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然之举

2019-09-10崔岿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

崔岿

【摘  要】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创立了著名的“生活论”教育理念,即在课程教学中,要努力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提供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已经完全覆盖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链接生活,为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奠基。本文提出要扣准起点,激活生活原始经验;拓宽视域,挖掘生活丰富资源;经验铺垫,对接生活典型形式,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扣准起点;拓展视域;经验铺垫;生活资源

一、扣准起点,激活生活原始经验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与信息技术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信息技术经验。这是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起点,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新授的内容,有效地突破课程教学中的障碍点,感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运用自己所学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以教学“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这一部分为例,学生对计算机硬软件的理解与认知并不完善,但已经能够进行基本的技术操作,教师就以此为平台,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如键盘、主机、显示器、移动硬盘等。而这些部分所承载的作用,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机械背诵教材的相关语段,而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践操作入手,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进行计算机操作时常常会运用到哪些硬件,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在学生表达不足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拨。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固守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充分考量了學生原有的认知起点,通过与生活经验的整合,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拓宽视域,挖掘生活丰富资源

信息技术的资源不仅源自教材,也蕴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只要有助于教学且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生长的资源都可以介入课堂教学层面上。如在教学“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时,如果教师纯粹地从教材的视角进行教学,势必会让学生在枯燥机械的教学中产生抵触之感,甚至是厌学情绪。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视频、声频或者动画Flash多媒体作品,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趣,形成深入浅出的生活化教学,这样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验铺垫,对接生活典型形式

传统教学理念一直受到应试教育和书面考核的影响,信息技术的教学往往更趋向于知识内容的硬性灌输,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的形式,使原本深奥、抽象的内容不断生动化、具体化,重新激活学生内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文件的建立、复制、查找、删除”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文件夹的相关概念,回忆自己在学习中收集学习资料、父母在工作中整理工作材料是怎么运用“文件夹”的,并说说合理运用文件夹给资料整理带来怎样的好处。

四、延伸拓展,丰富生活练习平台

为了避免传统理念给初中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就不能将积累、记忆知识作为作业的核心内容,而需要将生活化的理念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思考、勤实践,在学以致用中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创设可感的认知平台,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生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是课程学习的源头活水,更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基石。因此,我们就需要努力探寻现实生活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借助生活素材和资源,为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立刚.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
创新教学方法,让初中美术课堂“活”起来
原生的,也是最美的
生活资源开发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生活点滴,许小学英语一个美好未来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运用生活中语文资源,让中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生活资源让孩子趣味识字
撷取生活资源,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奏出美妙的生活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