艺品拿去卖,老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有价值、被需要,精神满足感大大提高,不会再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李赞说。

爱是排解孤独的法宝,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老年人的爱情世界也能如此色彩斑斓。

给予蔡升培老人幸福的就是“黄昏恋”。丧偶近20年后,蔡升培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伴,在双方子女的支持下走入婚姻殿堂。

蔡升培也经常劝一些丧偶的老人找个伴,这样互相有个关照,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有人在家就有盼头,心情也不一样。”

采访过程中,记者在一名恋爱中的老人脸上,看到了憧憬和幸福。即使子女还没有点头,即使两位老人目前身处异地一个月只能见两面。

除了寻找爱情,不少老人希望能找三五个合得来的人住在一起,雇个保姆,这样既不会孤单,还能相互有个照应。

扶持老人跨过孤独的“终极门槛”

长沙一所养老公寓的房间里,黄爷爷的家人不得不面对他的“最终时刻”。病床上,黄爷爷痛苦、急促地呼吸着,儿女们有的看着手机,有的偷偷抹泪。虽然家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离别到来,仍显得不知所措。

看到手足无措的儿女和无助的老人,一名义工走近黄爷爷床边,拉着他的手,轻轻地说:“您哪里疼,我帮您揉揉……”

“不要怕,到了那边,哪里有光,就往哪里走”“您是一个好爸爸,这么多年辛苦了,家人都很爱您,不管您去了哪里都会想念你……”义工在黄爷爷耳边轻轻念叨。

病床上的黄爷爷,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浑浊、仓皇的眼睛,逐渐变得柔和起来,慢慢地停止了呼吸。

李凌江说:“临终老人,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弱者。孤独的困扰、疾病的威胁、死亡的恐惧,是大部分临终老人面临的三大困境。”

臨终老人一般生活不能自理,经济不能自主,精神不能自足,需要一定的医护治疗,普通养老院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接收他们,其他医院也几乎不会收治绝症临终患者。对于这些人而言,临终关怀成了一根救命稻草,扶持着他们安静圆满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

大部分城市和农村老人在衣食住行和基本医疗方面都有一定保障,但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灵呵护的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李赞说:“许多重症老人感到没有力量、没有希望、没有热情,与孤独寂寞相伴,对死亡倍感恐惧无助。精神慰藉跟不上,即使物质条件再好,老人也很难感觉到晚年生活质量高,养老机构、社区和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也很难被认为是高端的养老服务。”

临终重症老人特别容易遭受孤独和恐惧的折磨。临终和死亡是人生的自然归宿,一个人必须独自面对这一结局,但在临终关怀链条中,如何帮助老人跨过最后这一“终极门槛”?从技术的角度看,临终关怀、护理是以临终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是通过精神、心理和身体上的护理,让临终者及其亲属尽快进入角色,接受和应对即将接受死亡这一事实,扶持老人在安然、祥和的状态中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

【案例】

“老漂族”: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家

那些离开老家帮儿女们带孩子的父母,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老漂族”。他们一面正努力地融入子女的新家和看起来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城市,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一面又对已经有些渐行渐远的老家生活念念不忘,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根。

据统计,现在全国大约有1800万这样的老人,他们做着保姆、管家、月嫂……种种之类的活,多数人却是义务劳动。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他们在外打拼的子女都知道关心自己幼小的宝宝身体是不是健康,却难免会忽略了自己的年迈的父母已经多久没有笑过……

让他们日渐沉默的,是内心的孤独

和朋友阿兰聊天的时候,她说她妈妈王阿姨现在像变了一个人,总摆着张脸,也不爱说话。要知道王阿姨之前可是出了名的开朗,整天笑眯眯的,而且喜欢交朋结友,和朋友结伴旅行是常事。但是现在,王阿姨每天除了出门买菜、接送小朋友上学,就是窝在家里看电视,整个人懒洋洋的,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看着越来越阴郁的王阿姨,阿兰心中其实也很难过。

她很想让她妈妈多出去走动走动,但是王阿姨却总是提不起兴趣,两人甚至为此争执过几次。有一次王阿姨被惹火了,抛下一句“老朋友都不在,我和谁玩去”就回了房间。留下阿兰一人在客厅沉思。阿兰和老公孩子都不爱吃茄子,但王阿姨偶尔会买茄子放在冰箱里,等到茄子烂了也不煮。阿兰看到了,就问王阿姨为什么要买,王阿姨愣了一下,才说:“你爸爱吃茄子。”阿兰心中很不是滋味,原来妈妈一直都在挂念着爸爸。其实阿兰也知道,妈妈待在北京确实不开心,为了照顾她和孩子牺牲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说,还和爸爸、朋友分居两地,心中一直很孤独的。

比起种种不适应,子女的指责更扎心

李阿姨是东北人,儿子在上海定居之后,她和老伴为了照顾孙子也搬到了上海去住,帮忙带带孩子,给儿子媳妇料理家务。初来上海,他们俩都很不适应南方湿润的天气,特别是冬天的湿冷,让李阿姨受过伤的腿总是隐隐作痛。除了天气,南方的饮食和口音也是李阿姨和李叔叔无法适应的。他们习惯了早上来一碗咸口的豆腐脑配上烧饼,但是来到上海之后,早餐却以白粥为主,让他俩吃得很没有滋味。李阿姨老两口讲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话,到了上海,却经常因为无法听懂上海的方言而使聊天陷入沉默。

不过这些困难,都是李阿姨和李叔叔可以克服的,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是来自儿子和媳妇的指责。例如关于小孩子吃零食这件事,李阿姨也知道不能给小孩子太多零食,对身体不好。但是耐不住孙子的撒娇,就给买过一两次。被儿子媳妇知道了,就皱着眉头说了李阿姨两句。

虽然不是责骂,但听起来总不是那么舒服。还有些时候,因为孩子衣服穿多穿少之类的小问题,老两口都会被说教几句。他们也承认,自己书读得没有那么多,不懂得什么带孩子的科学方法。但是不明白的是,明明自己是来帮忙带孩子的,为什么地位却这么低呢?

这个陌生的城市,终究是不属于他们的

张阿姨陪着女儿住在深圳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虽然老伴、女儿都在身边,她能给刚来深圳的外地人指路,知道哪里的菜新鲜又便宜,但是她始终不觉得这里是她的家。每年,她最高兴的事就是趁着孩子寒暑假的时候,回自己的老家看看,那儿才是她真正的家。张阿姨没有本地的医保,看病的费用无法报销,所以生了病,她能扛就扛,不愿意去医院。和邻里闲聊的时候,别人的一句“你们外地人”,划清了和她的距离,也让她知道她是不属于这个城市的。

深圳再好,终究不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她对深圳而言,始终是一个外地客。现在,张阿姨最期待的就是,等孩子长大了,不需要他们老两口照顾的时候,他们能够回到自己的老家,在熟悉的小城市安度晚年。

老年漂泊,无可奈何的选择

如往常一样,67岁的宋德利独自一人来到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路,找了一处荫凉,点燃一支烟,沉默不语,抬眼望着滚滚黄河水。宋德利来自甘肃定西市,一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在兰州某国企工作的儿子便把他接到了兰州。然而,儿孙绕膝、衣食无忧的城市生活却始终无法让宋德利开心起来。

“来兰州以后,我发现没有了熟人,可这么多人,我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谈心的人。”宋德利苦笑着说道。老伴去世时,当时情绪低落,又想着每天都能见到孙子,老人便欣然答应来到兰州。然而,他怎么也适应不了新的城市生活。

照顾完三个孙子的老人抑郁了

“2010年女儿生了老大,3年前又要了个二宝,全家人连轴转。”宋继华说,自从10年前和老伴办了早退手续来到北京,这儿就是他们的新家。“早上6点起来做早餐,老伴送大宝上学,我带二宝去幼儿园,上午打扫三居室,中午和老伴吃完饭马上去超市准备晚餐食材,下午3点两个人分别去小学和幼儿园接孩子。”宋继华说,一周至少有5个晚上大宝都要学街舞、奥数和英語,有时候老伴带着大宝到晚上10点才能回到家。

“我们两个人各有分工,一个人负责一个孩子。其实我比他轻松不少,二宝才上幼儿园,晚饭后我还能唱一会儿全民K歌。”宋继华说着,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她唱歌的视频和收到的礼物。虽然忙碌奔波,但在宋继华的观念里,生活的乐趣要自己寻找。

乐观的心态和几十年老师的工作经历,让性格开朗的宋继华成为小区里“老漂族”协会的会长,专门组织社区里外地老人的互动活动。

“咱这小区一共37家、52个老人加入了我们协会,每一家的孩子日程我都有备份,谁家孩子几岁,什么时候上学、放学我都有数,其实是为了方便安排活动。”宋继华说,虽然整个小区大多数老人的条件都不错,但还是有一小半老人,日常情绪很不好。

就在上个月,宋继华还帮忙为海南过来帮女儿带娃的70岁老人夏明花(化名)约了心理医生。夏明花自从10年前老伴癌症去世后,她分别给大儿子、二儿子带了3个孩子。现在小女儿又要生产,70岁的夏明花又从二儿子家赶到北京,开始了第三个城市的带娃漂泊。本以为退休后可以和老伴过自己的生活,但丧偶加上无缝衔接的带娃,让老人患上轻度抑郁症。

而这样的老人现在已经是“老漂族”里的常态,光最近3年,宋继华帮忙找过的心理医生就不下10个。虽然含饴弄孙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但长期被儿孙挤占的老年生活,也成了很多老人正在忍受的折磨。“我现在听见怀孕了让带娃都害怕,几个孩子轮番生二胎,在不同的城市奔波,几年没睡一个安稳觉了。我想回家。”夏明花说,“但我也舍不得。”就在两个月前,夏明花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脸上终于又有了笑容。

农村留守老人:“寂寞夕阳”孤独守望

在宁夏南部西吉县的山区,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一边佝偻着身躯劳作于阡陌之间,一边还要隔代抚养孙子孙女。他们在默默操劳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生活的各种压力以及孤独和寂寞的煎熬。他们的处境,也是许多中国农村老人生活的缩影。

马庭栋夫妇:想儿子想孙子

67岁的马庭栋比妻子马秀花大4岁,他们生有3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早就分家单过,前些年搬家去了县城。他们跟小儿子一起生活。小儿子在北京一家餐厅打工,常年不在家,儿媳妇去年带着5岁的孩子也跟着去了北京,家里就留下了两位老人和一个孙子。由于村里的小学已经没有几个学生,老人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孙子刚上一年级就将他送到了县城,寄宿在大儿子家。

和村里的很多老人一样,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依旧需要下田劳作。家里的8亩地今年种了7亩玉米、1亩土豆。让马庭栋发愁的是,小儿子夫妻俩忙工作回不来,而老伴眼睛患有白内障,无法下地,所有农活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完成。“干不动也得干啊,一天一天慢慢熬呗,总不能眼看着让庄稼倒在地里没人管,家里就靠这些过日子呢。”马庭栋说,除了地里的收成和每年2000多元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政府每月还给每人发55元的养老金,加上儿子们给的一些零花钱,基本能够维持生活,但依然需要精打细算,平常在吃穿方面根本舍不得花钱,买药看病是主要开销。

“原先村里有30多户人家,这两年陆续有搬走的,加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几乎都是老人。”马秀花说。相比于生活的艰辛,在老人看来,儿孙常年不在身边的寂寞更让他们难过。

“经常见不到儿子和孙子,你们想他们吗?”记者问道。“当然想啊,尤其是身体不舒服,打电话时就偷偷掉泪,但没办法,孩子不出去打工就没法生活,我们不习惯也得习惯。”马秀花说,每年春节儿子从外地回家那几天,她和老伴特别高兴,平时有着一身病此时也显得特别精神,全然不知道累。当儿子离去时,她和老伴总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汽车在山沟里消逝,才转身慢慢向家里走,每当这时,她的眼泪就忍不住直往下流……

马正兵: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走进西吉县偏城乡北庄村杨洼滩组马正兵家时,他正斜靠在土炕上休息,炕头柜子上摆满了各种药品,浓浓的中药味弥漫在昏暗的小屋里。由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病,老人无法下地走动。今年75岁的马正兵有5个儿子,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外面工作,家里长时间就剩下他们夫妻俩。

不幸的是,去年7月老伴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说实话,老伴离去对我的打击最大,一下子感觉空落落的,心理上有了负担。”马正兵说,由于遭受到心理上的打击,加上此前常年劳动积累下的病根,他随后一病不起,整日感觉浑身酸痛,动弹不得,地里的活也没法干。

老人原本和小儿子在一起生活,现在因小儿子在内蒙古一处煤矿打工,无法长期在他身边服侍,便由在村里的四儿媳负责一日三餐。平常除了村里的几个老伙伴偶尔来串串门陪着聊聊天外,大多数时间里,老人只能一个人默默呆在家里。一台仅有的老式彩色电视机因主机损坏早已成了“摆设”,陪伴他的只有一台更加老式的收音机,请人帮着调好收音机频率后,老人每天早晚都会打开听一听新闻,除此以外,再无任何“娱乐”活动。有时实在心里发慌,他会主动给儿子们打个电话,为了节省话费,常常将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白天还好过,晚上可就难熬了。”马正兵老人告诉记者,由于无事可干,他常常一吃完飯就上床休息。每年他最盼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几个节日,儿子、孙子都会回来看望他,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最怕的是过完节亲人们一个个走了,家里又回到长久的冷清。马正兵的两个老伙伴经常来看望他。看到他们进门,老人脸上露出了喜色,赶忙招呼着坐下。“两三天没来了,过来陪老哥说说话,老人一上岁数容易感到孤独,最需要有人陪伴,哪怕只是说说话也好。”一位老人这样说。

马庆贤夫妇:最怕生病,没人照料

8月25日,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村。收完田里的3亩小麦后,马庆贤迎来了难得的一段空闲时间,他走到后院开始整理一大堆废旧饮料瓶,这是他花了近一年时间走乡串村收来的“战果”,交给废品收购站估计能挣1000多元。这边老伴马桂莲也没闲着,烧了一大盆热水,用搓衣板清洗脏衣服。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每洗一件都十分费劲,等洗完晾晒好7件衣服后,老人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两位老人今年都年满70岁。儿子儿媳都去外地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家里的“常住人口”只剩下老两口和上小学五年级的孙子。前几年新盖了几间房子,不过这些房子平时大部分都锁着,只留着老两口的卧室和厨房。

他们种着7亩地,养了3头牛、7只羊。“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干活就腰酸背痛,农忙时,特别想让儿子回来帮一把。”马庆贤老人对记者说,“但是回来就没人挣钱,家里那几亩田也刨不出几个钱来,只要孩子们以后过得好,我就觉得有了盼头。”放下手里的活,马庆贤忙着到水窖里打水喂牛。老人身体还比较硬朗,田里地头的活也能干一些。

“天一黑就躺下了,看电视也就是坐着,里面演啥也不知道。”马桂莲老人说,村里没组织啥老年人的活动,家里没有说话的人,闷得慌了,就到村里走走转转,遇到人就说上几句。与他们相邻的都是些老人,每次聊的话题也是围着儿女转。要是谁的儿子女儿来电话说哪天要回来,周围的老人都很高兴和羡慕,大家就掐着手指头倒计时。

老人的孙女小萍提着炸好的撒子和油香来看望爷爷奶奶,并送上祝福和问候。小萍说,两位老人平常很孤单,家里冷冷清清的,马上就是开斋节了,过来看一看。爷孙仨一阵嘘寒问暖后,小萍要回家了,临别时,马桂莲转过身去,偷偷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马德花:我能理解……

干枯的双手,深深的皱纹。85岁的马德花和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质朴、勤奋、耐劳。由于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儿媳、孙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人很早就加入了“空巢老人”和“留守老人”行列,不过最近她暂时不再“留守”。儿子和儿媳在银川一家工地打工,半个月前儿媳突然被检查出阑尾炎需要动手术。考虑到县城医院住院费报销比例高,他们回到县城动了手术,一周前刚刚出院,现在在家休养。

马德花的儿子马学礼说,让老人一个人待在家里,他们也很担心发生意外,但实属无奈。2009年给儿子看病时欠下10万元的债务,为了尽快偿债,妻子也只好外出打工。母亲耳朵有点背,接电话不方便,他每隔两三天就给邻居家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走进马德花住的卧室,光线昏暗,屋里陈设简陋,但整洁地堆放着一些木质家具和杂物,小炕桌上摆放着两小包西药,偶尔听到老人几声咳嗽,体弱多病的她身体一直不是很好。

对于日常的生活,老人说:“年纪大了,休息也不是很好,晚睡早起。幸好有村里的姐妹照顾我,平时还能一块看电视,聊聊天说说话,不至于很孤单。儿子虽然不经常回来,但我能理解,还是挣钱生活要紧。”

城市孤独老人:繁华背后的辛酸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都在广泛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其实,在城市里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的境况也同样令人担忧。他们与子女或他人缺乏直接交流和面对面的沟通,在钢筋水泥浇灌的城市里寂寞地生活,成为繁华城市里的孤独守望者。

越来越感受到垂暮生命的负荷

李叔今年78岁,老伴75岁。退休前,李老夫妇都是西安某著名大学的教授。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培养子女的问题上充满了优势。李老的两个儿子,曾经是、如今也是他老两口的骄傲。儿子们都考上了上海的重点大学,取得高学历后,如今都在上海定居。

在世俗意义上,有如此优秀的两个儿子,对于任何家庭长辈来讲,此生都算是功德圆满了。而“功德圆满”也是李老跟人聊天时,最喜欢说出的词。这四个字从他嘴里说出,却并不尽是欣慰的情绪,相反,多多少少还有些自我劝慰式的唏嘘。

两儿子定居上海,李老夫妇的老年空巢生活,过了有将近十年。起初,一切似乎还很和谐,有充裕的养老金,两位老人还经常出门旅游,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们却越来越感受到了垂暮生命的负荷。两位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最近一两年,更是每况愈下。

李老患有心脏病,老伴有高血压。老两口是彼此的医生,一个替一个量血压,一个监督另一个吃药。他们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心里都知道,一旦其中一个倒下,另一个都没力气将对方背出家门。这就是多少老人不敢生病的真实原因。

问怎么不去上海跟孩子住。他们说,“两娃在上海买了房子,人生基本就被套牢在那150平方米上。按说150平米,除了一家三口也能住下我和老伴,但娃们都没主动开口。娃也不容易,再者上海也没熟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咱小区老王,和老伴搬去跟孩子住,没住一个礼拜就回来了。这生活方面也不习惯,我们老两口就不去添麻烦呐。”

问到老两口平时在家做什么的时候,老人提到“在家看看电视。早上6点就醒来了,睡不着。就看着这表啊,时间过得太慢了。过去咱还能去小区对面广场玩一玩,人多,热闹。可现在,早上去广场的人没几个,我们也不去了。没事干,就干坐着呗,看时间到点就做饭。可惜呀,人老了,不中用,连做饭都做不好,那老婆子总是忘记有没有放盐,吃口饭也难呐,现在就只有混日子喽!”“我和老伴儿想好了,决定去养老院,除了养老金、身份证,好像值得我们唯一带走的还有娃们的照片。人生前一个阶段积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我们都带不走,也不需要带走了。养老院那地方好得很,都是我们这么大年龄的人,聚在一起热闹呀。”

牛郎织女,不再美丽的神话

“老伴老伴,老来伴!”这是夫妻間白头偕老的最美好愿望,可现实却使他们成了老“牛郎织女”。

“我老伴到成都去照顾孙子了,我一个人在家真孤单啊!”兰州市七里河区上河苑小区张平国老人的话让记者也特别心酸。63岁的张平国只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5年前结婚生子。有了孙子,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当儿子提出要他们过去帮忙带孩子时,他们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因为儿子家并不宽敞,加上老张当时还未退休,因此,老两口商量后决定让老张的老伴一个人过去。

“没想到,老伴这一去竟然就是5年。这中间老伴也想过回来,可是孙子离不开她,几次回来了,不放心孙子又匆匆忙忙赶回了成都。这5年来我的日子别提多难过了,每天一个人吃饭、看电视、睡觉,病了没人管,冷了没人问,想与老伴说个话都成了奢望。”说到这里,老张的眼眶有些发红,用手擦了擦眼睛。

“结婚30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现在我每天都不愿意回家,因为一回到家,看到家里冰锅冷灶的,心里就更难受了。”老张说,“不过老伴身在异地,比起我来更不容易,再加上她和儿媳妇关系处得也不是很好,遇到心里不痛快时,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不知道这种两地分居的日子还要过多久,现在就盼着孙子快快长大。”

今年70岁的赵秀云老人和老伴以前一直生活在甘肃天水市。在老人的赡养问题上,两个儿子曾出现了一些争执,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承包制——大儿子负责照料母亲,小儿子照料父亲。就这样,3年前两位老人分别住到了两个儿子家里。

“刚开始跟老伴分开来兰州的时候,我是饭吃不下,觉睡不好,更没个可以说话的人,天天就挂念着远在老家的他。因为长途话费太贵,也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听听老伴的声音。我腿脚不灵便,一年与老伴只能见两三次面,还要等到儿子工作不忙了才行。孩子对我很孝顺,吃的穿的应有尽有,可我就是心里面难受。”赵大妈哽咽着说道。

老年子女,力不从心的孝道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百岁老人更是在逐年增多,照顾父母的儿女们都已年过花甲,等于是老人照顾老人。

每天早晨9时左右,在兰州金轮广场附近的铁路小区内,总会看到一位腿脚不太灵活的老太太搀扶着已到暮年的父亲在院内散步。这两位老人就是65岁的乔建国和她109岁的父亲乔礼堂。据城关区老龄委介绍,乔礼堂现在是兰州市年龄最大的老人。

记者见到他时,他和女儿刚从院子散步回来,乔礼堂老人躺在沙发上休息,乔建国则坐在另一侧的沙发上织毛衣。乔礼堂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看到记者后,老人还是坐了起来,并不时地把耳朵凑过来,用眼睛仔细地盯着记者的嘴巴,试图听清楚记者和乔建国的谈话内容。

乔建国告诉记者,自从母亲1998年去世后,她就开始照顾父亲的生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父亲是一个乐观向上、思想豁达的人,他有四个子女,老大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二早年遭遇车祸,现在老人身边只有自己和三哥了。“父亲以前当过兵,当过铁路工人,受过很多的苦,但都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压垮。”乔建国称。

多年来,乔建国悉心照顾着年迈的父亲,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上个月,她由于头晕,走路时不小心摔倒,被家人送到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住院期间又查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脑梗塞,并且心脏也不太好。但病还没好利索,她就急着出院了,因为父亲还等着她来照顾。

子女在国外:风光后面的无奈

近年来,不少家长争先恐后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美好的前途。然而,随着子女在国外结婚定居,父母老来却变得孤寂无依,甚至后悔当初送孩子出国留学。

儿女远在国外父母恐慌又孤寂

68岁的王阿姨生活在长沙,因为胃溃疡需住院手术,和老伴孙大爷一商量,不想让在英国工作的女儿惦记,就没告诉她。手术后住院那十几天,天天都是老伴在医院24小时陪护。

一天,正在打点滴的王阿姨要上卫生间,见熬了好几晚的老伴儿坐着打起了瞌睡,没忍心叫醒他,自己一手高举着点滴药袋,猫着腰一步一步向走廊最里边的卫生间走去。就在她步步艰难刚蹭回病房时,听见手机在响:“妈,您在家吗?怎么半天才接电话?”“妈在厨房擦瓷砖呢,没听见!”说完,王阿姨便用牙咬住了下嘴唇,就怕女儿听见自己的哽咽声……

女儿学业有成后,在英国结婚成家,回国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而王阿姨和老伴儿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生活上出现的不便与日渐增,心里有了一份老无依靠的恐慌,特别希望女儿能在身边。

无独有偶,家住武汉的崔大爷和范阿姨20多年前送女儿和儿子到美国、加拿大留学。孩子们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事业有成,在海外结婚定居。崔大爷和范阿姨每年也都要到美国和加拿大去住一段时间。左邻右舍都说他们有福分,但老两口却不这么认为。“以前身体好时,我们和老同事常常结伴旅游、参加社团活动,生活丰富而精彩。现在年纪大了,身体状况明显下降,不敢远走,怕有个病痛没人照顾。”范阿姨说,去年崔大爷意外摔伤,儿女不在身边,她只得求助邻居把他送到医院。崔大爷住院的一个多月里,范阿姨虽然请了护工,但怕崔大爷一个人孤独,她照例天天跑医院。

崔大爷摔伤之事,范阿姨一直没告诉女儿和儿子。“反正也没有生命危险,有什么可说的?再说,他们在国外也帮不上忙,还跟着着急。”范阿姨说,这么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了凡事都自己扛,报喜不报忧,尽量不为儿女添麻烦。但老伴儿伤愈后,范阿姨去感谢对门的邻居时,忍不住说了一句:“没想到,老了这么难。”接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范阿姨发现,以前特别宽容的老伴现在特别爱较真,动不动就和别人吵架。后来她发现,老伴其实不是爱吵架,而是内心太寂寞。就连从前开朗的自己也变得“多愁善感”了。不要说参加老友的葬礼,就是看电视看到动情处也会跟着流眼泪。另外,她现在特别爱和别人聊天,经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特别希望得到别人关爱和心疼。有一次,她去楼下买菜,出门时卖菜的小姑娘搀了她一把,说了一句:“您岁数大了,慢点儿走。”她竟感动得眼泪汪汪。

随儿女国外养老?现实没想象那么美好

按理说,儿女定居國外,父母就可以跟随在国外养老,可范阿姨不愿意。“女儿生孩子后,我们老两口乐呵呵过去帮忙,但没住几个月就回来了。”范阿姨说。因为不懂英文,他们连婴儿食品都要女儿、女婿把说明书翻译好了才晓得用餐的分量。他们喜欢吃辣的,而美国的食物是冷、酸、甜,很不习惯。再说,在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问个路都难。有一天,女儿、女婿都上班去了,她和老伴到一个景点去玩耍,结果坐错了车,碰巧他们带的手机又没电了。问路吧,不会讲英语。幸亏路人从他们焦急的脸上读出了他们的处境,将手机递给老伴,终于联系到女儿。经过这次教训,他们几乎不再出门,住了不到半年就回国了。

王阿姨和老伴每年也到英国的女儿家住一段时间,却不愿在那里养老。“在英国的日子就像聋子、瞎子和哑巴。”“如果没有女儿陪伴,我和老伴基本上只能在家待着。”王阿姨说,每次去英国,他们最多住上一个月就要回国。

前年,孙大爷不小心摔伤,在床上躺了半年,女儿女婿回来看了一趟。那天,孙大爷拉着女儿的手满怀期望地说:“不如你们回国来吧。”女儿避开父亲的眼睛,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说:“爸,您好好休息吧!”女儿、女婿最后留下几万元钱,匆匆飞走了,王阿姨和孙大爷欲哭无泪。

“我儿子出国留学10年了,还找了一个法国媳妇。”李大爷说,他和老伴儿就一个儿子,当然指望他能养老送终。他们甚至想过把国内的房子卖了,跟儿子、儿媳一起到巴黎去养老,但这不现实。“儿子、儿媳虽然孝顺,但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不能老指望着他们尽孝。”李大爷说,自己和老伴儿已经习惯了国内的生活方式,到巴黎不懂法语,与人交流、购物都不方便,整天窝在家里、没有朋友的生活也不快乐。“海漂”生活带给李大爷的除了落寞,还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说,由于他和老伴儿没有医保,自费看病既贵又麻烦,一旦生病必须有女儿陪同前往,对此,他们常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支招】

多管齐下,助老年人走出孤独

“老年孤独”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几代人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生活模式,逐渐被打破,子女与父母分离,年迈的老人独居,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的日常生活。农村的年轻人要到城里务工,小城市的青年以到大城市站稳脚跟为成功,而经济条件宽裕的父母,又会把帮助孩子能到国外读书,甚至移民看成是自己的目标,一种新的价值观诞生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分离和远走,不少老人奋斗一生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变成了孤独的“空巢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聊天靠电话,相伴有只狗”。几乎是农村老人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的生活就像围绕他们的大山一样,永远看不到尽头。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同样是无穷无尽。而在繁华的都市,孤独老人的数量并不比农村人数少,城里人口流动很大,生活节奏快,出门进门大多是陌生的面孔,子女工作忙,鲜有陪伴与照顾,甚至连个说话的朋友都不多。

人到老年,害怕的不是死,而是老。他们害怕老得吃穿住行都要麻烦别人,害怕老得成为人们口中的“糟老头”“糟老太太”,以及外人特别的眼光和言不由衷的善意。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子女不仅难得回家看望父母,而且即使和他们呆在一起感觉也很尴尬,明明都还很爱彼此,但却找不到合适的相处方式,好久没见居然没有可聊的话题。于是子女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只留下老人一个人看着时光一点点溜走,多少话到了嘴边又咽下。

多数“空巢老人”已经不用为生计发愁,老人“老年孤独”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要走出“老年孤独”,不仅老人自己需要坚强面对,积极与社会联结,家人和社会也要在关爱老人方面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服务,减轻老人的孤独,抚慰老人的心灵。

五招主动建立社会联结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理查德·艾克斯利说:“身处在互惠的关系网络中,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孤立要付出的代价极高。”老年朋友不妨做好以下五点,积极主动建立与社会的联结。

第一,照顾好自己。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自理是对子女、亲友和社会最大的贡献。照顾好自己是幸福晚年的基础。

第二,保持学习能力。保持心态年轻,要有不服老的精神,不妨多跟年轻人聊聊天,了解新鲜事物,跟紧时代步伐。

第三,扩大朋友圈。老年人在保持健康、规律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兴趣,通过共同爱好建立相对稳定的朋友圈,这样就能找到一起聊天、旅游的知己。

第四,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多年未见的朋友打个电话聊聊近况,探望照顾生病的亲友,加入志愿者队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不仅可以增加别人的幸福感,自己也会感到满足和喜悦。

第五,乐于分享感受和经验。坦诚相见才能获得真心朋友,老年人不妨与亲朋好友分享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帮助他人了解自己。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经验是一座宝库,不妨将其主动分享给年轻人,相信一定能收获几个“忘年交”。

将孤独引起的抑郁症“扼杀”在摇篮

老年人因孤独会产生抑郁,严重抑郁者会诱发自残或自杀倾向,因此,预防因孤独而产生的老年抑郁具有重要的意义。那怎样预防呢?专家建议如下: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应尽可能为老年人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尊老敬老;老年人也应该与青年人多一些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时,有事应多和晚辈商量,不要什么都闷在心里。

多一些人际交往:老年人退休后往往觉得孤独寂寞,如果多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不仅可以扩大朋友圈子,而且可以找到兴趣爱好相同的伙伴,相互交流与开导,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可有效地预防抑郁症的出现。

培养个人兴趣:学习和培养业余兴趣与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绘画、唱歌跳舞、下棋打牌等等,使精神上有所寄托。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运动预防:鼓励老年人多参加户外运动或集体活动,如打球、跳舞、做健美操和参观学习等,不仅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而且对预防抑郁有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预防:血清胆固醇低于正常者,出现抑郁症状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高。越是高龄,这种情况越是突出。因血清胆固醇的来源基于膳食,所以一定要从饮食方面入手,注意荤素搭配,加强营养。

心理预防:老年人需要子女给予精神上的关心,特别是那些老年抑郁症患者,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来增强他们生活及战胜困难的勇气,从根本上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子女多关爱,老人不孤单

心理咨询师林雪表示,有很多子女打电话来“投诉”父母,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父母其实是心理生病了。

情绪波动大而且不能控制是老年抑郁情绪的一个重要表现。通常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一旦他人把我们归入某类范围,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形成自我概念,而且这种话语的力量与说话者的重要性、亲密性和权威性成正比,这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又被称作相互作用理论。

老人经常被儿女说成是“暴怒老头”“话多老太婆”,儿女的刺激性言语对老人伤害很大,并加剧了老人的坏脾气,是子女们在无形中将父母与负面形象捆绑得越来越紧了。类似信息的不断累积和强化,就会让老人在自我观念上产生否定性认识,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生活中的愈发古怪和难以相处。

因此,在与老人相处中,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让老年人产生自我否定性认知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在人们的鼓励中,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情绪。

外地的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放假时回家陪父母吃顿饭,帮他们打扫屋子,修补一下平时他们无法修理的日常用品,或在电话中向父母汇报一下近期的生活情况,让父母了解儿女生活状态的同时,也能掌握父母的日常起居。这都能让父母感到心情愉悦,心满意足。老人保持美好的心情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贵在长久坚持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父母所需,理解他们的辛酸与烦恼,注重关爱陪伴,让老人保持正常心态,远离孤独,有利于老人們身心健康、平安长寿。将来子女们也不会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政府送温暖,社区很周到

如今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也在努力为老年人排忧解难,营造人人关心老年人、关注老人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在一二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社区的主要硬件设施,配备有24小时全区域监控系统、医疗级电梯、医护紧急呼叫系统、多功能无障碍淋浴设备、中央空调和新风系统等设备设施,设有休息室、护理室、康复区、舞蹈区、培训区、电子阅览区、餐厅、医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齐备的养老服务区块,开展有老年人健康管理、短期护理、紧急救援、康复保健、精神慰藉、文娱活动等养老服务。社区老年学校还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了老年课堂,丰富老年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设棋牌室、阅览室、休闲场所。配有助老员,提供日间照料、温馨陪聊、健康指导、医疗保健、图书阅览、上门服务等。同时,引进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康复理疗、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符合当今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人性化服务项目。让老人走出孤独、融入社会,让贫困老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让患有疾病的老人得到健康关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全体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养老、孝老、敬老成为最美丽的夕阳景象。

【他山之石】

搭伙生活  晚年更幸福

老年期会经历五大转折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正以每年约3个月的幅度增长,过去10年间全球百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了71%,英国神经生物学家科林·布雷科摩尔认为,人类寿命有望延长至120岁。伴随寿命增长,人们的老年时期也将延长。国内外专家建议,老年人要想颐养天年,应通过共享、共居、共餐等方式,积极与亲友邻居保持联系,以防与社会脱节。

一项涉及丹麦、芬兰、瑞典、荷兰4国的研究发现,退休、疾病伤残与痛失亲友等人生转折通常发生在老年阶段,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分析说,中国传统文化更看重亲情,因此我国老年人的转折可细分为5个。

退休。退休后,老年人从社会回归家庭,从忙碌变得清闲,需要及时适应角色转变,以及生活环境、节奏的变化,这是一次不小的考验。“退休后3~6个月,通常是老年人感觉最轻松、幸福的时间段,但6个月后,不少老年人会产生失落、孤独等情绪。”杨萍表示,有的人觉得自己老了,不再被社会需要;有的人退休前事业有成,受不了退休后的巨大落差;还有的人退休后人际交往减少,内心非常孤独,甚至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此外,不少人退休后没能保持以往规律的生活节奏,患慢性疾病的风险随之升高。

子女结婚。子女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不少老年人在喜悦之余,还会产生失落情绪,甚至分离焦虑,不仅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严重时还易引发家庭矛盾。

照看第三代。由于计划生育,时下很大一部分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只养育了一个孩子,经验不丰富,且育儿理念二三十年来几乎没更新,在照看第三代方面容易跟子女产生冲突,使得老年人会自我否定。另外,有些老年人离开家乡,来到子女生活的城市帮忙照顾孙辈,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还可能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

患重大疾病。杨萍表示,患上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或癌症,会让老年人产生“生命不可控”的感觉,安全感消失,对死亡的恐惧感增加。此外,患病后老年人外出的机会相应减少,导致与社会脱节。

亲友离世。中老年人可能会经历父母、亲友、老伴的离世,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与逝者的关系越亲密,痛苦就越深。杨萍表示,尤其是父母离世,会让人感觉无依无靠,增加对自身健康的担忧。

全球都在帮老人打通社会联结

美国芝加哥罗氏阿尔兹海默症中心老龄医学专家布莱恩·詹姆斯表示,社会交往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能力,舒缓紧张和抑郁情绪。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几率仅为不常参加社会活动者的一半。我国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高龄医学中心主任陈亮恭研究发现,参与社会活动多的老年人更自信,抱怨更少,生活更幸福。为此,不少国家都在鼓励老年人通过共享、共居、共餐,来打通与社会的联结,平稳地渡过每一个转折。

在新加坡,不少企业提供“退休后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员工规划退休生活。新加坡银泉社会企业创始人林海伦分享经验:企业应考虑返聘退休员工,让有工作热情的人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

荷兰的非营利机构“奶奶快闪厨房”,会不定期把城市里的闲置空间改装成临时餐厅,为市民提供传统菜肴。掌勺的爷爷奶奶常常与食客们亲切聊天,心情變得越来越好。

在日本,老年人结伴旅行、当义工、培养兴趣爱好正在成为趋势。日本内阁官房健康医疗战略室江崎祯英表示,日本男性退休前总是忙于工作,无暇参加社区活动,缺少兴趣爱好,退休后几乎切断了所有与社会的联系,不利身心健康。但近年来,一些喜爱园艺的老年人结伴为社区义务除草种树,有留学经历的老年人还义务帮小学生补习英语。看着荒芜的山林焕发生机,孩子们成绩取得进步,老人们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一起逛街、吃饭、旅游、美容在日本老龄女性中也越来越流行。

此外,英国政府和民间组织联手,设立24小时聊天热线,帮老年人排解孤独;西班牙鼓励独居老年人将空房间租给年轻人,组成互帮互助的共享家庭;巴西则鼓励想学英语的学生,与居住在美国养老院里的老年人跨国聊天,学习之余给这些老年人更多陪伴。

我国也有许多促进老年人拓展社会关系的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告诉记者,共享、共居、共餐等趋势反映出老年人的需求。城市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驿站越来越受欢迎。农村地区的公共食堂、互助幸福院等模式也逐渐被认可。比如,河北邢台农村地区的公共食堂,不仅为留守老人、高龄老人提供餐饮服务,还会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文艺表演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河北邯郸的“互助幸福院”则把老人们聚在一起,他们搭伙吃饭,生活上也能相互照应。

(综合《半月谈》《生命时报》《百姓生活》《检察风云》《民主与法治周刊》、微信公号“我老去的父亲母亲”等)

猜你喜欢

老伴子女阿姨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Tomb-sweeping Day
加菜
和老伴一起洗脚
推销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简单快乐
退休老人就怕闲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