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日常生活事件:学生德性生长的生态场
2019-09-10徐文
【摘 要】班级日常生活事件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鲜活的、平常的事情,其蕴藏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教师是班级日常生活事件的捕捉者,应用心珍视并生成有意义的教育主题,让班级日常生活事件成为学生德性成长的生态场。
【关键词】班级生活;事件;教育契机;德性生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7-0061-03
【作者简介】徐文,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043)教师,高级教师,无锡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鲁洁先生指出:“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班级日常生活事件是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鲜活的、平常的事情。事件视野中的班级日常生活是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蕴藏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而发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就是学生德性生长的重要生态场。
一、故事导行,在比照中强化道德认知
在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上,我带着学生学习《花儿真美丽》一课,告诉学生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上完课,我有意识地带学生到校园里赏花,也许因为花开得太漂亮了,一个男生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摘下一朵花。我正要制止,这个男生旁边的一个女生突然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一朵掉落的花递给了那个男生,并对他说:“这朵花跟树上的一样哦。”我既感动又感慨。我没有当场表扬这个女生,因为我知道此时对一个学生的表扬就是对另一个学生的批评,而这个女生的这句话已经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但是,通过这个男生的行为我也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然知道了“要爱护花草树木”,可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爱护的意识,当然也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回到办公室,我把当天赏花的一幕制作成一个绘本故事,在下一次课上,我将绘本故事展示给了全班学生。
当学生面对似曾相识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内心的“比照”,与他人比照,与自己比照。这个来自日常生活的绘本故事不仅帮助学生强化了原先的道德认知,把“爱护花草树木”的道德认识转化为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指南,而且建立起了规则与生活的内在关联。所以,教师可以在班级日常生活事件故事中融入教育意图,通过“自然比照”,变教师的“告知”为学生的“自省”,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道德认知。
二、经典濡染,在体味中唤起自我意识
每学期,各班都要选出几名优秀的学生担任学校升旗手。六年级的学生,好多都已经担任过几轮升旗手。这次,我要求还没有担任过的学生自荐,可居然没有一个人举手,而且我发现没有担任过升旗手的大多是班上比较腼腆、内向的学生。
我没有批评,也没有擅自指定,而是让大家再考虑考虑,可以课后私下找我报名。我知道,腼腆、内向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不客观,缺乏自信心,怕出错。引导这类学生表现自己、表达自我,有时候教师直截了当的规劝反而会让他们更加不安,此时教师要给予他们的是安全感和期待、激励。所以,第二天的晨读时间,我在班上播放了电视栏目《经典咏流传》的一个片段:一首寂寞了三百年的小诗《苔》,被梁俊老师和他的学生唱响,“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精神瞬间击中了所有人。有学生当时就站起来表示要报名担任升旗手,也有学生在作业本中给我留下了纸条,表示要报名。
道德很难“教成”,靠的是“耳濡目染”。我遵循情感驱动原理,采用情绪带动的方式,用一首经典小诗,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小诗的感染和熏陶,促进了学生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因素的综合参与,推动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感动中体味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实现了心灵的自我成长。
三、情境模拟,在反思中学习价值选择
学校规定,少先队员每天上学进校门前就要佩戴好红领巾。可我发现,班上一个矮个子的男生最近总是在进教室后才从书包里拿出红领巾。我询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说:“我乘公交车上学,奶奶说我的身高虽然超过了免乘标准,但超得不多,不要刷卡浪费钱。我不戴红领巾,不会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经过调查,我发现此类事件居然不是个别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规范的不一致,往往会造成小学生道德认知的混乱,动摇他们的道德价值认同基础,进而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于是,我对此类生活事件进行改编,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并反思。
从出现问题到运用情境呈现问题再到组织讨论,我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乘车为什么要购票”,只是让学生在“准真实生活事件”中获得真实感受。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经历、思想和情感,鼓励学生思考、反省、选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投射进去,运用所掌握的道德认知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并及时调节,他们懂得了应排除外界干扰,始终坚持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我在整个过程中,突出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引领学生经历道德认知、判断、选择的完整心理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让正确的道德行为落地。
四、活动体验,在经历中促进内化迁移
上课铃响了,又是那几个学生,总是要把没说完的话说完,没做完的事做完,才慢吞吞地走进教室、回到座位,再慢吞吞地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一些“佛系”的学生,他们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令家长苦恼、让教师着急。其实,这些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学生时间概念模糊、时间管理意识缺乏、做事不追求效率等问题。
我决定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到上课铃之间的“一分钟”时间进行教育引导。我将一本阅读材料的诵读安排在这一分钟内,一周后,我将第一周学生们阅读的进度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或议论,或发笑,或沉默。下面是我与学生们的对话:
师:你们读到第几课了呀?同为一分钟,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异?
生:我是因为课前没准备,等我找到书时,一分钟的阅读都快结束了。
生:我忘記带阅读材料了,所以就没有读,其实我可以跟同桌合用。
生:我进教室迟了,等我进教室时大家都已经读完了。
师:你已经读到第10课了,为什么你的效率这么高?
生:我提前进教室把阅读材料准备好,并且用书签标记阅读的进度。
师:只有短短一分钟,但积少成多,所以我们课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合理利用时间,讲求工作效率。
儿童学习最好的途径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道德的内化及迁移过程。我借助一分钟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体验、交流、分享,师生集体思考,使得活动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得到实现和内化。相信今后,当面临相似的情境时,学生能够自主迁移并做出合理的行动。
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班级日常生活事件不是什么宏大叙事,而是平凡琐碎的,教育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些日常事件中。教师是班级日常生活事件的捕捉者,如果能把敏锐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这些平淡的事件,用心珍视并生成有意义的教育主题,以学校生活引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涵养学生的德性,让学生感受道德生长的愉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做有德性的人”。■
【参考文献】
[1]鲁洁,夏剑,侯彩颖.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